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常青藤杯”文题
1【文题1】拥有的和不再拥有的【破题】1、“拥有的”和“不再拥有的”都是名词性短语,涵盖范围非常宽泛,同学们可以从空间、时间及思想范畴中去畅想。2、在拥有时我们该怎么办?不再拥有时又该如何面对呢?3、“拥有”和“不再拥有”是时空上的关联和互换关系,它们并非孤立地存在。“拥有”和“不再拥有”并不永恒,辩证地分析可能会导引出某种人生哲理。4、不应忽视命题的哲学色彩和思辨关系。25、建议确定一个明确的论点或轴心,做到选材有据可循,行文有序而又有深度。6、建议对“不再拥有”作一些思考性分析。7、文体可不限,因为这个命题立意空间很大,自由度相当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及对题目的理解灵活掌握。【文题2】明天的遐想【破题】1、“明天的遐想”的过程可激发人的创造性和想象空间,体现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32、该题的创作可彰显中学生之个性,也体现了作者的个人素养。3、正确理解和恰当应用“明天”的虚实之义。4、“遐想”是命题的中心,应该紧紧抓住该中心展开想象,并由想象延伸到思索、探索的境界。5、不一定非得设定在“我对明天的遐想”,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动物或者物品。6、避免大话和套话,要立意高远、细节舒展,以情动人。7、文体不限,可写成散文、记叙文、寓情、童话、诗歌等。【文题3】我心中的那片绿地【破题】41、注意“绿地”的虚实关系。2、“我心中的那片绿地”是对虚或实的“绿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可以是诗情画意,也可以是感人至深。3、实的“绿地”可联想到环保范畴内的“绿地”。虚的“绿地”可联想到理想、追求和人生。4、为避免过于空洞,建议选择令自己真正感动的写作对象,或看到的、读到的,最好是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要写出真挚情感,也要写出曲折与波澜。5、体裁不限,可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5【文题4】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破题】1、这是一篇对人生理解的文章,应好好思考“人生的道理”及“人生道路”的曲曲折折。2、“总”字体现万变之中的不变,是人生的意念,是催人向上的信条。注意在把握“总”字。3、建议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也可以用诗歌、散文形式等。4、记叙文体裁可以选择典型的事6例,用积极向上和不折不挠的事例打动读者。5、议论文写人生哲理,要论点明确,论据可以叙事,也可以引经据典,以理服人。【文题5】梦想没有有效期【破题】1、该命题的主题词是“梦想”。梦想属于主客意识范畴的,它可以是美好的难以实现的愿望,也可以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而达到的人生目标。2、没有“有效期”可以理解为“无限期”,也可以理解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美好理想。3、建议把握“梦想”的双重性,7即动力与压力、现实与未来的思辨关系。4、“梦想”可以是昨天的,也可以是未来的;“梦想”可以是已实现的“梦想”,也可以是为之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5、无论写成什么题材,都应避免空洞化,应建立在人与事的基础上展开心理感受的变化,力求交叉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文题6】洗礼【破题】1、建议去网上搜索“洗礼”一词,也可以读一些与“洗礼”相关的名著,8如《圣经》。2、可以理解为“砺练”,“考验”,“熏陶”等。因为大赛文题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因此这里的“洗礼”意味着成长与坚强、挑战与成功。3、建议把大“洗礼”巧妙的化小,并具体化。可以以个人为主旋律展开,也可以写身边或社会的人物现象、历史的伟人等。只有经过“洗礼”才能真正实现强国富民、和谐文明的民族大业。4、文体建议写记叙文或者散文较为合适,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或诗歌。9【文题7】一步,一步,又一步【破题】1、“步”也有虚实之分,故可写虚“步”之轻,也可叙“实”步之重。2、“一步,一步,又一步”,是富有节奏和震撼力的步伐,这里寓意很深远,应紧抓住这种力量和力量的延伸。3、人生的旅途是“一步,一步,又一步”,努力跋涉,矢志不渝。可能父母的脚步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也可以是你身边观察到并感动你的某个人的脚步引起了共振。4、社会变迁也可以是“一步,一步,又一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10大变化可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也体现“一步,一步,又一步”的发展规律吗?5、“一步,一步,又一步”可以向上攀登,也可以向下滑落;可以义无反顾向前,也可以因害怕困难而退缩。