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自辩课件完整WORD版
第一章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前言所谓自然观,通俗的说,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实际上,自然观应该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即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根本观点。自然观部分的讲述,主要包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史,即自然观发展史;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自然观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古代自然观,包括三个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理性形态的自然观。中世纪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的自然观。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又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形态的自然观;现代自然观——仍然在进化的,辩证法形态的自然观。第一节古代东西方各民族自然观的历史演化一、中国古代自然观背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三个阶段:战国到秦汉前(475B.C.--221B.C.):科学技术的许多门类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秦汉到南北朝(221B.C.~A.D.58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实用科学体系;唐、宋朝(618-1276):科技发展达到高峰。中国科学技术曾经一度领先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标志是形成了:四大学科体系:农、医、天、算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与古希腊比较:由定律、定理表现的理论自然科学不如古希腊,而实用科学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实用科学:与技术没有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一)神话自然观——原始自然观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1、神话神话是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用幻想的形式,按照自己的心理与愿望,对自然和社会潜在力量所进行的描摹、解释和传述的故事。神话以表象类比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演化。如列宁所说,这是科学思维的萌芽与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神话大体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创世神话有关万物起源的神话,它主要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诞生、文化发端以及宇宙万物肇始等。它是神话的主体部分,是原始人类早期的自然观。创世神话,大体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就社会形态而言,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后期。3、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最著名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三五历记》4、反映技术斗争的神话故事如“燧人氏”(火的发明)、“伏羲氏”(渔猎与春之神)、“神农氏”(农业与医药之神)等各种具有人性的神;以及“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的改造自然,与自然抗争的技术斗争故事。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伏羲氏引导万民弃穴巢而定屋舍,去生食而择炝食,离裸身而饰兽衣,断杂居而始始嫁娶。伏羲也曾折木为琴,而有音乐;以书契代结绳,而有纪事;纪常行五龙,而有记时。伏羲更观天地万物,画八卦、作河图、绘洛书而通自然、生命之至理。神农氏,就是炎帝。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神话传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后羿为了救百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传说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边玩耍的时候,被海水淹死了。为了复仇,死后便化为一种白嘴红足、花脑袋的小鸟,名曰精卫,常从西山街来木石,发誓将东海填平。5、浑沌神话几乎每个民族创世神话都有“混沌”说法,中国古代的混沌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庄子·应帝王》中的“混沌”: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二)非理性的阴阳、五行和八卦说(巫术自然观)1、阴阳学说阴阳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2、五行学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之,以成百物。”--《尚书·周书·洪范》3、八卦说殷周之际,《易经》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从事理性研究和非理性研究的分野,是汉代以后开始,到宋代才基本以理性思想为主。这种五行、阴阳学说在中国民间特别流行,迄今仍然与民俗文化一起发挥着作用。(三)中国古代(理性)自然观春秋战国(前770-221):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初步奠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发展的情态,正好与古希腊的学术繁荣交相辉映。所谓百家争鸣,主要指:儒、荀、老、庄、墨、道、法、名、阴阳等。最重要的三家:儒、墨、道。1、儒家自然观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周出《易》,开始是卜筮用书。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传说伏羲氏始做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有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前者形成于周,后者旧说孔子(前551-前479)所作,近认为,是战国以来的解易作品汇集。后经过儒家改造,成为儒家自然观的主要依据,是儒家的最高典籍。《易》和儒家的主要观点:★生生之谓易。即交易,变化,改变。★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刚柔者,立本者。★刚柔相推而成变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道家自然观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万物的本原是先天地生的非物质的“道”,看不见,听不着,摸不着的“道”。又被称为“东方神秘主义”。