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孔明的家庭背景‥‥‥‥‥‥‥P.1连弩‥‥‥‥‥‥‥‥P.11少年孔明‥‥‥‥‥‥‥‥‥‥P.2木牛流马‥‥‥‥‥‥P.12广交贤士‥‥‥‥‥‥‥‥‥‥P.3八阵图‥‥‥‥‥‥‥P.13隆中对‥‥‥‥‥‥‥‥‥‥‥P.4相集‥‥‥‥‥‥‥‥P.14建基立业‥‥‥‥‥‥‥‥‥‥P.5评伦‥‥‥‥‥‥‥‥P.15刘备托孤‥‥‥‥‥‥‥‥‥‥P.6再联吴平南蛮‥‥‥‥‥‥‥P.7第一次北伐‥‥‥‥‥‥‥‥‥P.8再度北伐‥‥‥‥‥‥‥‥‥‥P.9五丈原之战──孔明之死‥‥‥P.10诸葛亮是汉司录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诸葛丰后代。其父亲诸葛硅为东汉末年任泰山郡丞。。其父与母亲章氏共生了五个儿女,长子谨、两女、次子亮及幼子均。由于诸葛亮的父母皆早丧,所以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教育,其兄诸葛谨则与继母赴江东。P.1诸葛亮(西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9岁时,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12岁时其父亲诸葛珪亦去世。13岁时曹操攻打徐州,屠杀了几十万人民,令孔明留下极深的印象。15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17岁叔父病故,哥哥到了孙权帐下工作,两位姊姊又出嫁了,所以其后他与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过著清静的农耕生活。P.2诸葛亮到襄阳后求学于城南的学业堂。在学堂先后结识了徐元直、石广元和孟公威等人,为友甚密,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其后又认识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和中庐县的司马徽、蒯良、蒯越等人,令自己的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他勤读书,广交游,自比管仲、乐毅,等待一个值得自己为他鞠躬尽瘁的贤主。P.3到他二十七岁时机会终于来了,经过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刘备建立地位的方法,提出了佔据荆州、益州,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P.428岁时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34岁时,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其后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41岁时,诸葛亮说服了刘备于西蜀自立为汉中王,建立蜀国称帝,他则被任为丞相。P.5蜀建兴元年(223)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託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助,便给以辅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但他却全无私心。P.6諸葛亮執政後,調整巴蜀內政,穩定因劉備戰敗而混亂的人心。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令吳與魏斷絕關係。而經過兩年調養,諸葛亮上書後主,決心平定南中叛亂。建興三年(225)春,諸葛亮率大軍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戰爭中,諸葛亮對叛軍首領孟獲採用攻心戰術,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穩定南部四郡,同時改善民族關係。當時諸葛亮45歲。P.7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隴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當即降蜀。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谷(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分行丞相之職。。P.8建興六年(228)冬,魏軍三路攻吳,關中空虛。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伐。蜀軍此次出大散關,圍攻陳倉二十餘日不下,糧盡而退。建興七年(229),諸葛亮第三次率軍北伐。蜀軍西向,取魏武都、陰平二郡而回。諸葛亮復任丞相。建興9年(231),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命李嚴在漢中負責後勤供應,李嚴未及時籌集到糧草,便寫信給諸葛亮說皇上命令退兵。他又欺騙朝廷說此次退兵是為了誘敵。當諸葛亮回來後,他又故作驚問:「軍糧已經夠用,為何突然退兵?」諸葛亮在上朝時拿出李嚴的書信為據,與許多將士一道簽名上表,彈劾李嚴,將他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其後攻祁山,破司馬仲達,大敗魏將張闔。P.9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軍出斜谷,據五丈原。此次出兵,事先與東吳約好同時攻魏。但東吳遲遲不發兵,迄至五月,孫權才派陸遜、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進攻襄陽,孫權自己則率大軍圍合肥、新城。對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敗東吳。他親率水軍東征,讓西守的司馬懿堅守不戰,讓蜀軍糧盡自退。但當孫權得知魏主的意圖後,認為己方成了主戰場,吃了虧,即令全線撤軍。在西線。諸葛亮鑑於以往的教訓,分兵屯田,打算久駐。這年八月,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於前線,時年五十四歲。蜀軍全線撤軍。諸葛亮在生前留下遺囑:「葬於漢中定軍山,就在山坡中挖一個墳,墳坑可裝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隨葬器物。」後被追諡為[忠武侯]。P.10八陣圖的運用必須配合連弩,即敵人衝入陣內之後,近則短兵相接,遠則靠威力強大的連弩。連弩是一種可以連續發射的弓箭,諸葛亮在前人基礎上加以改進,一次最多可以發十枝。近年在成都郫縣出土了一個銅製弩機,是根據諸葛亮的遺製所造,需要七八名連弩士方能發射。P.11諸葛亮由漢中北伐曹魏,必須越過層巒疊嶂,運輸糧食有很大的困難。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對舊式車輛進行了改進,稱之爲“木牛流馬”。現存的《諸葛亮集》有“作木牛流馬法”,說“木牛”載一年的糧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馬”有方囊二個,每個可以裝米二斛三斗。可見“木牛”、“流馬”的裝載量比肩挑背負要多,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行走。有的小說把“木牛”“流馬”說得神乎其技,其實“木牛”即有前轅的小車,“流馬”類似後世的獨輪車,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動。P.12八陣圖只是古代作戰時的一種陣法,在戰國時已經出現,山東臨沂縣出土的《孫臏兵法》中就有《八陣篇》的殘簡。因爲蜀國多崇山峻嶺,軍隊以步兵爲主,習慣於山林作戰,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難與魏國的騎兵抗衡。諸葛亮爲了提高蜀軍的戰鬥力,對古代的“八陣”進行了改進,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八陣圖。八陣圖縱橫各爲八行,用輜車作爲主要掩體,以鼓聲和旗幟等作爲指揮訊號,可以演變出許多陣法。__P.13P.14諸葛亮——一個智慧超群,足智多謀的人。他的半生為蜀國獻良策、解困憂,他的忠心亦令劉備對他信任有加,劉備臨終託孤希望他能協助後主劉禪復興漢室,另外,從他對選妻的取向可見他較著重人的內涵,而不是太著重人的外表。除了他的品格和智謀外,他對蜀國的忠誠亦是他被後人敬仰的原因。P.15
本文标题:诸葛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