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序言1996年—2010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提前实现第二个经济翻番,缩小与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距,稳定解决群众温饱,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关键时期。制定好未来1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实现富民兴黔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纲要》力求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体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纲要》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重点放在“九五”计划,同时着眼于下世纪初的发展很好地衔接,以保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连续性。一、“八五”计划完成情况“八五”期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八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八五”计划所提出的各项主要任务,绝大部分已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实力继续增强。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36.4亿元,完成了预定计划,比1990年增长53.3%,“八五”期间年均增长8.9%,比“七五”高2.2个百分点。“八五”期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2%。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2亿元,比“七五”期间增长1.5倍。其中基建投资完成223亿元,技改投资完成126亿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948.85万吨,比1990年增加227.85万吨;油菜籽53.13万吨,增加12.65万吨;烤烟33.53万吨,增加4.87万吨;肉类总产量105.7万吨,增加31.3万吨;原煤5472万吨,增加1777万吨;发电量231.6亿千瓦时,增加127.7亿千瓦时;水泥468万吨,增加19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31万吨,增加18.5万吨;化学肥料(折纯)61万吨,增加14.3万吨;机制及纸板12.38万吨,增加6.17万吨;钢材49.4万吨,增加24万吨;数字程控交换机45万线,增加近一倍;卷烟204.`5万箱,与1990年大体相当,产品档次和单箱税利有较大幅度提高。2、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八五”期间,农村改革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搞活土地使用权,加快了土地资源开发;推广各种形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转机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2家企业开展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按照《公司法》要求,组建了一批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流通体制改革得到加强,完善了粮食、化肥等重要商品的购销体制。积极培育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通过财税、金融、外汇、投资、计划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体系;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也取得了成效。3、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到1995年,与我省建立经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到100个左右,进出口总额达到6.3亿美元,年均增长23.8%,为计划的131.3%。其中出口总额4.3亿美元,年均增长23%,提前两年完成“八五”计划。出口商品结构有所调整,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利用外资逐步增加,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比“七五”增加2.3倍,为计划的116%。三资企业已发展到997家。外商投资领域已由工业和服务业向农业、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延伸。进一步加强了省内外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吸引省外社会资金16.57亿元。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有重大成就。“八五”期间,重点加强了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基础工业建设的步伐。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有盘县电厂(一期)、普定水电站、贵阳电厂扩建、贵州铝厂技改、瓮福磷矿、江界河大桥、水城水泥厂扩建、茅台酒厂扩建以及三条干线光缆等;开工建设的有贵遵公路、南昆铁路、龙油堡机场、火铺煤矿、大湾煤矿、大河边煤矿、大洞口煤矿等。新增的生产能力主要有:发电装机197万千瓦,国有矿山原煤138万吨,电解铝8万吨,磷矿石250万吨,卷烟72万箱,中级酒3.57万吨,轻型汽车5万辆,程控电话50万门。建设公路1591公里,增加城镇日供水能力26万吨。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5万亩,水浇地52万亩,坡土改梯土295万亩。5、科教兴黔迈出新步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八五”期间,科技攻关、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推广、重点技术开发等有了较大进展,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34项。科技进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左右。科技攻关计划、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以及科技扶贫、智力支边都取得较好成效。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结构得到调整和改善。加强了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比199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省有74个县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五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30万人,文盲率下降9.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优化了内部结构。现在全省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床位、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00多个。新闻出版、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就。6、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实施扶贫攻坚两年来,有211万贫困人口越过了温饱线。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7元,实现年均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3427元,实际年均增长8.1%。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住房面积达到人均15.9平方米,城镇达到7.2平方米。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16.6‰降到1995年的14.26‰,1995年末全省人口为3508万人,低于控制目标。“八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不高,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农业基础脆弱,生产水平低下,农村贫困面大;国有企业改革仍较缓慢,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财政比较单薄,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级财政尤为困难;利用外资规模小,银行信贷资金自给能力弱,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八五”后期物价涨幅较大,给一些企业的生产和群众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难;在经济和社会生产中,腐败现象有所滋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面临不少新的问题。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奋斗目标(一)未来15年面临的环境和发展条件未来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这是我省继续前进、发展壮大的基础。同时,我省还面临一些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这就是:1、国家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包括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的力度;鼓励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等等。2、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将得到缓解。1997年,南昆铁路、贵遵高等级公路将建成通车,贵阳龙洞堡机场将建成通航。“九五”期间还将建设株州至六盘水铁路复线、四川内江(经六盘水)至昆明铁路、以及连接贵昆线和南昆线的六盘至柏果铁路,建设贵阳至新寨高等级公路。2000年前后,我省公路、铁路运力将大幅度增加,能源原材料工业长期以来“以运定产”的被动局面将逐步转变为“以运保产”,从而大大促进我省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3、我省资源丰富,与东部地区有很强的的互补性。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我省资源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强。在充分认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正确分析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是:人多地少,耕地基本没有后备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普遍较差;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差,致使财政自我积累的能力和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弱;基础设施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人口增长仍处于高峰期,就业矛盾日趋突出;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任务艰巨。(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今后1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深入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抓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创造条件加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步伐,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艰苦创业,狠抓落实,推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黔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两个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开发四大资源(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突出四个重点(轻工业、机械电子工业、原材料工业、乡镇企业),促进富民兴黔。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贯彻以下重要原则:1、坚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要争取有效益、有质量的较快发展速度,努力做到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微观活力与宏观调控相统一,总量与结构优化相统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使国民经济走一条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人民得到实惠多的发展路子。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努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勇于突破陈规,从省情出发,借鉴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动用市场机制,大胆探索,抓住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注意抓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贯彻实施《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4、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省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农业省,要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业基础薄弱,最突出的问题是吃饭问题,稳定脱贫奔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处理好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优先安排好农业、农村工作和支农工业,各行各业都要为农业做贡献。全面振兴农村经济。5、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本文标题: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