道家的著名思想道家著名思想之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著名思想之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著名思想之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自然观对“天圆地方”的质疑3、气论思想★汉代王充、宋代张载等。★物质起源于气。★无定的、弥漫的物质观。(四)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1)强调关系、变化,自发运动;2)缺乏有形的物质始基思想;3)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生统一或联系;4)理性和非理性杂糅,分野比较晚近;5)后期基本没有大的变革。二、古代西方自然观(一)关于万物起源的神话观古巴比伦神话:秩序战胜浑沌,用浑沌的尸体建造了山川、陆地,混沌的血液成为海洋;古希腊神话:开俄斯(英语中的混沌)生出大地该娅,黑暗和白昼。(二)对本原的理性猜测泰勒斯Thales(约前624~前547)他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是常存的。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前610~前546):世界的本原是“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约前585~前525)气因冷热而向凝聚和稀散两个方向变化,由此便产生了万物。气因冷而凝聚成风,风聚成云,云聚成水,水聚成土,土聚成石,“别的东西都是从这些东西产生出来的”。毕达哥拉斯(约前570~前490)——数即万物。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40~前480)他从直观出发,把整个世界比作一团“活火”,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被列宁誉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留基伯(约前500~前440)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61):原子论原子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第一,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构成各种各样的事物;第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物质微粒,原子最根本的性质就是充实性,没有空隙,不可摧毁,原子在数目上是无限的;第三,原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及位置的不同,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所在;第四,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虚空中向各个方向作急剧而凌乱的直线运动,彼此碰撞形成涡旋,产生万物,原子的离散就是事物消失。(三)理性体系的自然观代表: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1.“四因论”自然观:他认为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皆由于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所决定的。“质料”,就是构成万物的原料;“形式”,是指事物是根据什么而形成的,也就是事物的形式结构;“动力”,是指把质料和形式结合起来的制造者,它是事物“变动的来源”;“目的”,是指事物的归宿,即“一切制造与变动的终极”,“一件事之所以做的缘由”。2.“形式质料说”自然观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两方面构成的,他把“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统称为“形式因”;他认为质料是消极的、被动的、未完成的东西,是可能性;形式因是积极的、能动的、完成了的东西,是现实性。3.“原性说”自然观在万物本原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性质比物质更基本,是属性决定事物。他把火、气、水、土等自然事物归结为热、湿、冷、干四种性质的两两结合的产物。4、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宇宙中心,是不动的,地球外有月、水、金、日、火、木、土星等七层天,第八层是恒星天,第九层是原动力天。(四)古希腊自然观特征1、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2、自然界统一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3、自然界是一个变化不停的过程;4、万物变化有自己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言说的,因而理性色彩较浓厚一些。三、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一)古代中西自然观共同之处1、总体上都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都是从某种浑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2、是有规律的,客观世界有统一性;3、事物普遍联系着;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二)古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古希腊古代中国关于规律的可认识、可言说的性质可言说性强不可言说性强把自然观作为认识自然的框架还是作为社会行为实用基础以认识自然本身的特征更强以为社会服务的特征更强案例:社会中自由与王权的关系在自然观中的反映差别——天文与人文的关系结果在天象的解释方面,天文故事体现了自由城邦的社会性中央集权的社会特征同样反映在天象的解释体系中,中央集权的秩序性特别强自然的始基比较有形,如水,土,原子等。比较抽象:如数比较无形,如气。项目古代中国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五行和阴阳学说上有重要的理论推理,但是没有为了理论而沉湎于抽象的推理,也不具有种类繁多、比较极端的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推理,为了理论而沉湎于抽象的推理;同时有种类繁多的、鼓吹极端的见解辩证法对辩证法中的某些辩论技巧和合法性感兴趣对形式逻辑和对论证的纯抽象分析感兴趣哲学科学风格上的总倾向更重实效,关心可行与可被利更专注于基础性问题,有为了用性,追求圆满、中庸的解释与答案,不大关心基础性的问题,也没有为了理论而追求抽象思维的观念理论而追求抽象思维的观念,追求极端、激进的答案。(三)古代自然观的特点1、力求简单2、认为万物的本原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物质3、整体直观性4、富于想像5、深信和谐6、相信守恒7、合乎常识8、朴素辩证法思想(四)不足之处1、非和谐体系,内部包藏着分裂的种子。2、概括出的自然界的统一的东西只能大体上说明世界,而不能科学地、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的发展。(五)研究方法:观察方法,带有原始性质的实验方法;,初步建立了以演绎为主的逻辑方法体系。第二节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背景:时间: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欧洲进入中世纪,这期间阿拉伯人和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文化
本文标题:自辩课件完整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2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