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让孩子成为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主人”
1让孩子成为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主人”宿迁市湖滨新城晓店中心校吴红梅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的日常工作和学生的日常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学生的考勤、卫生、纪律、课间活动、升旗、三操、自行车摆放等,是保证学校秩序优良、环境洁美、风气纯正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也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最琐碎的工作。其工作的内容既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的众多环节,又关系到学生每天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但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在常规管理工作中所实施的还是以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往往想到的只是如何建设好一支团结合作的校级领导班子,发挥每个领导的作用,以及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让全体教职工都成为学校的主人,使学校的工作开展得更好,是一种以教师为本、以预防为主、以细为特点的“保姆式”管理模式,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被繁重的管理工作羁绊着,不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限制了教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能力。同时,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学生也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学生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正是由于缺少学生的参与,所以我们们学校的常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校常规管理中亦是如此。因此,改革学校管理模式,拓宽学生自主管理空间,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既全面发展又有独特专长的优秀人才已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在学校管理中,创新管理模式及创新评价体系,适当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以及检查和评价当中,又能使老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真可谓“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学生参与常规管理,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亦有很大的帮助:一是使学生更加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的进退与学校的兴衰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自觉、积极地参与学校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各项活动,“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也就自然能成为2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二是使学生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当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们就会自觉地产生出一种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对自己的未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自律地做人,更自觉、勤奋地学习,努力成为新世纪社会高层次的人才。三是使学生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学校的管理。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特点,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经历着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对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优缺点看的最明显。如果我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改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有较大的进步,办学水平就一定能有明显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空间,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操作方式和评价体系,努力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搭建平台,使孩子成为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主人”。一、改变管理模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管理平台1、组建自主的管理网络。我们一改传统的教师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学生为主的管理网络,给学生提供自主管理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管理。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的完全脱离学校、脱离教师的管理,而是学校管理网络中的一支管理脉络,是以分管校长室牵头、政教处具体组织实施、年级组长和值周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组进行自主管理的一种模式。学生自主管理的最小单位是教育教学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实行块状划分,各班学生以自荐、推选、竞争等方式择优推选出各小组的自主管理小组长,班主任负责指导。每个小组成员本着“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积极并入学生自主管理网络,并自觉接受自主管理的监督。2、建立和谐的管理体制。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及大教育观的要求,需要我们建立教育管理的和谐机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校内与校外,知识学习与身心发展等,要求我们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之间建立起一个和谐的机制,让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和谐与统一。为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应建立许多制度,如违规学生谈话制、管理失误纠正制;设立校长信箱和建立家长学校,鼓励学生进言献策;同时加强对管理组的培训和引导,出现矛盾时,指导教师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各管理组的学生达成相互平等、相互理3解、相互尊重的共识。3、教师成为“导师”。在以前的管理体系中,教师的作用居于主要,而在现在的管理体系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导师”,既要让“风筝”飞得高,又不能让“风筝”失控摔跟斗。因此,要建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责任制,由指导教师对组建学生自主管理组、确定组长、管理分工、组织学习或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及考评标准等进行全程的有效指导;同时,对管理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管,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质量,接受学生的咨询等,从而避免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者教条死板、责任心不强或原则性不强等问题。二、革新操作模式——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己的管理网络建好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管理?我认为在操作上应全方位地采取由学生自已定规章、自已建队伍、自已定考评标准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事务自己管理的目的。1、自已定规章。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有关学习生活纪律管理条例等作为学生自制规章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并以此来规范自主管理制度,在关键环节加强组织和指导,使自制规章得以顺利进行。