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第一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第一讲鲁迅四题•一,这学期的学习重点。•我们这门课一共开设两个学期,这一学期学习前九讲。这九讲中有三个大重点:一是鲁迅,二是沈从文,三是张爱玲。而鲁迅则是这三个重点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后,鲁迅的杂文就显示出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并且,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散文流派开辟的,而鲁迅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也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而鲁迅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也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此外,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坛上就论争不断,而几乎每次重要的论争几乎都与鲁迅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二是从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分量上看,有关鲁迅的内容意是在试题中占有突出的分量,从填空题、选择题到简答题和分析题,常常会占到一份试卷总分的一半上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急于往前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鲁迅都不为过。•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二,我们这门课的学习对象。•在我们这门课的教学大纲中,已经很清楚地指出,这门课的学习对象是“学习过文学史课程的大专毕业生”。以前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两门文学史课程的同学,需要“温故知新”,而没有学习过这两门课的同学,则必须还有一个繁重的“补课”的任务。这个课是一定要补的,千万不能得过且过,敷衍自己。•当然,补课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结合专题课学习的内容,边学边补。••学习常识提示•这些常识都应该是“大专阶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级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学习过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进入专题研究课程的学习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学习,“温故”才能“知新”。对于其他非中文专业专业的同学来说,则必须补上这一课。对此,任何同学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1.关于鲁迅生平•“鲁迅研究四题”是本学期的三个大重点之一,而这一讲的一个主要重点或者说是中心议题、中心内容,则是鲁迅“对传统的态度”。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对传统的态度,则必须首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最简单、最快速同时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这个人的人生道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创作简况”两个方面。•(1)简历。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2)青年时代。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3)日本留学。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4)回国“幻灭”。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陷入幻灭,沉没于古籍。•(5)排遣寂寞。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白话散文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6)彷徨之路。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7)文艺论争。自新文学诞生以来,新旧文学之间和新文学内部一直论争不断,而在鲁迅的有生之年,这些论争大都与鲁迅有关。比如,与郭沫若等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称郭沫若为“才子+流氓”;与梁实秋展开的关于“人性论”的论争,鲁迅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在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鲁迅称“京派”近官,是官的帮闲,“海派”近商,是商的帮忙。•2.关于鲁迅的作品•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E.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风波》)、闰土(《故乡》)等。•F.“看/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A.《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B.《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好,我们现在就讲鲁迅的小说。•在中学,在专科阶段,我们都已经接触过许多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创作伟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初步的了解。鲁迅的确是我们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精神重建的思想动力源,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学中文的,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应当多读一点鲁迅。•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开头一章就是讲鲁迅的。其中针对目前社会上包括学术界某些试图颠覆鲁迅的观点,提出四个问题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鲁迅在对传统批判中的“偏激”?•第二个问题是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第三个问题是鲁迅对现代文化转型有那些思考值得我们今天注意?•第四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呐喊》《彷徨》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能重点讨论第四个问题,也就是理解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读鲁迅的小说。其他几个问题可以自己去读课文,读相关的材料,去思考和讨论。••提要:鲁迅的《呐喊》与《彷徨》•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一、鲁迅小说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隔”及其原因分析。•现在有一种现象:文学史呀,许多评论呀,给鲁迅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我们年轻的读者读起鲁迅的小说来,难免有一种“隔”。主要是时代的隔膜,对鲁迅小说所写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容易理解;也可能不习惯鲁迅那种冷峻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的特异风格。鲁迅的这些小说发表得早,那时刚提倡用白话来创作,所以有时会有一点文白夹杂的情况,今天我们读起来不觉得那么顺畅。这也可能会造成“隔”。不过我愿意提醒大家:属于经典的东西,往往有阅读的距离,包括时代的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隔膜,我们也可能不那么喜欢,但需要理解并尽可能进入。•在西方的大学,要求学生都必须读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莎士比亚,……等等,当然也会有“距离”,青年学生会感到“隔”。惟其是经典,才需要不断超越理解上的“隔”,去逐步深入堂奥,取法乎上,总会有所得。我们在中学和专科阶段,都已经学过鲁迅一些作品,包括小说的代表作。但我们对鲁迅小说有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呢?应当如何理解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这里不打算全面介绍,而围绕我们学习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提供几点参考。•提要:惟其是经典,才需要不断超越理解上的“隔”,去逐步深入堂奥,取法乎上,总会有所得。•二、阅读中如何把握鲁迅小说的基本主题和创作基调。•通常都认为鲁迅的《呐喊》《彷徨》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这是总的概括。如果要归纳主题,这两本小说大致体现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有两篇作品是可以作为“纲”来读的,那就是《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两篇都写了带象征意味的“狂人”,也都是“狂”中有醒,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叛逆反抗之声。•《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
本文标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第一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4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