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0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原理A考试卷1237
第1页共3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考试卷(A)卷考试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学考试日期09年1月日成绩课程号教师号任课教师姓名考生姓名学号(8位)年级专业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8、车削过程中,吸收热量最多的通常是_______。A、切屑B、刀具C、工件D、冷却液9、在一般情况下,工件材料的硬度越大则切削力________。A、随之增大B、随之减小C、基本不变D、变化不定10、切削力作用的冷塑性变形使加工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A、压应力B、拉应力C、剪切应力D、应力11、在切削过程中消耗功率最多的是哪个切削分力?_______A、切削力B、背向力C、进给力D、径向力12、磨削时的主运动是_______。A、砂轮旋转B、工件旋转C、砂轮直线D、工件直线13、剪切角Ф与磨擦角β有关。当β增大时Ф角随之_____,变形______。A、增大、减小B、减小、减小C、增大、增大D、减小、增大14、磨削淬火钢时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临界温度不用冷却液急冷则产生_______。A、淬火烧伤B、回火烧伤C、退火烧伤D、烧伤15、相切法形成发生线需要________个成形运动。A、1B、2C、3D、不需要16、只有在_______精度很高时,重复定位才允许使用。A、设计基准面和定位元件B、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C、夹紧机构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题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打“√”,错误请打“×”,每小题1分,共16分)1.()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2.()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3.()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4.()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5.()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6、()粗加工时,刀具的磨损限度可以定得大一些。7、()工件在“部分定位”情况下加工就一定是不合理的。8、()选择粗基准时如果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9、()加工余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厚度。10、()工件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一定是“完全定位”。第2页共3页11、()T表示加工所要求达到的精度,6σ则表示实际上所能达到的精度,两者的比值称为工艺能力系数。12、()主偏角即主刀刃偏离刀具中心线的角度。13、()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14、()陶瓷刀具硬度极高,但脆性大,故不适用于粗重加工。15、()按加工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工艺过程可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16、()工艺装备包括夹具、机床、刀具和量具等。17、()与镗床主轴的轴承孔相比其支承轴颈圆度对镗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影响小。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7分)1、定位误差有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误差两部分组成,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这两部分都存在。2、机床上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概括起来有,,,展成法四种。3、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4、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尽量小而均匀、而加工面的位置由先行工序保证应选择作为精基准。5、选择毛坯应考虑零件的机械性能的要求、工件形状和尺寸大小、和的大小。6、钻床可完成钻孔,,,攻螺纹,刮平面及等工作。7、夹紧力的作用点应使被夹紧工件的夹紧变形尽可能。8、在刀具使用寿命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生产率应首选取的切削深度,其次选取尽可能的进给量,最后确定切削速度。9、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为先加工面,再加工其它表面;一般情况下,先加工,后加工孔;先加工要表面,后加工要表面10、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的加工其它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既所谓“基准”原则。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试分析以下定位元件1、2、3各限制哪几个自由度?3、已知高速钢车刀的标注角度为:5,6,12,10,90soorr,试画图表示之,并说明各角度的名称、定义以及在哪个平面(剖面)内测量(需标注测量平面(剖面)符号)。第3页共3页4、在三台车床上各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度量发现有如图6-3所示的形状误差:(a)锥形;(b)腰鼓形;(c)鞍形。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五、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在圆柱体工件上钻孔φD,分别采用图示两种定位方案,工序尺寸为H+TH,试计算其定位误差值。2、如图所示为轴颈衬套,Φ1400+0.06内孔表面加工过程为:初磨内孔到Φ139.740+0.06;初始渗氮(其初始渗氮层厚度为δ);终磨内孔到Φ1400+0.06;为达到设计要求,并保证磨后内孔表面最终渗氮层厚度为0.3~0.5,计算初始渗氮层厚度δ。第4页共3页
本文标题:0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原理A考试卷123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9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