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汨罗——在中国共产党汨罗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白维国(2011年6月17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汨罗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汨罗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期,是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特殊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四化两型”战略,深入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总结过去五年成绩,部署未来五年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班子,动员和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汨罗。坚持科学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所在。建设幸福汨罗,是关心重视民生的目标追求,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锐意进取,牢记时代赋予的职责,担当继往开来的使命,为建设幸福汨罗不懈努力。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估价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不断攀高的社会期望,我们始终把发展抓在手中,把稳定抓在手中,把民生抓在手中,坚持加速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历史性增长,产业结构的突破性变化,收入水平的持续性提升,区位优势的跳跃性增强,全市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倍,达到165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3.6倍,突破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7倍,达到18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达到6810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中部百强第56位,综合实力进入并稳居全省经济强县(市)行列。“十一五”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开局进展顺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再生资源产业蓬勃发展,乡镇工业继续走强,工业经济成为市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型工业化水平跻身全省三强。农业基础地位有效巩固,现代农业水平明显提升,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第三产业潜力逐步释放,新型服务业健康发展,城乡市场有效拉动。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优化为“二三一”,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改革开放不断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有效深化,文化体制、乡镇综合配套体制逐步优化。融资渠道有效拓宽,“一会三公司”融资模式不断创新,华融湘江银行、国开村镇银行相继进驻,省级金融安全区成功创建。区域对接有效推进,被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政策核心区。国有资产有效盘活,湘江汨罗段、汨罗江汨罗段、沅水汨罗水域采砂权高效益出让。经济环境有效优化,出台《加快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推行“围墙法则”,助推“大办工业、招商引资、上争项目”三项工作,扶持中天科技、金成实业上市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城乡面貌不断改观。新建汨罗江大桥、201省道岳汨段、武广客运汨罗东站、城市垃圾消纳场一期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提质建设路、城西路、大众路、劳动路、工农路、罗城路、西湖公园、城市防洪排渍系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禁放鞭炮,整治环卫,夺得全省甲类卫生城市县级市四连冠。实施水利、电力、林业“三年行动”和通达工程,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县(市),开展国土规划、麻石开采加工和河道综合整治,严惩乱砍滥伐和乱采滥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民生民利不断改善。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五保供养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健康运行,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消费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两倍以上。精神文明活动丰富多彩,国庆60周年大型群众电视歌会、新春大型灯会、花鼓戏艺术节精彩纷呈。教育事业稳健发展,素质教育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人口计生工作再上台阶,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外影响不断放大。锲而不舍地打响循环经济和屈原龙舟文化两张品牌,汨罗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不断放大。2006年,“建设湖南汨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载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年,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被列为全国首批7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2008年,包括“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在内的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奥运圣火在汨罗江畔激情传递,汨罗被授予“中国龙舟名城”。屈子文化园被确定为“十二五”全省重点工程、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选人用人行为切实规范,干部任用朝着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庸、懒、散、差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氛围更加浓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被评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人大、政协的职能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宗教服务社会等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等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显现,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经济质态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民生改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积极认真加以解决。总起来说,过去五年,是汨罗发展思路十分清晰的五年,发展主题十分突出的五年,发展举措十分有力的五年,发展成果十分丰硕的五年,也是汨罗人民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本届市委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战略定位是准确的,工作举措是管用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汨罗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驻汨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一切关心支持汨罗发展进步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应当认真总结的宝贵经验五年来,我们敏于分析形势,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奋勇争先,走出发展的新路子,闯出发展的新天地,坚定不移地把汨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始终记住,既定思路必须一以贯之。