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芭14号 采煤作业规程
1攀枝花市仁和区芭蕉湾煤矿主井采煤作业规程采煤工作面名称14#工作面编制人杨国忠矿长侯志平编制日期2006年4月5日2三、回采工作面地质概况:(一)、回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回采上限:回采下限:。工作面由:开切眼至煤柱线走向长最大:380m最小:420m平均:400m倾斜长最大:50m最小:40m平均:45m煤厚最大:1.0m最小:0.8m平均:0.9m夹矸最大:0.6m最小:0m平均:0.15m倾角最大:50度最小:40度平均:45度容重最大:T/m3最小:T/m3平均:1.4T/m3可采储量1.76万吨(二)、煤层特征: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项目发火期爆炸指数沼气含量煤种硬度灰份含矸指标72月21%低%JM1.525%17%2、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顶底板老顶直接顶底板比压指标二级Ⅱ类Kg/cm233、八倍采高的顶板及底板岩性纵合柱状图(比例1:200):煤岩名称柱状层厚(m)煤岩特性老顶,砂岩>4m坚硬,灰白色直接顶粉砂岩1~2m灰白,簿层状14#煤层0.9m硬,中亮细砂岩3~5m坚硬,灰白色砂岩3~6m坚硬,灰白色(三)、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简述:地质类型简单,属单斜构造。回采范围内无断层、小窑。但,有一个背斜。42、水文情况:工作面局部有滴水,对回采无影响。3、与临近煤层及采空区的关系(简述):回风巷上方为本矿采矿区。4、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地质类型简单,属单斜构造。回采范围内无断层、小窑。但,有一个背斜。地质构造对开采无影响。四、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及顶板管理:(一)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的选择:根据芭蕉湾煤矿14#煤层赋存特征、以往开采经验及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考虑,决定选用后退式小刀柱采煤法进行开采。2、落煤方式及装煤方式:落煤方式:放炮落煤;装煤方式:人力。3、采高的确定:一次采全高5(二)巷道布置:1、平面图(1:2000或1:1000)6(三)顶板管理:1、支护型式的选择(支柱的材质及规格等):支护型式:戴帽木顶子支柱的材质及规格:¢>0.16m的坚硬原木。帽子:长×宽×高=0.5m×0.2m×0.05m。2、工作面支护密度的确定:根据本矿井同类型工作面的成功经验,选择如下:排距:1.0m;柱距:1.0m。2、超前缺口及超前支护的说明:回风巷和运输巷超前工作面煤壁前20m双排前10m单排连锁棚子进行支护。73、特种支护(木垛、戗棚、密集等规格及数量的说明)靠近下货口和上出口10m斜长范围内,支柱柱距改为0.8m。当工作面出现二层顶或凹凸形起伏顶板时,采用迎向变化带的戗棚进行支护。当工作面顶板裂缝较长时,沿裂缝两侧各打一排密集进行支护。85、工作面布置示意图:(1)平面示意图:9(2)剖面图(倾向剖面、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106、强制放顶爆破说明书:(1)炮眼布置示意图(包括平、剖面图):不用强制放顶。(2)火药、雷管消耗说明:顶眼中眼底眼消耗量万吨个g/孔个g/孔个g/孔孔数火药雷管117、回柱方法及顺序说明:工作面支柱不准回收。8、坑木规格及循环用量:坑木规格支柱帽子楔子备注每根材积0.01810.0050.0008循环用量根424242m3回收量根000m3000复用量根000m3000消耗量m30.760.0210.0340.8159、对支护材料储存地点、数量、规格的规定及降低坑木消耗的措施。①、工作面应备有能满足两个圆班的生产用料,备料存放于运输巷和回风巷内距工作面煤壁30m的宽敞处,并码放整齐,堆放高宽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的1/3,不得影响行人、运输和通风。②、长料不短用,大料不小用,好材不劣用。12(四)工作面爆破说明书:1、炮眼布置示意图(平、剖面图):2、连线方式及装药结构说明:⊕⊕⊕⊕⊕连线方式:大串连装药结构:正向装药⊕⊕3、火药、雷管消耗量:顶眼中眼底眼消耗量万吨消耗量个g/孔个g/孔个g/孔孔数42火药2008.4kg1585雷管4242792513五、工作面通风、运输机械配备及供电、洒水系统(一)工作面通风、运输、消防尘系统、监测系统示意图:14(二)通风:1、风量计算:公式:m3/min参数选择按CH4或CO2涌出量计算Q=100qk=100×0.2×2=40q=0.2m3/tK=2按炸药量计算Q=25A=25×1=25A=1kg按最多出勤人数计算Q=4N=4×15=60N=15人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60×1.2×0.9×3.5=227V=1.2m/sS=3.15m2确定工作面风量Q=277m3/min(三)运输系统说明(运煤、运料、设备型号及采区煤仓容量等)矿车:自制侧斜式矿车;绞车:提升绞车。