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5章 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必修二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考点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有所不同,大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①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在沿岸渡口,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常形成城市;城市一般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②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车站是人流量很大的中心和货运转运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沿河单一扩展的形式。•(2)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发展•①交通不发达时,城市只能是集中式的团块状。•②交通发展以后,呈现更分散的形态。•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1)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扩展成星状。•(2)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使扬州、济宁等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例1例1•(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①。•②。•(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河流街区面积明显扩大•此题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株洲城区发展变化的相关信息,理解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第(1)题,读图分析,株洲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河流。第(2)题,现在的街区分布与1949年以前相比,一方面面积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第(3)题,株洲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河流。现在的街区分布面积规模有较大扩展,城市具有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湘黔线等干线的建设,株洲街区沿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答案:(1)河流(2)①街区面积明显扩大②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着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规律技巧总结】城市的区位与交通关系密切,在交通干线交会处,通常容易形成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变迁。•下图为某省轮廓图,判断:变式训练1变式训练1变式训练1•(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分布,说明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2)图中的省会城市是,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等铁路与(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铁路交通兰州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包兰线黄河•解答本题先要根据轮廓图判定出甘肃,会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城市与交通的关系,再结合原有对甘肃相关知识的了解来做出判断。•考点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商业网点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而交通线的变化会引起商业网点的变化,如沿铁路线兴起许多商业城市(京广线沿线的石家庄、郑州、株洲等;上海地铁线沿线兴起许多商业中心)。•(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这是因为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所以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3)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如上海、北京等。•(4)对集镇发展的影响: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读“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例2例2•(1)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形成的原因是•。•(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原因•是。闭塞,商品流通困难,商业网很难延伸到那里小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交通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出现商业网点山区和平原自然条件的不同,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同,从而产生了地域分工,导致•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商业网点的发育程度也较低;而平原地区交通发达,运输方式多样,人口密度大,商品流通快,商业网点发育程度高,密度也较大。•答案:(1)山区和平原自然条件的不同,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同,从而产生了地域分工,导致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出现商业网点。•(2)小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困难,商业网很难延伸到那里。•【规律技巧总结】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的山区,其商业网点密度较小。•(2009·广东省江门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部分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变式训练2变式训练2变式训练2•(1)乡村商业点的特点:规模,密度。•(2)图中杂货部的布局符合商业点布局的什么原则?。•(3)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部A与杂货部B,经营规模可能大一些的是,理由是.•。小小交通最优AA地客货流量大,B地的客货流量较小(只相当于A地的一部分)•(1)该地具有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2)A、B两杂货部均位于岔路口,交通便利,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3)从箭头所指的客货流来看,A地的流动量大于B,所以A的商业规模比B大。
本文标题: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5章 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