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6节 安全法规及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章安全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安全管理体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我国现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这五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来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协调一致搞好安全生产。一、国家监察国家监察是指政府部门和劳动安全监督机构,按照国务院赋予的权力所进行的安全监察活动,其监察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特殊的行政法律地位。劳动安全监察是以国家的名义,并以国家的权力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企业的事故预防工作实行法制性监督,纠正和惩戒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保证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贯彻实施。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现今,国家已经制定、发布了大量的安全法规,只要遵章守法,安全生产就有了基本保证,然而,并没有解决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问题,还不能真正发挥出法律的强制作用。如何解决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问题。不但需要制定、发布大量确定行为规则的实体法,而且还需要制定、发布如何执法的程序法,还要指派一个有权威的执法机构来依据程序实现实体法。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国家制定安全监察法规(程序法),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此法进行安全监察活动,把法制威力体现出来,即实现实体法,实现监督职能。同时,在监察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反馈给各级决策部门,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1.安全监察的基本职能安全监察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实行监察二是反馈信息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监察是依据安全监察法规授予的权限,对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和遵守安全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揭露事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督促、指导这些部门和单位改正违反法规行为,消除隐患;对违反法规而又拒不改正的实行干预,强制其改正;在处理事故或其他有关安全事项中,对有关各方的争议进行仲裁。此外,安全监察在客观上对于调整劳动关系,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改进生产技术也有一定作用。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在实行安全监察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监察活动、统计分析、沟通情报等各种渠道能收集到各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对策,或者反映给领导机关,供决策,或者提供给部门单位,帮助改进工作。实行监察和反馈信息,这两方面的职能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监察职能是强调依法行事,而信息职能则是强调实行的效果,检查、判断既定目标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即使调整对策,不断把事故预防工作提到新的高度。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2.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对象、任务、职责和权限⑴安全监察对象及任务劳动安全监察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也包括国家法规中所确定的负有劳动安全职责的有关政府机关、企事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劳动安全监察的任务,主要是对上述被监察对象履行劳动安全职责和执行安全法规、政策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揭露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纠正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以保证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贯彻执行,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等。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⑵劳动安全监察机构依法监察①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的要求,监察机构的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规确定的职责权限,不失职、不越权。②国家监察是一种执法监察,即主要监察遵守和执行国家法规、政策的情况,预防和纠正违反法规、政策的偏差。不干涉监察对象内部具体事务,也不代替被监察对象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③进行监察活动时,必须依据实体法的规定(包括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并遵守程序法的有关规定。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⑶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和权限①监察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②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内容的设计进行审查和竣工验收。③参加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科研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鉴定,对劳动条件、劳动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价,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④对特种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和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进行安全卫生审查、鉴定、检测、认证、监察其按国家法规标准生产的情况。⑤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结论性意见。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生产管理部门、企业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改者,有权予以经济处罚或停工、停产整顿等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对其主要责任者和领导人,可给予经济处罚和提出处理建议,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⑦对劳动安全检察人员、有关干部、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3.安全监察的主要内容安全监察的任务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卫生的规范标准。⑴对新建工程的监察对新、改、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监察,主要是通过“三同时”审查和验收来实现。所谓“三同时”就是: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查、同时施工制造、同时验收投产。对于一些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和工艺,要制定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完善技术标准,逐步实现对设计工作的安全监察。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⑵对新制造设备、产品的监察作为被监察对象的新制造设备,是指生产厂家制造的可能产生特别危险和危害的生产设备、安全专用仪器仪表、特种防护用品等。对这些产品,通过制定强制性的安全标准,通过建立国家的安全认证制度来把住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关。需要建立安全认证制度的工业产品大致可分为以下7类:①容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的产品。如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等②有潜在事故危险的机器设备工具。如冲剪机械、起重机械等。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③各种安全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超负荷限制器、光电保护器等④易燃易爆品,防爆产品和工具。如烟花爆竹,防爆电器设备、无火花工具等。⑤职业危害严重的原材料。如含苯油漆、粘合剂、农药等。⑥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等⑦各种安全检测仪器。如粉尘测试仪、气体检测仪等。⑶对在用特种设备的监察国家监察部门要有计划地、分门别类地进行建档建卡,分级管理,定期检验或抽查。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⑷对有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监察对危险程度很高、尘毒、噪声危害非常严重的作用场所,依据国家颁布的各种职业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监察:Ⅰ、通过定期检测和采用监察手段来进行监督。Ⅱ、通过分级和评价区别和划分治理的重点和期限。Ⅲ、通过检查、考评和限期治理、经济处罚、停止生产等强制性措施来完成监察。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⑸对特殊人员的监察对企业领导和特种作业人员,主要通过建立培训、考核、发证和持证操作制度,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监督。企业领导是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决策人物,他们的决策对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他们可能是一些重大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所以必须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及自身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技术知识,使他们能掌握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因此,必须把好培训、教育、考核、发证关。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4.安全监察工作程序安全监察工作程序因被监察对象的不同而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是:一检查、二处理、三惩罚。检查是为了了解企业、单位遵循安全法规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处理是就检查发现的问题,向企事业单位提出监察意见,令其改正,解决隐患。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提出监察意见可以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书面即“安全监察指令书”。企业如果解决了违章和隐患,监察目的就已经达到。如果企业不执行监察指令,继续违章或不消除隐患,监察部门和人员就应依法惩罚。惩罚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即经济制裁、查封整顿、提请企业主管部门给当事者以纪律处分、对造成事故且后果严重的,提请司法部门依法起诉。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二、行业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根据“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对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业安全管理是对行业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宏观控制,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控制和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产任务顺利进行。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行业安全管理的职责主要有7个方面:⑴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行业的具体规章制度和安全规范,并组织实施。⑵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制定本行业安全生产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方针、目标、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⑶在重大经济、技术决策中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和内容,组织和指导企业制定和落实安全措施计划,督促企业改善劳动条件。⑷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中贯彻执行“三同时”规定;在组织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中,执行有关劳动保护规定。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⑸参与组织对本行业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⑹对本行业所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组织或参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协助国家监察部门查处违章失职行为。⑺组织本行业的安全检查、评比和考核,表彰先进,总结和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行业安全管理包含着监督检查的职能。有些行业设置了事故预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行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这种行业安全检查的性质是属于按行业或行政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地进行自我监督和业务监督。在性质、地位和职权上不同于国家劳动安全监察。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三、企业负责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实体。随着,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它已经成为独立的法人,所以企业必须承担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企业的法人代表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是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要全面负责企业的事故预防工作。企业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贯彻于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规范,依法进行安全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认真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消除、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企业抗御事故的能力。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四、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广大职工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和协助各级领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工人群众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工会组织可以在监督企业领导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方面,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例如,企业指定重大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取、使用等,都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对于领导的严重官僚主义、忽视安全生产问题,工会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改进。生产中,如遇到领导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存在严重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情况,工会可作出决定,支持工人拒绝操作,并督促领导限期解决。第一节我国安全管理体制由于工会组织和劳动部门一样,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做,在安全监督,尤其是对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对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三同时”监督等方面,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发挥重要作用。工会是群众团体,它的监督属群众监督,并且通常只是通过批评、建议、揭发、控告等手段来实现,而不能采取国家监察的某些形式和方法,特别是不能采取那些以国家强制的形式表达国家命令的手段,因而它通常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在各级工会组织中,一般都设有劳动保护的工作
本文标题:第6节 安全法规及安全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3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