煤仓容量:100吨。(四)消防尘系统说明:回风巷、运输巷设消尘水管,每50m设一个喷头,煤仓、装车口、转载点,设喷头进行洒水消尘。回风巷设水幕净化乏风。(五)通风系统说明(说明通风设施、监测仪表的布置):1、超前上山掘进贯通回风巷后,立即打上临时风门,防止风流短路。2、采面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安装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上山掌头后5m位置设瓦斯探头;工作面上出口外5m内的回风巷中设瓦斯探头。15(六)工作面机械配备: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数量电机功率用途局扇YBT-5115.5KW送上山横川供风矿车自制侧斜式8运输瓦斯电闭锁MATD(D)+GWZ-1一套瓦斯监控煤电钻MZ-1.521.5KW打眼16(七)供电系统图(从采区变电所画出):17六、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一)劳动组织表工人出勤表在册人数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合计在册出勤轮休打眼工224支护工224运料工224放炮工112推车工448瓦检员112电钳工112合计13132826218(二)正规循环图表:一班二班三班24681012141618202224图例:1、循环方式:两班作业制2、循环进度:1.0m19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每班在册人数人142每班在出勤数人133出勤率℅934循环进度m1.05直接工效T/工3.06正规循环率℅957非正规循环率℅58月进度m729炸药消耗量kg/万T158510雷管消耗量个/万T792511坑木消耗m3/T0.0151213141520八、避灾路线:(一)避灾路线示意图(标出发生各种灾害时的避灾路线):1、救护队员进入路线:人员从主平峒——提升下山一段——一平巷——提升下山二段——二平巷——提升下山三段——四平巷——采煤工作面。2、水灾避灾路线:人员从工作面——三平巷(回风巷)——提升下山三段——二平巷——提升下山二段——一平巷——提升下山一段——主平峒——地面。3、瓦斯、煤尘爆炸、顶板事故避灾路线:人员从工作面——四平巷——提升下山三段——二平巷——提升下山二段——一平巷——提升下山一段——主平峒——地面。(二)避灾路线说明(包括自救器放置地点):自救器人人随身带。(三)、灾害事故预防1、顶板事故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化,贯彻落实好作业安全技措。合理选择支护方式、支护材质和密度,刹严刹实帮顶。坚持使用好临时支护(点柱),21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找净巷道帮顶浮石,防止落石伤人。上山作业严格执行“人员同上同下”、“下货不行人”、“行人不下货”规定,不合格的支护及其构件必须及时更换。加强巷道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完毕。爆破或推车碰倒的棚子,必须在安全条件下平巷由外至里、上山由下自上逐架棚(柱)子扶正。发生片冒事故时,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冒顶区20m外(上山撤至躲峒或平巷)安全地点,待冒顶区顶板稳定后,再采取措施处理。2、水灾事故施工前,必须做好作业区域空区、老塘、地表水等情况调查工作。施工时,如遇掌头、煤帮、顶底板等出现挂汗、挂红、雾气、淋水、裂隙渗水、水质发浑、水叫、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灾威胁人员,并派人向矿汇报。如发生水灾,必须先发出警号,水势汹涌时先报住牢固物,待水势过后按规定避灾路线(上行安全出口)撤出所有受威胁的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报告矿部。3、火灾、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严格按标准安设机电设备,加强日常维护,杜绝电气失爆现象,确保安全供电。使用好瓦检器和便携仪,加强作业区域、重要地点和要害场所的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杜绝假检、漏检、不检行为发生。