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及指标讲解
湖北省第三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吴礼贵2015年10月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及指标讲解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总体要求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关于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规划文本编写提纲说明1234讲解提纲55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一)矿产资源规划概念矿产资源规划是指国家或地区以保障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为目标;矿产资源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二)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作用1、宏观导向作用2、协调指导作用3、管理依据作用(三)矿产资源规划分类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规划分为三类四级。三类: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矿区规划四级:全国规划;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县级规划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四)为什么要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1、市、县级规划是矿业权分级、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矿业权审批发证提供依据,而目前我国对采矿权实行的按矿种和规模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要求各级矿产资源规划既要对上级规划全面落实,也要对本级政府发证权限范围内的勘查、开发工作进行规划安排。同时,市级规划还具有对县级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因此,省级规划不能代替市级规划,市级规划也难以满足县级矿政管理活动中对规划的需求,县级规划是安排、部署和调整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微观体现,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市、县级规划是全国、全省规划目标、任务的落脚点前两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表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业权空间管理、开采总量调控、矿业经济结构调整、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土地复垦,离不开市、县规划的指导,而市、县规划的编制,则又是在全国、全省规划的总原则下形成的。本轮省级规划不仅从宏观上明确了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和规划调控指标,同时还依据国家的矿业权分级、分类管理权限,确定了本级规划的具体矿种、规划分区、总量调控、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以及勘查、开采准入条件等方面的任务与要求。省级规划的这些目标、任务和要求,需要下级规划逐一落实到具体的行政区,具体的矿区和矿山,省级规划制定的规划管理政策和规划实施保证措施,同样需要下级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只有通过层层规划的落实和明细,上下级规划的有机衔接和充实,才能构建完整的矿产资源规划新体系,形成口径相同、政策一致、信息相通、目标一致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新机制。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3、市、县级规划是反映基层矿政管理意图的基本途径在矿业权管理上,我国实行的是探矿权部、省两级审批登记发证、采矿权是部、省、市、县四级审批登记发证的管理制度。市、县两级政府虽然没有探矿权发证权,而且采矿权发证范围和权限也十分有限,但在矿政管理工作中,则担负着监督管理主要职责。尽管在矿业权发证过程中实行了层层征求意见制度和矿业权登记通报备案制度,但仅靠征求意见方式,基层矿政管理部门的意图是难以在矿业权的设置中得到充分反映。因此,在当前的这种矿业权管理体制下,通过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不仅能较好的落实上级规划部署,而且通过对上级规划的细化,更能明确落实上级规划的各类分区和区块,同时市、县级矿政管理意图也能在规划的编制中得到合理反映和表达,从而形成上下思想统一的矿政管理新体系。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五)矿产资源规划的作用和地位是政府意图的体现和法制化,是法律法规的补充形式。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行为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行政管理者而言,它是矿政管理的基础和手段,是两权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从事矿业勘查、开发者来说,它是行为的规范和指南。一、矿产资源规划相关知识(六)矿产资源规划组成要件1、规划专题研究报告2、规划文本3、规划附图4、规划附表5、规划编制说明规划专题是规划成果的形成依据;规划附表是规划文图的基础支撑;规划附图是规划文表的形象表达;规划文本是规划图表的归纳总结;编制说明是规划形成的过程交代。二、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一)规划定位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应当对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内容进行细化和落实,并在此基础上对本行政区域内其他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做出全面部署安排。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必须保证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二)规划任务1、落实和细化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任务;2、落实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安排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部署,必要时可以补充安排部署;3、根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的总要求,明确本辖区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布局、结构、时序和准入要求;4、对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进行落实部署;5、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进行落实部署;6、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及相关的科研工作等重大工程进行落实部署;7、制定翔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三)规划编制范围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矿产资源。(四)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3、国家、省、市、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第三轮全国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5、相关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政策;6、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矿产资源政策和省、市有关规定;7、“十二五”国土资源规划;8、省、市、县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行业规划;9、本市、县(市、区)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及资源潜力;10、本辖区内已批准执行的矿业权设置方案。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五)规划期限规划期应与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相一致,以2015年为基期,目标年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25年。(六)规划编制主体由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编制。承担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七)规划编制基本原则市、县级规划要引导区域矿业经济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监督管理,着力落实细化上级规划部署要求,确保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落地、空间布局落地、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和管理措施落地。1、合理继承、创新发展2、保障需求,促进发展3、细化落实,做好衔接4、依法编制,突出重点5、统筹兼顾,加强协调。6、开门编制,科学决策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八)规划编制程序1、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专门机构和人员,确定规划编制思路、原则、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落实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专项经费。2、开展规划基础研究全面评估上轮规划实施进展和成效,核实资源勘查、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等基础数据,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认真选准、做好规划专题研究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建议的论证工作,夯实规划编制基础。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3、编制规划大纲明确规划的基本思路、主要框架,提出规划的重要指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4、规划论证衔接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同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大型矿业企业、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开发布局、主要指标、重大工程等进行认真论证,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规划形成送审稿前,应就规划布局、目标指标和重大工程等与上级规划做好衔接。二、规划编制总体要求5、编制规划送审稿根据部门和专家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并按有关程序报批。6、规划报批规划预审稿经过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报批稿后,按照有关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即:市级规划由同级政府向省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发布实施。县级规划由同级政府提出申请,经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市(州)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发布实施。三、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一)现状与形势在总结第二轮规划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采及矿山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现状和问题,准确预测、判断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明确任务和要求。供需形势分析要紧紧围绕以下八个字做文章。供给:是指基期年或某一目标年的矿山开采可能提供的原矿资源产品;需求:是指基期或某一目标年本地区的社会及工业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实际需求量;保障:是指基期年或某一目标年某一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与其总开采能力的比,即保障服务年限;潜力:是指某一目标年,在基于对本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后,通过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可能提交的资源储量。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领矿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约并举;坚持绿色矿业、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市(县)内与市(县)外的关系。同时,结合市情、县情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2、基本原则坚持找矿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创新驱动,开辟资源利用新途径;坚持绿色矿业、和谐矿区发展理念;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统筹原则。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三)规划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从国情、省情、市(县)情、矿情出发,合理制定规划目标。1、总体规划目标归纳性地阐述本轮规划期内本辖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矿产资源管理的总体任务,以及应实现的总体规划目标。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2、2020年主要规划目标(1)落实和制定本地区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目标及相关指标。(2)落实和制定主要矿种开采总量、最低开采规模、最低开采年限、采矿权投放数量及时序、矿山总数、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结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矿业产值等主要指标。(3)落实和制定矿区环境治理恢复率、矿区环境治理恢复重大工程、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和矿区土地复垦率等主要指标。(4)细化矿产资源管理及制度建设目标。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3、展望到2025年主要规划目标明确规划的主要方向和总体思路,重点展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等目标。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四)主要规划指标1、何为规划指标规划指标按属性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两类。预期性指标是期望达到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引导资源向着有利于达到预期目标的方向流动和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作行政力量,确保实现。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2、规划指标选取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3、规划指标体系三轮规划将规划指标分为4类14种,按其属性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2类。类别指标名称属性矿业经济矿业产值预期性矿产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量预期性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预期性新增资源储量预期性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开采总量预期性/约束性矿山数量约束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约束性矿山最低服务年限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预期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约束性矿产资源产出率预期性绿色矿山数量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约束性矿区土地复垦面积约束性规划指标体系
本文标题: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及指标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