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25日通辽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建设经济强市、民族文化大市的重要历史阶段。“十一五”规划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纲领。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总量翻番,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6.4亿元,年均增长17.6%,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优势特色产业正在形成。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9.5:28.5:32.0调整到2005年的27.6:34.0:38.4,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能源、玉米发酵及蓖麻化工、食品、2建材和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支撑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2005年实现84.4亿元;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稳步提升,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科尔沁沙地在全国五大沙地中首先实现沙化总体逆转,草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财政收入成倍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财政收入实现26.4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680元和3318元,年均分别增长10.6%和11.4%。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发展。“十五”时期,我市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分析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是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一方面,“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国家继续实施3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自治区也将重点帮助东部盟市发展,这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外溢、产业转移明显加快,为我市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性产业,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形成和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带来了难得的现实机遇。另一方面,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二、三产业比重小,特别是优势特色产业处于起步和形成阶段,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大的产业集群支撑,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仍很艰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链条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财政贡献率增长缓慢,可用财力相对不足,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水平低,农牧民转移和城镇就业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还不协调;市场化程度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还未形成,投资环境有待优化,各类人才相对缺乏,改革开放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4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大产业,实现新跨越,全力打造内蒙古东部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发酵工业基地、建材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创建科尔沁文化大市,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通辽。(二)发展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机遇意识,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保持较长的快速增长期。——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三化”互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轨道上来。——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优化和配5置资源,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激励全民创业,激发全社会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通辽。(三)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以上,按2005年当年价计算达到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达到25000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5:50:3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达到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达到5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达到200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达到3亿美元。——社会发展。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32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5%。——资源环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0%6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三废”处理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135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5000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农牧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5%以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民主法制。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平安通辽。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范围配置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玉米发酵及蓖麻化工、食品、煤化工和氯碱化工、建材、医药、非资源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以建设工业园区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创建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产业升级,快速提高全市工业经济实力,7使全市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工业园区逐步建设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业建设项目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设施先行、项目兴区、服务完善、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抓好通辽经济开发区、霍林郭勒经济开发区、科尔沁工业园区、奈曼工业园区四大园区建设,培育形成四个百亿元的增长极。通辽经济开发区要建设农畜产品、轻纺、化工、机械、电子、医药、建材等专业加工区域。霍林郭勒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电铝、煤电硅、煤化工、氯碱化工及电石下游产品等能源和高载能产业。科尔沁工业园区东郊工业区建成以农畜产品加工、医药、食品、建材、高新技术等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科尔沁工业园区木里图工业区以梅花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建成玉米发酵工业基地。奈曼工业园区以水泥、PVC及配套氯碱生产线、染料化工集群项目为基础,建成具有多个专业功能的生产区域。同时,抓好旗县其他工业园区建设,明确产业定位和主攻方向,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使园区经济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以技术跨越推动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建设循环经济项目,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8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政策扶持等措施,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力量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15个,力争在玉米发酵、煤化工、铝深加工、食品加工和电子产品等产业培育出3—5个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中电霍煤集团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在创全国知名品牌上取得突破。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配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规模、小资本大聚集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建筑业发展,全面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使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00亿元。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8%。其中能源、建材、高载能、玉米发酵及蓖麻化工、食品、医药六大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煤化工和氯碱化工、铝后续加工、木材深加工、非资源产业四个行业达到90亿元以上。(一)能源工业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煤炭和电力。煤炭工业加快煤炭生产企业扩能改造,迅速扩大生产能力,重点发展霍林河煤业集团、神华集团等企业和金宝屯煤矿、宝龙山煤矿。电力工业进一步加快电源点和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发展超临界空冷机组,加大煤电联营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重点发展中电投通辽发电9厂、中电投霍林河电厂等企业。同时,加快输变电通道建设。到2010年,煤炭生产总量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电网规模500千伏线路1000公里以上,变电容量1500兆伏安;220千伏线路1500公里以上、变电容量1600兆伏安。(二)建材工业以东蒙水泥有限公司和乌兰水泥厂奈曼蒙东水泥有限公司、福耀集团通辽分公司、通辽矽砂工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水泥、矽砂和玻璃。到2010年,力争水泥、玻璃和矽砂生产能力分别达到800万吨、1000万重箱和300万吨。(三)高载能工业充分利用煤炭、电力资源,以霍煤鸿骏铝电公司、霍煤通顺铝业公司等企业为主,加快发展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硅铁、电熔镁、金属钠等高载能产业。到2010年,力争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56万吨,金属镁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硅铁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电石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金属钠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四)玉米发酵及蓖麻化工工业充分利用玉米、蓖麻资源,以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顺达淀粉公司、通华蓖麻化工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玉米精细化工产品和蓖麻化工高技术产品。到2010年,玉米加工转化总能力达到380万吨,蓖麻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2万吨。10(五)食品工业依托农牧业资源,以蒙牛乳业公司、金锣集团、科尔沁牛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肉牛、生猪、肉羊、家禽、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和乳制品工业。到2010年,年肉牛屠宰加工能力达到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口,肉羊屠宰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只,白鹅屠宰加工量达到2000万羽,鲜奶日处理能力达到2500吨,白酒及饮料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啤酒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六)医药工业依托丰富的野生药材及动物骨、血、脏器资源,以康源
本文标题: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