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巴洛克艺术一、巴洛克艺术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巴洛克源自葡萄牙文,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完美、静止、匀称)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后来扩展到整个欧洲,尤其是天主教流行的国家,此后又随着宗教的传播,影响远及拉美和亚洲一些国家,我国圆明园里就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一)、巴洛克艺术产生的原因:1、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需要。十七世纪的欧洲是个大变动的时代,其艺术发展趋势,与当时的政教争权有很大关系。自十六世纪初,德国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后,大为失势的罗马教廷,在十七世纪又发起另一波反宗教改革运动。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2、宫廷豪华生活的需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文治武功达到空前的高度。(二)、巴洛克艺术的特点:1、豪华。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巴洛克的建筑、绘画、雕刻都显得十分壮观、豪华。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美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多表现殉教、幻觉、神秘的故事和情节。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7、它有一定的背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主要的缺陷之一)。二、巴洛克时期著名的艺术家(一)、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最著名的代表:卡拉瓦乔、贝尼尼卡拉瓦乔:17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他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代表作:《占卜者》、《埋葬耶稣》、《圣马太殉教》、《在以马杵斯吃晚餐》、《水果篮》、《捧果篮男孩》、《酒神》、《丘比特的胜利》、《弹曼陀铃的姑娘》、《乐师》、《圣马太蒙召》、《圣母之死》。《圣马太的迷惑》《圣约翰受难》《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占卜者》早期风俗画的代表作品,画中描绘的是流浪的吉普赛女占卜,在为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这是一个街头常见的风俗场面,人物形象目光相对,那个头戴羽帽的贵族青年是画家的一位朋友。女占卜者形象来自于下层的吉普赛妇女,而她虽地位低下,却显得庄重自尊,回敬的目光中既真诚又含智慧,对比之下,贵族青年却显出华而不实的肤浅。这是一幅具有肖像性的半身构图风俗画,这种布局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简洁突出,由于免去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描绘,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目光和手势更加引人注目。社会底层的流浪人第一次作为主人走进绘画,这在意大利以往的绘画中还不曾见过。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圣马太殉教》《埋葬耶稣》《在以马杵斯吃晚餐》《酒神》Sick_Bacchus《水果篮》《捧果篮男孩》《丘比特的胜利》《弹曼陀玲的姑娘》《乐师》《圣马太蒙召》暗色调主义的兴起卡拉瓦乔增强的明暗对照法使得主题极富戏剧性,同时精确观察带来的写实把情感的强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人们把这种明暗对照法的增强形式称作暗色调主义,《圣母之死》贝尼尼: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他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他的作品将建筑与雕刻、绘画等姊妹艺术完美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他的作品证明当艺术与教廷互相满足彼此需要之时,促进了彼此的繁荣和发展,并由此引导了时尚。著名作品:《大卫像》、《阿波罗和达芙妮》、《圣德列萨斯祭坛》、《圣小钵》、《四河喷泉》等。《大卫》《圣德列萨祭坛》《阿波罗和达芙妮》阿波罗与达芙妮:阿波罗看到丘比特正拿着弓箭玩。他警告丘比特说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来玩。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两枝十分特别的箭。凡是被他用那枝用黄金作成的利箭射到的人,之后,遇见的第一个人,他都会疯狂的爱上他,要是那枝铅做的钝箭射到的人,之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会十分厌恶,反感。丘比特心里很不服气。他趁着阿波罗不注意的时候把金色之箭射向阿波罗。正巧这时候,来了一个名叫达芙妮的美丽少女。丘比特把枝铅箭射向达芙妮。阿波罗就对达芙妮产生了疯狂的爱慕,而达芙妮却对阿波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恶。被爱情之箭射中的阿波罗深深的爱上了达芙妮,立刻对她表示爱慕。可是达芙妮却往山谷里飞奔而去。阿波罗特别迷茫,但他对于追求达芙妮并不灰心,他拿着竖琴,弹出优美的曲子。躲在山里的达芙妮听到了这优美的琴声,也不知不觉陶醉了。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弹竖琴的阿波罗立刻跳出来,走上前要拥抱达芙妮。达芙妮看到阿波罗,拔腿就跑。阿罗在后面苦苦追赶,达芙妮仍然当作没听到,继续往前飞奔。跑了好一阵子,达芙妮已经跑得筋疲力尽,最后她倒在地上,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了,达芙妮急得大叫救命。这时候,河神听见了达芙妮的求救声,立刻用神力把她变成一棵月桂树。只见达芙妮的秀发变成了树叶,手腕变成了树枝,两条腿变成了树干,两只脚和脚指变成了树根,深深的扎入土里。阿波罗看到了,懊悔万分。他很伤心的抱着月桂树哭泣,可是月桂树却不停的摇摆。虽然达芙妮已经变成了月桂树,但是阿波罗依然爱着她。他很痴情会永远爱着你。我要用你的枝叶做我的桂冠,用你的木材做我的竖琴,并用你的花装饰我的弓。同时,我要赐你永远年轻,不会老。」变成月桂树的达芙妮听了,深深的受了感动,连连点头,表示谢意。也许是受到了阿波罗的祝福,月桂树终年常绿,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植物。后来人们给胜利者头上戴桂冠,其典故就源于这个神话传说。《圣小钵》《四河喷泉》多瑙河(欧洲)、恒河(亚洲)、尼罗河(非洲)、里约·德·拉·普拉达河(美洲)《圣母和圣徒》(二)、十七世纪佛兰德斯艺术最著名的代表:鲁本斯尼德兰的北部联省在16世纪独立成为荷兰共和国,南部的弗兰德斯则一直在西班牙的控制下,贵族、教会和富商的审美趣味对弗兰德斯的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逐渐在弗兰德斯产生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绘画风格,带有一定的装饰性。彼得·保罗·鲁本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代表了巴洛克绘画的顶峰。