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琐忆唐弢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写作背景本文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作者简介唐弢(Tao),(l913—1991)原名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浙江镇海人,学者、散文家。初中时家贫辍学,入上海邮局作拣信生,开始业余写作。1933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后结识鲁迅。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化运动,参加初版《鲁迅全集》编校。作者简介新中国成立后,致力鲁迅著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坚持杂文、散文创作,历任复旦大学、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等。195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者简介所著杂文思想、艺术均深受鲁迅影响,针砭时弊,议论激烈,有时也含抒情,意味隽永,社会性、知识性、文艺性兼顾,先后出版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短长书》、《唐弢杂文选》等,散文随笔集《落帆集》、《晦庵书话》等,论文集《向鲁迅学习》、《鲁迅的美学思想》、《海山论集》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另辑有《鲁迅全集补遗续编》。思考问题一“全文以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为纲,写了七件看似细小、琐碎的事情”。请大家把这“七件事”找出来,并用最简要的话概括。琐忆“七件事”1、“代人挨骂”——鲁迅的“平易近人”;2、“自夸国大”——鲁迅“循循善诱”教育青年;3、“自惭形秽”——鲁迅“循循善诱”鼓励青年;4、“补靴和进化论”——鲁迅对青年的“尽心竭力”;5、“攀附阔佬”——显示鲁迅“讽刺的威力”;6、“男女同泳”——显示鲁迅“反击的智慧”;7、“官批本”——显示鲁迅的“远见卓识。思考问题二文章的“七件事”内容是否很散乱?可不可以分类?依据是什么?七件事之间的关系1、“代人挨骂”2、“自夸国大”3、“自惭形秽”4、“补靴和进化论”——“俯首甘为孺子牛”5、“攀附阔佬”6、“男女同泳”7、“官批本”——“横眉冷对千夫指”——琐而不乱(爱)(憎)爱憎分明总纲思考问题三文章采用以下哪种结构方式?1、“总—分”式2、“分—总”式3、“总—分—总”式答案:“总—分—总”式文章结构:总—分—总“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总纲“如果把这段话看用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我热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分写(过渡)总结思考问题四文章主要采用以下哪些方法描写鲁迅先生?1、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行动描写4、心理描写答案: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一、下列语句中主要采用哪种修辞手法,句中红色词的意思是什么?1、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2、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和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3、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答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狮子:强大的国家猪羊:弱小的国家小溪:青年烂泥塘:夸夸其谈的学者猴子、虫豸:思想变坏甚至走上反革命道路的青年幽默的智慧讽刺的威力人物描写——语言描写二、第19段中“攀附阔佬”、“禁止同泳”两部分表现了什么意思?攀附阔佬:表现了国民政府依赖美国的奴颜媚骨,以耻为荣,丧失国格。禁止同泳:表现了国民政府伪道学的丑态、自欺欺人。幽默的智慧讽刺的威力人物描写——肖像描写一、“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现人物思想精神方面有何作用?运用移就和象征的手法,借头发的形象,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诗歌欣赏:鲁迅肖像(司光策风)短发如锉刀打磨着坎坷的人间额骨是金刚哪怕你明枪和暗箭从淬火的眼里抽出浓眉如剑寒光到处真伪毕现于是我们认识了蝙蝠——于兽中称鸟鸟中称兽的阴险诗歌欣赏:鲁迅肖像(司光策风)长鼻挺起了孔孟的脊梁聚焦着近代希望的光线只要瞻仰一次您的挺拔软泥就站成一把杀敌的宝剑浓须奉献了森林的浩瀚童年的风筝载来野草的新鲜阿Q润土孔乙已和祥林嫂打闹着从故乡的百草园唱到咸亨酒店诗歌欣赏:鲁迅肖像(司光策风)双唇紧闭——一部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经典在火山爆发前的死寂里第一个预警了不再沉默的《呐喊》手中夹着的哪是香烟分明是心血作火把高燃从浓黑的迷津处引我们去黎明的彼岸(1989重庆2006年1月改写)人物描写——神态、举止描写二、下面两处描写对表现鲁迅先生精神有何作用?1、“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17节)2、“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24节)第17节:表现鲁迅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青年的深切希望。第24节:逼真地写出鲁迅在敌人面前居高临下、从容不迫,对敌人极端蔑视和憎恨。本文的特点一、选材小中见大,真切动人伟人的生活并不总是每时每刻都见刀光剑影,都是振臂高呼,而是极为丰富的。在重大斗争中有日常的生活琐事,而斗争又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人的思想、性格、情操,在这类日常生活中会得到自然的流露。《琐忆》写的都是些小事,记的都是零碎的小片断,诸如打比方、说笑话、讲故事、发议论,正是这件件琐事,展现了鲁迅崇高的品格。这样写,既嬉笑怒骂,情态逼真,又富有生活情趣,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亲聆教诲之感。本文的特点二、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本文采用这种结构,打断了时间的连续,打破了空间的连结,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纲,把和鲁迅交往中的几件“琐事”,按事件的性质,分别归人“俯首”、“横眉”两部分。文章开始总提两句诗,中间以“俯首”总上、以“横眉”启下,最后以“我”想站在鲁迅先生面前呼喊作结,从总到分,由分到合,首尾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密,章法严谨。课后练习第三题1.C2.D3.A课后练习第四题1.两句诗是对鲁迅先生人格的最好概括。2.从作者所仰慕的伟大作家来说,鲁迅的人格是高尚的,这样的作家应该是平易近人的,因而,“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由于作者所写的文章,鲁迅曾替自己挨了骂,又对鲁迅的“厉害”早有耳闻,于是预料见了他肯定会挨他一顿责备;但见了他之后并非如此,所以“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表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3.这是一处肖像描写,运用移就和象征的手法,借头发的形象,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课后练习第四题4.鲁迅用猴子和猪羊的比喻教育青年,希望青年认清现实,不要一味夸耀中国的地大物博,而要设法使中国政治清明,早日强大起来,表现出鲁迅关心祖国命运和对青年的循循善诱。5.“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对广大青年的真诚关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他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广大青年引向革命的正路,而尽量不让他们落伍与沉沦。课后练习第四题6、“我想大声呼喊。”把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对导师那种难以抑制的感激和崇敬之情,酣畅地倾诉给读者。“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这句话既形象地显示出鲁迅精神品质的巨大感染力,也是两句名诗的真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后练习第五题1.①“造谣毁谤”指的是鲁迅写过很多进步文章,由此而遭到的人身攻击,如“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等诬陷之词。“真相”指的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和平易近人的风格。②采用引用的修辞手法。课后练习第五题2.①“居高临下”,原意是占据高处,俯临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此处用以比喻鲁迅先生思想深刻,目光锐利,高瞻远瞩。②主干: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有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③表示后面的话是对前面内容的说明解释,即“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是对“居高临下”的解释。课外作业一、背诵《自嘲》诗二、熟记下列词语(音、形、义):睚眦必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惴惴不安、不期而遇、自惭浅薄、游刃有余、独抒新见、满城风雨、淆乱乾坤、如坐春风、虫豸、晤见、溥仪、梦魇、犀利、攀附三、3、课外阅读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我的同班》、《才子赵树理》四、预习:《海洋与生命》
本文标题:琐忆(精品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