加强局部通风机现场管理,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严禁无风、风量不足时作业,防止局部瓦斯积聚超标。严格执行洒水消尘规定,定期清扫浮煤,防止煤尘堆积、飞扬。九、坚持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安全生产。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班与班之间实行手上交接班,交班者必须如实地交待清楚本班安全和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工作面存在的主要隐患和下一班现场注意事项并提出处理建议。不准将本班安全生产隐患无故遗留给下一22班,因特殊情况需要遗留的,必须征得技师同意并妥当处置后方可移交。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矿管理人员和技师管理,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未经现场负责人准许,不得擅自离岗。2、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戴帽制业主和当班技师在班前会上负责点名签到,召开安全戴帽教育会。根据接班所掌握的井下情况,布置好当班安全生产与劳动组织,给上岗作业人员讲清楚本班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安全问题。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工作面作业人员在进入作业区前,班长必须站在安全处用长柄铁器找净工作面浮石伞檐,防止落石伤人,严禁违章蛮干。4、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爆破中,瓦检员或放炮员必须按规定检查瓦斯浓度。班长必须在所有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巷道内布置和撤回专职警戒人员。爆破(警戒)安全距离:煤巷≥90m,拐90。弯≥75m;岩巷或半煤巷≥150m,拐90。弯≥90m。爆破工必须最后一人离开掌头,在发出爆破警号至少等5秒后,方可联线起爆。5、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的检修均由电工负责,其他人严禁替代作业。加强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勤检修勤维护,杜绝电气失爆现象,确保安全供电。6、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学习制工作面作业前,业主、技师、职工和矿管理人员必须学习此规程并签字备查。凡未学习,考试不合格的或未签字者,一律不准入井上岗作业。十、安全技术措施(一)技术规定1、刀柱上山从开切眼开始由里向外沿走向上15m一条,上山一23般沿真倾斜方向布置,遇地质构造时上山按标定中心掘进。2、上山宽2.0m,采用戴帽对顶子支护,柱距×排距=1m×(0.8m+0.8m)。顶板破碎带改为鸭嘴棚支护,中间打三柱,柱排距不变。如上山煤层松软、易片帮时,改为亲口木棚支护用刹杆刹帮顶,上净宽1.6m,下净宽2.0m,上山中高一般为煤层厚度,但煤厚不足0.5m时,强行挑去伪顶,保证上山0.5m过人高度。3、倾角大于30。的上山,在上山断面中间钉隔板,执行人货分离,行人侧宽度不小于0.8m,每15m斜长打一对错拐门(上下门间距3m)。上山内安全大绳底梁杆缺一不可,必须安全可靠。4、上山掘进过程中,每15m斜长掘一条横川与相邻上山相通。位于上山左右两侧相邻位置的上下两横川间隔纯煤柱不小于2m,以防止三角片冒造成棚子失稳倒踏。横川宽1.8m,采用戴帽对顶子支护,柱距1m,排距1m。顶板破碎,煤帮松软时采用人字棚支护并用板皮刹帮顶,棚距1m。5、该煤层采用小刀柱采煤法后退式回采。整个刀柱宽15m,上山宽2.0m,开帮宽度12m,预留煤柱宽3m。6、开采时靠运巷上帮留设喇叭口(即护巷用)煤柱3—4m倾斜长,补送的位于喇叭口中心的下煤垛口宽度及支护与刀柱上山相同。7、刀柱回采时采用戴帽木顶子支护,柱距1m,排距1m,规格Φ≥0.14m。帽子长×宽×厚=0.5m×0.2m×0.05m,顶板破碎时改为鸭嘴棚支护,柱排距不变。(二)安全措施1、上山横川掘送(1)上山严格按给定中心位置拉门。拉门前先在拉门口架好3m长梁抬棚并刹好帮顶。拉门前将拉门口两侧的棚子进行加固。拉门头三架架鸭嘴棚或亲口棚,棚距0.8m,并用板子封好三角。开始拉门时浅打眼(0.8m),少装药(1卷/孔)、放小炮(每次不超过两个炮24眼),进3m后正常进行。横川拉门要求与此相同,但不在门口架抬棚。(2)上山拉门5m后必须系上安全大绳,并随上山向上掘送及时上移。安全大绳的长度不得少于
本文标题:芭14号 采煤作业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