做好规章自定的宣传,使学生明白自主管理规章制度是以他们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一项切实可行的举措,从而得到全体学生的支持;在程序上,先是由各组组织学生讨论,收集制定自主管理规章制度的相关意见或建议,交给指导教师,再由指导教师交到学校;各班推荐学生代表,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讨论和制定初稿,然后由学校讨论通过后向全体学生公布。2、自已建队伍。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说明成立检查组的事由,提出人数、职位、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每个管理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学生在指导教师处报名竞聘,指导教师组织竞聘活动,挑选管理人员,组成管理组,并进行短期培训。管理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内部协商确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及任务,由学校公布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班务管理方面,各班应分别成立班委会、团委会和学科管理组。以事设岗,竞争上岗,生生有岗,责任到人,定期轮换。按照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全校应参与各种事务管理的学生将占总人数的70%左右,这就把学校管理的自主权真正交给了学生,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管理。43、自已定考评标准。管理与考评紧密相连,考评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成立管理组,以评比标准为主要依据进行管理。每个管理组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现实问题制定一份可操作的量化考核评比标准。校级管理组考评到班,班委考评到各小组,小组考评到学生个人。由学校组织学生制定先进班级、文明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宿舍,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各类先进分子等各种考评载体和具体的考评标准。4、自已管事务。在处理相关事务时,管理组成员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和评价标准每天分时段对学习、生活事务进行检查评比,做好详细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将情况通报给相关的班级和值周教师。一周工作结束后,学生在值周教师的指导下分好、不足、建议三方面写好总结,在晨会上公布。三、指导、培训、激励——提高自主管理成效1、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对于学生的自主管理,我们要充分放手让他们去做,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这是有效发挥其作用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在学生干部上岗履职之前,要先由主管老师对他们进行相关内容的指导和培训,如对各班同学的仪表、卫生、自行车摆放等如何检查,如何打分,发现问题如何处理,如何通过适当的渠道向班级反馈等都要一一进行指导,对他们不但要进行具体工作方法的技术性指导,还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以及公平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的教育。一次培训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要边实践、边总结、边指导。2.多样化的评价。现代管理学原理和校园常规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已充分证明:完善的工作制度就是管理的目的、要求和指令;严密的组织网络就是使这些目的得以实现、指令得以落实的执行系统。在一日常规的过程管理中,必须要落实“指令—执行—反馈—总评”这一管理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要重视最后的两个环节。只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公正系统的评估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基层工作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懈怠和松劲思想,保证常规管理水平的不折不扣、精益求精。在学生自主常规管理过程中,评价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而且,针对小学的特点,评价的方式还应多样化,如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各班5受表彰人员和学生干部的确定,都通过述职、演讲和公开投票的方式进行;教师汇总相关情况做出综合性评价。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和加强自我管理意识。我校在对各项常规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时,一直坚持定期的总结性评估和平时的过程性评估相结合的做法。总结性的评估侧重衡量阶段性管理效果,基本上以星期、月份、学期和年度等四种时段为评估单位;过程性评估则侧重衡量当时当日的常规项目管理效果。3.表彰项目多角度。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多一个人才。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应当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办法,改变以考试成绩“一卷定音”的单一评价方式,采取学习成绩评价和特长展示评价相结合,让所有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技能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除设立“三好学生”奖外,可设立多种荣誉奖,对学习成绩及日常表现在一定标准上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大部分学生在愉悦、积极的氛围中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表彰来源要有多个渠道,受表彰学生可以通过四个渠道产生:一是各班按一定的比例民主选举,按表彰项目写出先进事迹简介;二是由管理小组或指导教师推荐,报简要先进事迹材料;三是校外相关人士推荐,简述理由;四是学生自己申请,交申请书并陈述理由。四、营造校园文化——给学生创造展示机会。在校园文化方面,积极营造注重“平等、人性、实效”,正视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文化引领”、“德育为主”、“实践锻炼”等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1、德育为主。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导,以“评文明班级,争流动红旗”活动等来培育德育文化。注重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流动红旗来搭建学生学习、纪律、生活、卫生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等自主管理大平台,并确保其长期性,实效性,全员性,互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量化考核,在全校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载体来营造德育文化的良好氛围,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学雷锋活动、观看优秀教育影片并写观后感、校内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6的文明程度,使学生以班级、学校的荣誉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文明守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实践锻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一是建文化长廊。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月月有主题,期期有新意”为目标,建立文化宣传长廊,由各班学生自行编写定期出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特长。二是以文化活动为平台造就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如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召开朗读比赛、主题文艺晚会,进行精彩的手抄报评比和集体舞表演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拼搏、文明竞赛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特长活动。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成立晓小文学社,创办校刊《晓小风景线》,成立美术音乐兴趣小组、数学、电脑竞赛小组等。通过这些特长活动,使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主探求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拓展出更大的学习空间,并在体验式的动手活动中学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
本文标题:让孩子成为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主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