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中国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构建
广西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1中国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院佘子健【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而民生新闻是新闻传播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有效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对民生新闻的研究,阐释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民生新闻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阐释如何加强民生新闻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运用传播学、公共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等理论知识思考民主新闻向公共新闻进化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民主新闻今后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民生新闻;和谐社会;传播j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and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NewsdisseminationcollegeSHEZi-JianAbstract:Inthecircumstancesof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stheprimarytaskatpresentinChina,j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alsolaunchedaupsurgeofsituation,basedonthestudyofj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andexplainstherelationshipbetween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andconstructingof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Basedonwhichisaboutpeople'slivelihoodlevelofdevelopmentinChinaandtheexistingdrawbacks,explainthefuturedirectionofchange.Secondly,itanalysistheeffectofj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for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icharmonioussociety,andexpoundhow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j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andbuildtheharmonioussociety.Again,withcommunication,publicjournalism,marxismjournalismandsomeothertheoreticalknowledgeasthetheorybasistoanalysisthedevelopmentfromdemocracynewstopublicnewsFinally,throughthecombinitionwiththeactualsituationofourcountry,analysestheproblemswhickshouldbepaidattentiontodemocraticnewsKeywords:journalismforpeople'slivelihoodspreadofharmonioussociety引言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纪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中国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构建2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它的使命与作用也是一切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职责,而民生新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新闻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推手之一,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为着眼点,探讨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讨论民生新闻如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而发展。一、中国民生新闻的新内涵所谓民生就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等问题。中国民生新闻①产生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期,如平面媒体的《晶报》,电视媒体的《南京零距离》,可以说它们是后来民生新闻的范本,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后来才涌现出更多的以民生新闻为主题的报纸栏目或电视节目。民生新闻反映的是百姓身边的事情,内容亲切,所以中国民生新闻自产生以来,不断的发展壮大。以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为例,自1999年创办到今天,正是因为本着贴近生活,反应民生,维护民权的宗旨,得到了受众的共鸣,在短短的10年间获得了多项电视界荣誉。当然目前我们还处在对于民生新闻的探索阶段,但随着这些优秀民生新闻栏目的涌现,民生新闻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的发展,民生新闻有了新的内涵,不再仅仅是一般的关注吃穿住行,更深层是关注整个社会对于民众的重要事件,关注社会保障问题和社会平等分配的问题,建构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不容否认,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须承认,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结构转制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阵痛。特别是在当前,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多方面的诉求突出地表现出来。如事关百姓生计的就医、就学、就业、养老、住房问题,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化的需求问题,对社会安①报道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感。广西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3全的渴望问题,对民主政治的强烈参与问题,特别是对官员腐败的关注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和满足,社会何谈和谐。正因为如此,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社会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切实解决民生问题。”②这不仅需要党和国家实施更多合理的政治方针和更多合理的政策,更需要新闻媒体加大力度关注民生新闻,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只有这样,民生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人民之间才能更加团结,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所以说民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一)民生新闻以民众整个社会生活为主要出发点1、民众的政治生活民生即政治,其一切政治行为的准则就是以人民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就是融合民生,是政治的最根本目标。民主政治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所以,民主政治权力,固然要用在民生上。这就是,民主政治的根基,是在于民生与民主政治的融合,而形成融和、融洽、和谐的社会。民生新闻要关注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反映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监督;特别要建立民众参与民主建设的平台,促进民主政治的形成。2、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没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构建和谐社会也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③可以说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改善民生。当然公平也是分两个方面的,大家付出同样的努力,得不到同样的回报,这是不公平的。那么同样大家付出不同的努力,却得到同样的回报,这也是不公平的。这两者都是人民不能认可的差别。人民认可的差别和不认可的差别不是数字能够显示的。所谓天地之间有杆秤,这杆秤就装在人民心里。社会不可能什么事物都是平等的,那是唯心主义。所以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差别,人民认可的差别就是公平的;反之,不认可的就是不公平的。那么,民生新闻作为反映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及时的体现民情、民声、民心、民意,促进社会②引用自《做好民生新闻建设和谐社会》,《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期③出自《新闻传媒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5571中国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构建4主义的民主政治,就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正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的前提。3、社会民生体系新闻发展到今天,仅仅关注一些邻里纠纷、交通事故等已经不适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那么新闻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的时候就要提升报道所关注的内在层次,具体来说有五个大的层面。(1)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民生的根本。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2)教育问题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根本就是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人民的素质就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仅要改革城市的教育体制,最根本的还要普及农村的义务教育,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养老保险,健全失业的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完备的医疗保险体制。这不仅要在城市大力的开展,在农村也要建立晚上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救助。使人民群众能够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衣食无忧。(4)公平分配问题公平分配是民生的源泉,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使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广西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5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5)和谐、稳定问题和谐、稳定问题是民生的后盾,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各种不和谐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依法打击各种不法行为,扭转社会治安状况,让人民生活和谐、稳定。(二)现实民生新闻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的民生新闻发展虽然短短十多年,但发展很快,为百姓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功不可抹。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缺乏创新精神一些新闻媒体在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上思路不是很开放,往往走进一条固定模式的道路。对一些邻里纠纷,交通事故等问题的报道乐此不彼。如今年2月份,辽宁经济生活频道就连续3条交通事故的新闻和3条暖气水管破裂的新闻,在同一段时间内,报道同一件事,运用同一种题材,连标题都相差无几。这体现的不仅是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上思路的狭窄,也是对自己本身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观众时间的浪费。新闻媒体是人民观察世界的一面镜子,新闻媒体不是仅仅报道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更应该报道社会中的好人好事,突出“真善美”,引导受众向上,这样的民生新闻才是全民的民生新闻。2、新闻价值的缺失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民生活的林林总总,但是并不代表是个事就拿来说,这就会导致新闻价值的严重缺失。如广西有一则电视新闻,说的是柳州有一女子在路边打骂自己丈夫,丈夫始终没有还手,原因是该女子丈夫经常去舞厅找其他女子跳舞。报道中反复出现该女子特写与其丈夫特写。民生新闻就是要关注百姓的生活,以人民为主人公,这是中国新闻发展的一大步,但是如果连这样的新闻都要如此详尽的报道,甚至今天的一些媒体就是被这样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所充斥,笔者认为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的认识有待商榷。3、形式主义盛行现今我国的民生新闻报道大多采取的是现场直播的方式,这种现场的报道几乎所有都是采用电话连线的方式,暂且不说电话连线在传播效果上面的优劣,但说其必要性就值得中国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构建6商榷。一些新闻媒体就是以这个为卖点,邻里纠纷要电话连线、交通事故要电话连线、商场搞活动要电话连线,而且时间都不断,动辄七八分钟,这样的报道方式,其实是对电话连线模式的弱化,新闻媒体本身浪费的了资源,同时受众也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含糊不清,即没有突出新闻价值,也没有有效的抓住受众的眼球,为了形式而形式。二、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的主要功能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民生,社会就不会有安定,就谈不上和谐。民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尊重民权,让民众享有充分的权利,才能体现社会的有和谐,否则是假和谐。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人民的权利,当人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新闻媒体有义务有权利为维护人民利益作出相应的举措。这样的
本文标题:中国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