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1)最新
我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叫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考:1、市场经济是否只适用于资本主义?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看法的误区何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忆一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2.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Why:社会主义本质;分配原则3.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Why:利益的一致性;国有经济控制命脉;集中力量办大事各领风骚看“公有”2010年中国十大空调品牌排行榜1格力(中国名牌)性质:国有控股企业2美的(中国名牌)性质:民营企业3海尔(世界名牌)性质:集体企业4志高(中国名牌)性质:国有企业5海信=科龙(中国名牌)性质:国有企业探究活动: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什么样的经济制度?2.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特征一: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在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都采用了各种手段来“救市”。现如今两年过去了,各国的情况如何呢?如今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2010年达到了10.3%,接近40万亿,相比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经济增速加快了1.1个百分点,缓解了广大民众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两年后的今天,美国的就业形势仍未见好转,约有1500万名失业者在苦苦地寻找工作。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仅为1.6%,经济复苏乏力。进入2010年以来,从迪拜到希腊,从英国到美国,欧美核心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巨额政府赤字,就像慢性发展的恶性“肿瘤”,侵蚀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使经济复苏更是雪上加霜,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思考:通过对比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其他国家政府救市的不同效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特征三: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二)加强宏观调控1、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3、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食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棉花掌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团购族海豚族特搜族抠抠族探究活动: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2、怎么办?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弊端的后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回顾:(二)加强宏观调控1.Why: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坚持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What: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体、客体、措施)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调节不行,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把市场调节(无形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结合起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说一说: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的?探究活动:你觉得政府应该怎样抑制物价?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3、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4、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和反价格垄断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5、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3.How: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税收、货币)--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A.经济立法+B.经济司法)--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注意区分: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1、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用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主要涉及国家产业结构平衡和地区发展平衡问题。国家适当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控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销售价格的上涨,就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后者主要用于解决市场秩序的正常运作问题。如公共交通、通信的收费批准,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更改。2、特点不同:前者不具有强制性,只具有引导性、间接性特点;后者具有强制性、直接性、迅速性特点。3、地位不同:前者为主,后者为辅。(1)是什么?含义: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为什么?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的要求(3)怎样做?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小结:国家的宏观调控比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1)联系:市场调节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相互补充。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第一位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就我国而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2)区别:名称市场调节宏观调控调节手段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优势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混乱、收入差距拉大等不良后果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含义和主要目标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手段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内在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调【误区点拨】•(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同步富裕。(5)市场调节不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共同富裕需要
本文标题: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1)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