其作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他以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奔放的笔触、瑰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运动突破了学院派的法则,丰富了巴洛克的表现技巧。作品:《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美惠三女神》、《苏姗娜·芙尔曼肖像》、《贵夫人》、《镜前的维纳斯》等。《鲁本斯自画像》《鲁本斯和妻子》《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法国亨利四世1610年被天主教徒刺杀后,由王后玛丽·德·美第奇摄政幼子路易十三。玛丽王后想为自己树碑立传,特聘鲁本斯为她创作大型连环历史画《玛丽·德·美第奇的生涯》,共21幅,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完整连续性。画家为了回避玛丽王后和路易十三之间的矛盾和历史的真实性,巧妙地运用历史和神话相结合的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美惠三女神》三美神是指贞洁女神、美神和爱神。也有人说是指美神维纳斯、温柔女神塔利亚和欢喜女神阿格莱亚。健壮丰满、充满生命力的形体、秀丽俊美的面孔整个形象充溢着激情与艺术魅力体现了画家对女性美的理想《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们》取材于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中两个英勇矫健的孪生兄弟,看中了两个娇艳美丽的孪生姐妹,并把她们抢来为妻。画家歌倾了勇士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在这里,画家以强劫和挣扎的运动作为基础,把人物组成一幅富于装饰性的图画,是一件成功的把戏剧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绘画作品。画面以浓重的色调衬托出孪生兄弟的英勇强悍及两位裸体少女的娇嫩柔媚。通过构图复杂而激烈的人物动势,表达了不可抗拒的爱情力量。整个画面充满热情、运动和生命力,表明鲁本斯善于把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激情,装饰性的夸张,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同真实感很强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他塑造的人体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在米开朗基罗式雄健的人体造型中,赞颂人的生命力的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反禁欲主义。《苏姗娜·芙尔曼肖像》这幅肖像是用漂亮和生动的色彩笔触来描绘的,线条十分流畅。她的眼神流露出一种乐观幸福的样子,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服饰显示了她的贵族身份.这是鲁本斯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点,也就是画家眼里的理想美的标准。《镜前的维纳斯》圣乔治杀龙(三)、十七世纪荷兰的巴洛克艺术最著名的代表:哈尔斯、伦布朗、维米尔、荷兰在17世纪初获得独立,称为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上半叶,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建有几所大学,开始定期出版刊物和报纸。荷兰信仰新教(艺术家就失去了从教堂和宫廷获得赞助的来源),人民有较多的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因此,在荷兰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国家的文化艺术新风尚。信奉新教的荷兰人生活简朴,吃苦耐劳。他们并不欣赏巴洛克风格,而是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艺术家根据市民的艺术趣味进行创作。如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人物和情节,称为独立的画种。弗朗斯·哈尔斯:荷兰早期的艺术代表,一个极有个性的肖像画家。在他的画中总是充满欢快奔放的情绪,健康愉快的笑脸,富有感染力的生气勃勃的民形象。因此有人称他“笑的画家”。哈尔斯的技法也别具一格,他的用笔轻快敏捷,流通奔放,带有明显的笔触,给人一挥而就的印象,作品就像速写似的生动。主要作品:《吉普赛女郎》、《结婚像》《吉普赛女郎》《结婚像》画家以半身特写,描绘了一位吉普赛姑娘,透现出青春少女活泼奔放、充满生命活力、无忧无虑、不好华饰的自然美。画面色彩以暖色排列形成热情豪放美感。红色的裙子和发辫上的红色发带上下呼应,使整个画面充溢着永恒的生命气息和乐观自尊自信的精神气质。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艺术大师,其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自画像莱顿时期作品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伦勃朗在绘画史——不但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伦勃朗的不同凡响首先表现在他对对象内在气质的深刻理解上。他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并不那么完美,却能体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表现出微妙的精神状态,洋溢着灵魂的美和高尚,十分耐人寻味。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称他为“夜光虫”。又有人说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主要作品:《自画像》、《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戴金盔的人》、《夜巡》。《自画像》《自画像》《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戴金盔的人》伦勃朗成名之作,每个人物所处的位置互不遮挡,并且不受透视影响,大小基本相同,否则订画人是不接受的。采用聚光画法,使人物形象受光且突出,是一幅艺术性很高的群体肖像画。《夜巡》名作夜巡为主题性绘画,情节性群像,出色的处理了明暗关系,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英勇斗争,决心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沐浴的贝特莎伯》《达那厄》伦布朗用光法是一种拍摄男子人像的布光方法,又叫“暗影面布光法”。用这种布光法,所拍人像脸部会出现明显暗影,暗影又都在被摄者离照相机近的那半边脸上。荷兰著名画家伦布朗在其绘画作品中最先运用这种效果,因此而得名。女子大多不适宜用这样的布光法拍照。伦布朗布光法,实际上是一种侧逆光照明的方法。采用这种布光法,是用主灯照亮被摄者脸部的3/4部分,在被摄者靠近照相机一边的脸部形成了1/4的暗影,如果拍摄的是侧面像,被摄者的面颊上(靠近照相机的那半边脸),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三角形光区。用这种布光方法拍摄的人像,使人感到既严肃,又有戏剧性。使用伦布朗布光
本文标题:巴洛克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6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