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投资建设6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尽快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强国,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投资建设,60年以来,在建设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壮大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新中国60年的建设成绩1.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起步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的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众多,但城镇人口不到60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和社会都极为落后:农业:小农经济为主,粮食最高年产量2765亿斤,1952年猪牛羊肉类产量339万吨。全国有效灌溉面积1996万公顷,农机总动力18万千瓦,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工业:许多工业产品要靠国外生产,被冠以“洋”,如称为洋枪、洋炮、洋车、洋油、等等;1949年,全国煤炭产量3243万吨,发电容量185万千瓦,石油产量12万吨,钢产量15.8万吨;人均数量极低。2基础设施:1949年的铁路通车里程2.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8.07万公里,在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沿海运输船舶只有23艘,总运量仅有3.4万吨;全国市内电话容量只有21.8万门,有邮电局、所2.6万处,水利设施只有23座大中型水库和十几处水闸。教育: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医疗卫生:1949年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0.15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35岁。2.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建设成绩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建设,使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2-2008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年均增长达到9.8%,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7万亿元人民币,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698元人民币,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超过3200美元,增长32.4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61元。我国由低收入国家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08年的全社会投资数量达到172291亿元人民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95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量在世界上处于第三位。经过60年的建设,我国各行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农业:生产设施和生产资料的供给不断增加,200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472万公顷,农机总动力达到82190万千瓦;粮食产量达到52871万吨,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使农产品的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工业: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遍布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2008年的粗钢产量5.01亿吨,钢材产量5.85亿吨,生产发电设备1.33亿千瓦,汽车934.55万辆,其中:轿车503.7万辆,大中型拖拉机21.7万台,化肥6012.7万吨,乙烯998.3万吨,集成电路417.1亿块。轻工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许多轻工商品的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重要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供应地。包括钢铁、煤炭、家用电器在内的1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家用电器、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50%以上。基础设施:2008年的原煤产量27.93亿吨,原油产量1.90亿吨,天然气760.8亿立方米,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93亿千瓦,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输电网络;铁路通车里程7.97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73.0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3万公里,沿海和远洋运输船舶超过1.5万艘,港口货物吞吐量42.96亿吨,民用航空航线264.18万公里,输油(气)管道5.83万公里,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固定电话容量5.08亿门,4用户3.41亿,移动电话容量11.44亿门,用户6.41亿,邮电局、所6.91万处,互联网上网人数3.0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互联网络用户的数量达到初步建成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教育:2008年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超过3400所(包括民办院校和机构),中等教育机构的数量超过9万所,普通小学的数量超过30万所;全国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高中毛入学率74%,初中毛入学率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医疗卫生:2008年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达到27.8万个,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3张;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3岁。科学技术: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多种性能人造卫星、能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之一。其他服务业:不仅基本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服务业的需求,还在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良性互动中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城镇发展:1979-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4.3%的速度增长,在上世纪末提出城镇化的目标之后,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增长。2008年末,我国城镇总人口达到60667万,城镇化率达到45.7%。