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质学与矿物学岩层产状,褶皱构造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谢玉玲,徐九华,李克庆第五章、地质构造(上)第一节、岩层的产状及其测定一、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二、岩层的产状及产状要素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和表示方法四、岩层的厚度和出露宽度第二节、岩石变形的力学分析**第三节、褶皱构造一、褶皱现象二、褶曲的要素三、褶曲分类及力学分析课后复习第五章、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质体(岩层、岩体或矿体)存在的空间形式、状态及相互关系,是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等)所造成的岩石(或矿体)变形、变位等现象。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它们主要包括褶皱、断裂等。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理论意义:用于研究地壳运动的历史2)对成矿预测、找矿及矿产开采有实际意义:地壳中矿产的分布,矿床的形成,矿体的形态、产状等都受到地质构造控制,成矿后的构造又对矿体起破坏作用。3)地质构造还对岩石的稳定性等产生影响。水平岩层:沉积物固结成岩石后,未受到强烈的水平运动,只是升降运动,因此,岩石仍保持水平状态。岩层近于与水平面平行。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主要是水平运动的结果使岩层改变了原始的状态。岩层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斜交。直立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地层直立。岩层与水平面垂直。一、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交线(走向线)所指的方向倾向:垂直于岩层的走向线做垂线(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倾向线,倾向线从高向低所指的方向叫倾向倾角:倾向线与倾斜线之间的夹角叫倾角。倾角5度时叫水平岩层倾角在5-90度之间时叫倾斜岩层倾角为90度时叫直立岩层二、岩层的产状及产状要素真倾角:倾斜线与倾向线之间的夹角。α视倾角(假倾角):在斜交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β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的关系:真倾角总是大于或等于视倾角。据剖面线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及真倾角可计算视倾角,公式如下:tgβ=tgα.sinΥΥ是岩层走向与剖面线间的夹角真倾角与视倾角1.岩层产状的测定罗盘的构造和使用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记录岩层产状时一般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岩层产状测量地质工作者在野外测量岩层产状2.产状的表示方法:方位角法:140°∠30°(罗盘的读数)象限角法:北40°东∠30°3.在地质图上常用符号表示27°东(E,90°)(360)北(N,0°)西(W,270°)南(S,180°)东(E,90°)北(N,0°)西(W,90°)南(S,0°)方位角法象限角法50°75°SCO四、岩层的厚度和出露宽度1.真厚度(T):岩层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垂直于岩层走向剖面表现出的厚度)2.视厚度(h):斜交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出现的厚度。3.铅直厚度(H):岩层顶底面之间的铅直距离。T=H.cosαα是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三者的关系是:H≥h≥T4.岩层的出露宽度:岩层在地表的出露宽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就是地质图上表现出的岩层的厚度)。它受岩层的真厚度、地面坡度和岩层产状三者的影响。(1)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L=T.cosβ/sin(α+β)(2)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αβL=T.cosβ/sin(α-β)(3)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αβL=T.cosβ/sin(β-α)(4)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坡角等于岩层倾角即(α=β)地层的出露宽度取决于地形的变化。其中α是岩层倾角,β是地面坡角,T是地层的真厚度(1)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L=T.cosβ/sin(α+β)(2)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αβL=T.cosβ/sin(α-β)(3)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αβL=T.cosβ/sin(β-α)(4)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坡角等于岩层倾角即(α=β)地层沿坡面出露,直至地形或岩层产状发生变化第二节岩石变形的力学分析(自学,不做考试要示)一.褶皱现象褶皱构造:层状的岩石经过变形后,形成弯弯曲曲的形态,但岩石的连续完整性没有受到破坏,这种构造叫褶皱构造。第三节:褶皱构造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皱中的一个弯曲。褶曲的基本形态:从形态上**:背形:两翼岩层相背倾斜。形态上是向下弯曲的向形:两翼岩层相向倾斜。形态上是向上弯曲的从地层出露关系上:背斜:核部是老地层,翼部是新地层向斜:核部是新地层,翼部是老地层S二.褶曲的要素1.核部:褶曲的中心部位。2.翼部:核部两侧的地层3.轴面:平分褶曲为两部分的一个假想平面。4.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5.转折端:指褶曲从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6.枢纽: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o1.褶曲的形态分类(1)按轴面和两翼产状直立褶曲:轴面是直立的,岩层向两侧倾伏。斜歪褶曲:轴面是倾斜的,岩层向两侧倾伏。倒转褶曲:轴面是倾斜的,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平卧褶曲:轴面是水平的。翻卷褶曲:轴面是弯曲的。三.褶曲的形态分类和力学分析(2)按枢纽产状水平褶曲:枢纽是水平的倾伏褶曲:枢纽向一侧倾伏倾竖褶曲:枢纽是直立的(3)按褶曲的平面形态(同一岩层在平面上出露的长宽比)线状褶曲:长短轴比大于10:1短轴褶曲:长短轴比在3:1—10:1穹窿和构造盆地:长短轴比小于3:1穹隆和构造盆地(4)其它的分类方法*按转折端形态按两翼间夹角其它的组合分类(1)弯曲褶曲:岩层在长期的水平侧压力下,发生永久性变形形成的。对单一岩层来说,上部是拉张,下部是挤压,中间有一个中和面。(2)隆曲褶曲:岩层受到垂直于层理方向的力,如地下岩浆的侵入。(3)剪褶曲:岩层顺着一组大致平行的密集剪切面发生差异滑动所形成的褶曲,也称滑褶曲。(4)流状褶曲:塑性很高的岩层受力作用后不能将力传递很远,往往形成副度很小,形态复杂的小褶曲。2.褶曲的成因分类和力学机制课后复习:1.熟悉下列概念:地质构造,褶皱构造。2.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哪三个?3.岩层的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有何关系?4.岩层的真倾角和视倾角有何关系?5.褶曲按其两翼和轴面产状可分为哪几类,如何划分?6.褶曲按其力学成因不同可分为哪几类?7.褶曲的基本类型有哪两种?8.褶曲的要素有哪些,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本文标题:岩层产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8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