无论选择哪种形态,都要写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在结构上力求创新,感情上真挚动人,手法上情文并茂。6、文体可以多样化选择。【文题8】坚持【破题】1、此命题有一定写作难度,应写11出新意,另辟蹊径,强化内容的差异性,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泥潭。2、“谁坚持”、“坚持什么”、“怎么坚持”、“坚持的动因”、“坚持的结果”、“坚持的启示”、“如何看待坚持”等等,都可能是此命题的涉及范畴。3、建议写出“坚持”者的真情实感,这样找到立意的附着点。4、毛泽东说过:“胜利重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类的哲理性总结也许对你写好此类文章会有所启发。爱因斯坦说:“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5、体裁选择范围极大,可采用记叙或议论文及散文。12【文题9】“异想”与“天开”【破题】1、注意“异想”与“天开”不等同于“异想天开”。一个“与”字即将“异想”、“天开”各自独立化,又强调了两者的关联性。2、不妨尝试思考“异想”与“天开”的辩证关系,二者有必然的联系吗?什么条件下存在因果关系或者非因果关系?3、立意的选择可写出因敢于“异想”而成功的范例,也可以用不敢或不善于“异想”而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的典型,并由此窥见到人生的哲理。4、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体13裁。可用叙事体,也可利用想象力写成小说、童话或科幻类。若写成议论文须巧妙引入恰当的实例,引入对现实的描写,以达到缘事而发,警策人生之效。5、爱因斯坦就是由“异想”而“天开”的佐证,他甚至说:“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无甚用处”。【文题10】谈良知【破题】1、首先明确,“谈良知”是议论文14或者散文的恰当体裁。2、“良知”指符合道德规范的观念或行为。设想一个没有良知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呢?3、可大致分几类入笔:用实例说明坚持良知的社会性效应;丧尽天良或抛弃“良知”的危害及下场,体现“害人害己”的辩证哲学。用“良知”被重新发现,而完全改变了既定的人生轨迹,诠释正义与邪恶的错位关系。4、建议采用合适的正反对比手法,形成反差。引出你对“良知”的认知和坚守的充分必要性。15【文题11】底线,防线【破题】1、建议查阅“底线”与“防线”的含义。2、应了解“底线”与“防线”的区别与关系。3、“底线”层次化:做事的一般性原则--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层层突破“底线”对社会的危害逐步加剧,同时社会的反作用力随之剧增。4、为阻止“底线”被突破,必须设“防线”,正如战争中“防线”一样,也应该层层设防,步步堵截。5、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绝对不能做。如何给自己设置人生的16“防线”等。6、合理运用历史或现实社会中的素材,以导出正确而富有哲理的人生价值取向。【文题12】当_____来临的时候【破题】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须补填一个空缺的主题词,选择好这个主题词是文章的关键,应反复推敲。2、在主题词的选择时避免过于宽泛空洞,如“机遇”、“幸福”、“成功”、“失去”、“未来”等。应敢于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优势,开展17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妨大胆地从求新求异方向思考。3、建议主体选定后,从语感,语意上反复推敲整个题目的连贯合理性。4、“当_____来临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态,你如何应对这种来临和心态,希冀到达何种目标。5、“当_____来临的时候”中的主题词也是该文章的主体,应尽量把握主体,描述清晰,脉络明确。【文题13】我想,我应该是_____【破题】1、半命题作文。_______18处可填名、动、形容词,也可用短语类。2、填充的主题应慎重考虑,具有一定的难度。切勿从题目开始犯立意不清或立意不准的错误。“题好一半文”,题目有彩方可文章华彩。3、可结合大赛主题“为了美好的明天”拟选题目。4、“我想,我应该是_______”中的“应该”二字点出了文章中包含冲突矛盾之处,在冲突之中发掘“真善美”的魅力,可用小中窥大,丑中揽美之手法。19【文题14】走吧_____【破题】1、巧妙补题。“走吧______”这样形式的语型,常用的补充句如“让我们......”“那里有......”等。2、避免补题过于宽泛无根,难以驾驭,如“走吧,让我们迎接明天”,“走吧,让我们与理想同行”之类的题目写作难度较大,也容易雷同。3、建议收缩题目的范围,做到逐步放大,突破层次。