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三复习
中国古代各朝代特点:三次分裂,四次统一奴隶社会(BC2070年--BC476年)夏(BC21世纪---BC16世纪)---统一奴隶商(BC16世纪--BC11世纪)国家西周(BC11世纪--BC771年)东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三、封建社会(BC475年-公元1840年)周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奴隶社会国家分裂秦汉(西东汉)(25年--22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1年)----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581年--907年)----封建国家的繁荣五代十国宋辽夏金(907—1276)--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元明清(1271---1840)---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夏、商、周(BC2070年—BC476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清朝(BC221年——1912年)1、夏朝的建立及其政治文化时间:BC2070---BC1600禹建立桀时灭亡政治文化:舜→禹:禅让制(公天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禹→启:王位继承制(家天下)宗法制西周:分封制2、商(BC1600-1046)汤-纣:殷墟、甲骨文、占卜、人牲(1)、商代--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各宗族都是政治实体)。(2)、神权和王权的结合三、西周(BC1046---BC771)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分封制(王室贵族、功臣、先代贵族、边远部落首领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服从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宗法制相权削弱君权加强君权创立:秦始皇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高度集权弊端:皇帝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政治决策与相权君相关系:矛盾发展演变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中朝”制度东汉:尚书台唐:三省六部制宋:“中书门下省”、“参知政事”明:废丞相、内阁清:军机处监察体制变化:御史大夫、汉刺史、御史台、都察院→走向健全评价:实际效能有限选官制度世官制:世卿世禄――先秦察举制:推荐任命――两汉。含义、评价演变→九品中正制:凭据品级――魏晋科举制:考试选官――隋唐以后。评价地方制度郡县制度:秦汉→唐→宋行省制:元创、有(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明清沿用至今、意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建立1-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法令出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三公”和“九卿.郡县-确立1.皇帝:继承、独尊(行、司、军)、决策2.特点:君主独制2.汉武帝加强君权古代政治定律:独断性--随意性二、君权和相权(帝王调整相权加强统治提高效益)1.君权---独揽---限制相权---强相权--帝王政治助手--不断减弱内朝(决策)亲信近臣外朝(执行)丞相、御史大夫3.唐“三省六部制”三省门下(审批)尚书(执行)六部吏礼刑兵工户中书(起草)宰相---同平章事4.宋朝副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军事三司---财政5.明:废丞相,设内阁,卫厂,八股6.清:军机处,文字狱,八股取士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过程:(贵族)(才德、孝:汉武帝)2.科举的作用:a.保证官源;b.提高官员素质;c.扩大统治基础;d.读书重教;e.破除世家垄断;f.公平公正世官---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隋唐_1905)四、行省的设置(元—明清—民国—现在)秦:郡县两级东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县元:中书省(中央)行中书省(地方)明: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清:省、道、府、县—四级礼藩院——边疆少数民族(蒙疆藏)地方行政规划(考试)宣政院(藏川青)、腹里台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时代地方行政体制秦汉郡、县(道)二级制魏晋州、郡、县三级制隋郡、县二级制唐道、州(郡、府)、县三级制宋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元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明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清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民国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现代省(直辖市)、市(地)、县(市)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列强入侵的原因外因a、西方资本主义发展b、更多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内因a、封建制度衰落b、统治危机2.鸦片战争(1840.6—1842.8)《南京条约》开始半殖半封建A、三元里抗英---第一次自发抵抗;爱国精神;不畏强暴;抵御外诲(1841.5)B、《南京条约》内容1842.8(1)割地:香港岛-----领土主权(3)开埠:五口通商-----打开国门(2)赔款:2100万元-----负担(4)协定关税----关税主权上升下降(1)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3)租界(国中之国)(2)片面最惠国(4)巡查贸易---领海主权(5)传教---文化侵略C、《南京条约》附件3.甲午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半封A、黄海海战(1894.9)a、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b、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退守威海卫,失去黄海制海权c、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B、《马关条约》(1)割地:台湾及附属岛屿、辽东半岛(三国干涉)(2)赔款:二亿两(3)重庆、沙市、苏、杭---势力进入长江上游(4)通商口岸办厂----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马约》危害:瓜分狂潮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民族危机严重D、反割台斗争1895.5义军:徐骧、丘逢甲;黑旗军:刘永福战役:新竹、台中、彰化、台南、大甲溪4.瓜分狂潮:德国---胶州湾俄---强租旅顺、大连;5.门户开放(1899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共同宰割中国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丑条约》内容C、《辛丑条约》危害:7.义和团运动(1898-1901)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a、原因:19c末,列强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经过:(1)兴起:1898,山东;1899,袁世凯镇压(2)发展:1899,京津地区,矛头直指列强(3)落垡、廊坊---保卫战(扒铁路、毁电线)(4)包围西什库教堂(5)结果: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c、意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野心;爱国精神:维护主权捍卫尊严(1)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2)赔款:4.5亿两(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拆炮台,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清成为洋人工具太平天国运动(1851.1-1864)洪秀全:拜上帝会--基督教和中民间宗教(儒家.农民平均)相结合原因:天灾人祸-阶级矛盾三个阶段:(东西南北翼)1.从金田到天京(1851.1-1853.3)-永安建制.初具立国2.<天朝田亩制度>(1853)按人口平均分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最高峰(无法实现的空想)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3.从天京事变到天京保卫战(1856-1864)A.天京事变1856--由盛转衰B.《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进步:发展资本主义第一案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私人办厂.文教:兴办学馆、医院、福利机构.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产物缺乏相应社会基础处于战争环境。C.中处反动势力勾结1860—湘军.淮军.戈登”常胜军”.天京保卫战1864.夏---规模空前.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89419051911、41912、1、11911、10、101912、2、121912、31912、3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东京.三民主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文学社.共进会.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纪元:中华民国(公历)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清帝退位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资阶宪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灭亡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民主化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资阶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领导(1840-1919)资阶新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领导(1919-1949)任务.时间:反帝反封1840-194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性质及意义: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影响亚洲民解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中共创建期(1919-192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发展国民革命(1924-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土地革命(1927-1937):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近代第一次反侵略重大胜利解放战争(1946-1949):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翻了三座大山--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五四爆发的背景1、社会背景国际国内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俄十月革命指明了方向封建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阶级)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思想)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3.经过:5.4—6.3北京(学生-先锋)--上海(工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类别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最根本区别)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结果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建资产阶级共和国前途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相同点性质革命任务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是反帝反封建[说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按规律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历史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本身固有软弱、妥协性,所以这一任务只有由无产阶级代表资产阶级完成。由于领导的不同,故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加上“新”字,以区别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中共早期组织建立外部条件:十月革命影响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7建立:中共“一大”1921.7---上海.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工运).领导机构、领导人作用: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性质:无产阶级政党中共二大1922.7:上海:--民主革命纲领最高:--实现共产主义最低: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三、国民革命(1924-1927)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革命统一战线(同意中共个人加入)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926.7-1927北伐目标: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全中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攻克:武昌.九江.南昌.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胜利原因:A.中共组织工运和农运,配合北伐战争。B.北伐将士英勇战斗C.人民支持D.正确作战方针3、国民革命的失败(1927”4.12””7.15”)(1)失败标志: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2)失败的原因:客观: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犯了右侧机会主义错误(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4、历史功绩(1)特点: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2)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教训:坚持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1、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南昌起义(1927.8.1)秋收起义(1927.9毛泽东湘赣边)•八七会议(1927.8.7汉口--土地革命.武装反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毛泽东:游击战.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1930十几块)。•土地革命路线(1931):贫雇农政治上翻身,分到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三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9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