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54级诗歌思路解读修改讲
你觉得诗歌鉴赏最难的地方是什么?•读不懂•不会答每次考试这一考点你一般得多少分?•怎么办?怎么提高?读不懂掌握一些理解诗歌的途径不会答熟悉答题步骤,规范答题格式从一粒沙子中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子中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堂显性信息隐性信息介词量词定语动词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乍一读这首诗,还以为是诉说恋人间的感情。其实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官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近试上张水部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看题目《赋得暮雨送李胄》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山中留客》看题目•《咏鹅》《蝉》•《望庐山瀑布》看题目3、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天净沙·秋思》•《春夜喜雨》看题目4、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晚年处境答: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抗金杀敌,收复失地看作者•陶渊明——归园之乐•李白——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清新飘逸•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雅俗共赏•李贺——奇诡变幻•李商隐——含蓄绰约•杜牧——清丽俊逸特定内容固定风格练一练2009山东: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2分)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3分)即事夏完淳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复楚”“亡秦”运用了项羽、刘邦(或陈胜、吴广)等秦末起义军灭秦的典故(2分),表达了作者反清复明的雄心壮志(2分)。通过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注解(背景)——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琵琶行》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时间地点缘由体例看背景主旨看注解练一练2005山东: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注】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处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秋后的蝉叫声凄凉而急促古代设在路边的驿站,常为送别之处柳谐音留折柳送别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意象——鉴赏的阶梯,主题的载体2、把握住诗歌中出现的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看意象月亮——思念杨柳——送别鸿雁——书信意象的情感看意象梅兰竹菊——君子意象的象征看炼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生动形象准确传神2008山东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练一练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回顾解题思路:读标题和作者读诗歌文本读题作答1、结合意象把握基调2、找关键词并领悟3、结合注解,理解诗歌意思晓上空泠峡①王闿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豁达背景时间事件不在意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五更时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自己常年在外,奔波于旅途,已经成为习惯,根本不在意风浪。只想卧在船上倾听空泠峡如雷般的瀑布声。狄保贤在《平等阁诗话》中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是说诗人已经习惯惯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在意风浪,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的“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无所畏惧的傲岸之气充分表现了出来。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表达技巧的设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三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③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本文标题:54级诗歌思路解读修改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6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