思路决定出路。五年中,我们坚持“打响两张品牌,推进三项工作”,聚万众之心,汇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大办工业、招商引资、上争项目,争取了利好政策资源,引进了战略投资项目,培育了工业主导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大大提升。实践证明:发展思路只要符合科学规律,只要符合市情民意,就应当坚定不移,就应当一以贯之。我们要始终记住,应对危机必须积极果断。危机也是转机。五年中,金融风暴的冲击、宏观调控的制约、自然灾害的侵袭、重大改革的阵痛、依法行政的考验,一度使汨罗承受巨大压力,但我们临危不乱,很好地缩小了影响,很好地减少了损失。事实证明:危机并不可怕,只要辩证分析危机,积极应对危机,总会有办法化解危机,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我们要始终记住,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五年中,我们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兴旺了产业,富裕了财政,带动了就业。我们敢于调整利益格局,保护了生态,盘活了资源,维护了公平。我们努力放大对外影响,唱响了品牌,赢得了支持,树立了形象。事实说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敢于舍弃,敢于让利,才会富集发展要素,才会焕发发展生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只会失去机遇,只会贻误发展,绝对没有出路。我们要始终记住,基础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加快发展,基础先行。五年中,我们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考虑,超前谋划,系统布局,多方融资,先期实施,建成了一批人民亟盼的实事工程,建成了一批推动发展的产业工程,建成了一批展示形象的城建工程,为市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当前,汨罗正处于跨越发展阶段,完善基础设施对提高产业素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对外形象、增强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以超前的理念,以果敢的魄力,多方融资搞建设,集中财力搞建设,以设施大完善促进经济大发展。我们要始终记住,改善民生必须毫不动摇。五年中,我们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实际的发展,把民生投入作为最重要的投入,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扎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就业、就读、就医条件,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宜居需求和创业需求。党的根本宗旨要求我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善民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只要有一点精力,就要体察民间疾苦;只要有一点能力,就要繁荣社会事业;只要有一点财力,就要改善民生民利。我们要始终记住,党的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五年中,我们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不忽视懈怠;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不失之于软;改革创新党的建设,不固步自封,建设了一支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为科学发展构筑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峻切的要求,必须进一步纯洁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感,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能力,以党风促政风,以队伍促发展。五年的经验极其宝贵。这是在历届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是通过五年艰苦奋斗探索而来的,凝聚着全市上下的思想智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特质,必须特别珍惜,必须始终牢记,在不断丰富中推动汨罗的发展。建设幸福汨罗的历史使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汨罗步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呼声和愿望更加强烈,增进民生福祉刻不容缓。建设幸福汨罗,是形势所需,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建设幸福汨罗,必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富足感、安全感、尊严感、自豪感、归属感,意义十分重大,使命十分光荣。幸福汨罗的内涵极为丰富,从宏观上讲就是“六个同步”: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市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财富水平与生态文明同步提高,城市形象与农村面貌同步改观,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同步改善,党的建设与民主法制同步加强。幸福汨罗就是繁荣、兴旺、富庶的汨罗。通过五年的努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倍,财政总收入增长3倍,循环经济和屈原龙舟文化两张品牌更强更大,全省经济强县(市)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有强劲的产业竞争力、雄厚的财政实力和持续放大的对外影响力作后盾。幸福汨罗就是公平、民主、文明的汨罗。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民主法制进一步健全,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秉持公道、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不断提升。幸福汨罗就是山青、水秀、天蓝的汨罗。植树造林成为自觉行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国土资源合理利用,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焚乱烧、乱圈乱建等行为有效遏制,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环保意识切实增强,城乡宜居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森林茂密、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的美好生活。幸福汨罗就是勤政、高效、廉洁的汨罗。党员干部把全部心思放在发展上,把全部心思放在为民上,把全部心思放在服务上。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素质越来越高,作风越来越实,形象越来越好,公信力越来越强。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班子的担纲领衔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幸福汨罗就是民安、民富、民乐的汨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事业协调进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面貌昂扬向上,人民群众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建设幸福汨罗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信心,埋头苦干,通过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幸福汨罗的美好前景逐步变成现实。明确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未来五年,是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期,是汨罗综合实力提升的机遇期。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四化两型”战略,深入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
本文标题:汨罗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0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