城市和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总数达5到669个,还有1.9万多个城镇,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超过3.5万平方公里。二、新中国60年的投资建设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恢复被多年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并开始为新中国的发展筹划新的建设。1950-1952年,国家把铁路、水利和包括能源工业在内的重工业作为建设的重点行业,3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共78.4亿元人民币,3年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6.9%。在短短的3年之中,我们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不但迅速地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许多被破坏甚至瘫痪的基础设施重新发挥作用,而且建成了成渝铁路、天兰铁路等一些基础设施,使我国各种生产能力获得了较快地发展(见表1)。这个时期的建设也为“一五”时期的全面建设打下了基础,在即将开始建设的苏联帮助建设的156项工程中,有17个在1950-1952年开始建设,并开始建设康藏公路,山西、两淮、东北和内蒙煤炭基地,新疆油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火电重点建设,黄河中下游、淮河的治理工程等等。表1.恢复时期主要经济发展状况种类1949年1952年52年比49年增(%)6铁路通车里程(万公里)2.202.4511.3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8.0712.6757.0内河通航里程(万公里)7.369.5029.1民用航空航线(万公里)1.31邮电局/所数量(万处)2.634.9588,2市内电话(万户)21.7729.5335.6原煤产量(亿吨)0.320.66106.3原油产量(万吨)1244266.7天然气(亿立方米)0.070.0814.3发电量(亿度)437369.8钢(万吨)16135743.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从1953年开始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作为建设的目标,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基本建设。国家5年共投资611.6亿元,建设并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如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兰新铁路黄河铁桥、官厅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玉门油矿,有40多套发电设备先后投产、168个煤矿采掘单位建成或投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使基础设施的生产和运行能力获得快速的增长(见表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和拖拉机的历史;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出厂,表明我国具有了大型武器装备的制造能力;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实现了天堑变通途。“一五”时期的建设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表2“一五”时期主要经济发展状况种类1952年195757年比52年增(%)铁路通车里程(万公里)2.452.9922.0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12.6725.46100.97内河通航里程(万公里)9.5014.4151.7民用航空航线(万公里)1.312.64101.5市内电话(万户)29.5346.4557.3`1原煤产量(亿吨)0.661.3097.0原油产量(万吨)44146231.8天然气(亿立方米)0.080.7775.0发电量(亿度)73193164.4钢(万吨)135535470.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年》。注:1.表中的铁路运营里程仅是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铁路,不包括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2.表中的市内电话用户,不包括农村电话用户。3.第二个五年计划与调整时期(1958-196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鼓舞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也使领导者头脑发热。在1958年开始了“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年度和五年计划的指标不断加码,在“以钢为纲”的口号指导下,提出了1070万吨钢的指标,其他经济指标也不断增加。为完成这些指标,竭尽全力进行了投资建设。1958年的投资比1957年增长86.3%,1959年又比1958年增长29.1%。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了全民办交通,全民办电,全民办小煤窑、全民办水利;还介绍了某地建设用铁水浇铸的“土铁路”,号召各地要大办土铁路。说假话也随之盛行,1960年初公布到1959年已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但从6月份开始,经济形势的发展已到了几乎无法维持的地步,粮食供应全面告急,不得不降温,8月15日国家计委和国家建委提出缩短1960年基本建设战线的具体意见,建议未开工的限额以上项目一般不再开工,已开工项目除确保一批增产原材料和支援农业的项目外,其余停建或推8迟;党中央同意了这个意见,并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生产和建设方针。在这个时期建成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有北京热电站等一批能源项目,包兰铁路等一批交通项目,著名的大庆油田从1959年开始建设并在60年代初投产,改变了我国“贫油”的历史(见表3)。“二五”的后两年,我国的经济处于调整时期,也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农业和工业都变“跃进”为“跃退”,投资建设的速度也急剧下降,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被停建或缓建。投资规模从1961年开始负增长,当年全国的建设投资123.37亿元,只是1960年的32%,1962年又下降为67.62亿元,比上年下降45.2%,比1953年的80.01亿元还少12.39亿元。“二五”时期的投资数量合计为1307亿元。表3.1958-1965年主要经济的发展状况种类1957年1962196562年比57年增(%)65比62年增长(%)铁路通车里程(万公里)2.993.463.6415.75.2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25.4646.3551.4582.111.0内河通航里程(万公里)14.4116.1915.7751.7-3.0民用航空航线(万公里)2.643.533.94101.511.6市内电话(万户)46.4569.9577.1150.110.2原煤产量(亿吨)1.302.202.3269.25.5原油产量(万吨)1465751131293.896.7天然气(亿立方米)0.712.111.017倍-9.1发电量(亿度)193458676137.347.6钢(万吨)535667122324.783.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年》。注:1.表中的铁路运营里程仅是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铁路,不包括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2.表中的市内电话用户,不包括农村电话用户。91963-1965年我国继续进行经济调整。随着农业形势的逐渐好转,工业和其
本文标题:中国投资建设60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4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