如“走吧,让我们去踏青”,可写景色之美,借景抒情,延伸到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革,进而达到心灵的升华,从独特的视角感动读者。4、也可考虑用看上去宽泛但很容20易落地的题目,如:“走吧,请与我同行”,写艰难的经历、心灵的苦楚、信念的传递、成功的快乐,揭示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为了美好的明天”相呼应。【文题15】“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按着门铃不放......【文题15】“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按着门铃不放。”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生活。看清这个现实,定会引发你的思考。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21【破题】1、这是一篇自拟题作文,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逻辑判断力。2、“机遇”与“诱惑”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真假难辨。首先要有辨识“机遇”和“诱惑”的能力,同时需要具有抵抗“诱惑”的功力,还需要抓住瞬时溜走的机遇,说明了社会的复杂性,人生的艰难选择性。3、可用自己的经历或身边的故事阐释,也可从成功或失败人物的剖析过程中诠释这一道理。不妨读读逝世不22久的钱学森先生的故事,当年在美国受到诱惑和威胁并存,但他义无反顾地回国效忠。终于,他成了中国的“导弹之父”,也赢得到了美国及全世界的尊重。他是拒绝诱惑、抓住机遇的典范,也是国家大利益与个人小利益完善结合的楷模。4、诱惑“无时不在”。远到《圣经》故事,近到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种经历,在信息爆炸、信息高速传播、信息电脑化的今天,抵抗诱惑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与定力,也需要知识与智慧。5、建议以写成叙述、议论文或抒情散文。23【文题16】请以“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驳论文,副标题自定。【破题】1、基本要求:①从前人或当代社会中,挑出一个似乎形成共识的话题,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加以剖析并驳论之,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②根据这个话题形成自己作文的副标题。2、驳论手法:从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方面入手,论证对方观点的错误或者片面性。一般而言,写作思路概括为:找准靶心--揭其弊端--纠其因缘--指明出路或方向。3、注意驳论的用词和驳论的技巧,要视驳论对象的属性巧妙处理。既然24是“商榷”而且是“值得商榷”,因此选题要尽量贴近“值得商榷”的话题。4、建议尽量选择当代流行的话题为靶子。如“高分低能论”、“中国威胁论”。也可选择敏感的话题进行驳论,若能论点新异、论据充分,论证手法独特,可能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奥数有毒论”。【文题17】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破题】1、明确“担当”的含义是选题的关键。“担当”是一种神圣而勇敢的行为,是为国家、民族、他人勇于承担25责任的举措。大到是一种壮举,小则称其为美德。2、中国历史上不乏敢于“担当”的英雄--鲁迅、岳飞、司马迁、林则徐、王昭君......。近代的抗日、抗美烈士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担当者”。3、现实社会也涌现出了诸多“担当”的事例。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抗震救灾英雄......4、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无声中“担当”,只是不为人知而已。我们每个学生不也正“担当”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吗?5、写“担当”并不一定要只写英雄,建议从身边同学、老师、家人、邻居26的身上发掘“担当”的光辉。这样的写作更动人动情,不落俗套。6、可以考虑落笔于对“担当”的思考,如果人人不担当,国家、民族、家庭、组织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从而衬托出“担当”的价值。7、引经据典。建议阅读一些中外有论述社会责任的书籍,如孔子、孟子、司马迁、苏轼、梁启超、鲁迅等人的著作。还有一本温
本文标题: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常青藤杯”文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9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