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课--神奇的货币
看书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商品的含义?2、看p4虚线内材料,你能归纳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吗?3、商品和货币是同时出现的吗?探究一:什么是商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衣服、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问题一: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商品首先是劳动产品小明家去年小麦收获了一万斤,自家消费了4000斤,卖了6000斤。小明家消费4000斤小麦是不是商品?为什么?小明家的口粮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经过买卖过程,即交换环节,因此不是商品。商品其次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的(生产的目的)同学生日快到了,小李同学在天利园买了一个花篮,送给了同学。这个花篮是不是商品呢?小李在商店买时是商品,买来以后作为礼物送给同学时就不是商品了。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正在或等待交换(买卖)交换前,交换中,交换后,等待交换,货架上的商品商品处于买卖过程中商品退出买卖过程成为消费品商品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而是消费品或待消费品思考:商品有什么基本属性商品------是正在或等待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价值空气、阳光书店里卖的书籍中国政府对美国灾区人民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援助居民使用的自来水医院里的各种药品未经开采的矿泉水百货店里尚未卖出的物品下列属于商品的是:1、泉水在开发之前不是商品,开发之后,当作矿泉水出售,则成为商品。在这里,开发之后的矿泉水之所以是商品,是因为:A、它能满足人们对水的需要B、泉水开发后,成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出现了销售泉水的商贩D、人们不能随意从自然界中得到泉水B小结:一、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理解:构成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②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①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一定不是商品。“用于交换”表示一种目的,强调的是一种买卖过程,包括交换前和交换中,交换完成之后,则不是商品,而是消费品或待消费品。注意:有些东西不是商品,但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如土地、股票等。作为收藏品的股票和债券是商品补充: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物品劳动产品商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②、价值:一、商品的基本属性①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统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①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实际商品的质量、品牌等——商品的使用价值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在购买商品时,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来考察,要追求“物美价廉”。树立质量意识、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对消费者---对生产者--启示:第一,废品相对于其原有性能,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从这种意义上看,废品不是商品。第二,许多废品可以卖给收购站,仍可用于交换,这是因为废品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使用价值。从此意义上看,它还是商品,但已不是原有性能的商品。废品是不是商品?•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探究二:货币的产生1.要让他们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2.你能设想出让交换变得方便的办法吗?货币的本质、职能1、一般等价物含义?充当它的商品是固定的吗2、金银为何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异同?4、货币出现后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有何特点?8、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货币发挥流通手段时有何特点商品交换是不断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偶然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牛奶盐红珍珠矛咖啡二、扩大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牛奶盐相互需要对方的商品矛咖啡红珍珠咩咩咩,喜羊羊“一般等价物”耶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并能与市场上的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三、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问题一:体积大,价值小,不易分割、保存、携带等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牛、羊、布帛、粮.盐.贝壳等问题二:不固定,不统一,随时、空的变化而不同货币诞生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为何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你能归纳出货币的含义吗四、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1、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③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一般等价物(1)一般等价物的含义它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2)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两步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3)理解A、一般等价物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B、作为等价物,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当交换的媒介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C、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的。D、只有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才标志着货币的正式产生。3、货币的本质(1)金银作为货币材料的优点:(2)货币的含义:(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理解: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①.货币是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的商品.②.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又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②.货币是金银,但又和普通金银不同,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这时的金银才成为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物物交换商品——商品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小结:货币的产生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1、货币职能的含义: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原因: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③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2)流通手段①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②商品流通的含义:其公式为:商品(W)----货币(G)-----商品(W)③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A、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用。----(商品交换的媒介)B、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货币。货币的其他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基本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应为足值金属货币)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特别提示】货币具有价值,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但是货币并不非衡量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其他有价值的商品,也可以成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因素。【规律方法】判断货币在执行哪一个职能(2)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1)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职能均需要现实的货币。想要一个iPad,商场标价3359元狠心买下这个iPad,全额付款买下这个iPad,分期付款没有买下这个iPad,把钱存起来用美元买下这个iPa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011年6月25日,李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5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2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及利息8万元。其中8万元利息、55万元房价、25万元首付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A、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重庆2008)材料中提到的“十万法郎”是①房子的价格②房子的价值③房子的交换价值④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1、纸币含义、发行权、发行规律(结合P7上)及违背规律将会产生什么经济现象?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产生原因、表现、3、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及发行多少纸币、规定纸币面值?也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吗?(1)纸币的产生纸币的产生过程: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金块的形式流通的。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金银条块(足值)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2)优点制造成本低;防止贵金属流失;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四、纸币(3)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③、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②、国家对纸币的发行是“三有权”(有权发行、有权决定发行量、有权决定面值)、“一无权”(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①、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人民币就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④、国家发行的纪念币的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纪念币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纪念币的价格是变化的。纪念钞是纸币,本身无价值。(4)纸币的职能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但通常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在现行的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手段职能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5)纸币的发行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商品价格总额材料:对比现在和过去我国的货币发行量: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货币流通量为4万亿人民币左右,而上世纪60年我国货币流通量大约为100亿元人民币。体会一下影响货币发行量的因素。货币流通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2012·海南高考)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据此回答4~5题。4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A.0.5次/年B.1次/年C.2次/年D.3次/年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因此30万亿/15万亿=2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5)纸币的发行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
本文标题:第1课--神奇的货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5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