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染色体的化学组成DNA•染色体蛋白质RNA•蛋白质含量约为DNA的二倍,RNA含量很少,还不到DNA量的10%组蛋白非组蛋白肺炎双球菌菌落(肉眼观察)荚膜(显微镜观察)毒性(动物实验)R型细菌S型细菌粗糙光滑有荚膜无荚膜无毒有毒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格里菲思)R型和S型菌的比较(1)R型菌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2)S型菌(3)加热杀死+混合(4)+②转化而来的S型活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又说明了什么?①为什么无毒的R型活菌可以转化成有毒的S型活菌呢?转化而来的性状可以遗传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呢?你认为应该怎样设计实验,确定转化因子?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转化因子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DNA或蛋白质或是其他的有机物?实验思路是什么?如何操作?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它们作用。S型活细菌多糖脂类蛋白质RNADNADNA+DNA酶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RRRRRSRS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图解)艾弗里的思路一种细菌的DNA掺入到另一种细菌中,能够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由此可见:科学家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与蛋白质的作用。4、实验结果:5、结论:1.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2.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提示:不能。活体转化实验只能证明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更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提示:离体转化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而不是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足之处:本实验所得的转化因子中仍混杂有少量的蛋白质,有人则认为正是这少量的蛋白质才是实际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材料?T2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T2噬菌体的成分中,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T2噬菌体属于病毒,寄生生活,它的专一宿主为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细胞过程DNA:C、H、O、N、P结合已学知识,本实验可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你会选取哪种元素的同位素来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同位素示踪法蛋白质:C、H、O、N、S35S32PA组:用含35S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思考:悬浮液放射性很高,说明什么?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B组:用含32P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思考: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了什么?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亲代噬菌体宿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无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有32P标记有32P标记DNA①子代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标记的DNA,却检测不到标记的蛋白质。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亲代噬菌体的DNA传递给了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则没有。不能确定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1、吸附2、注入DNA3、复制DNA及蛋白质外壳的合成4、组装成新噬菌体5、细菌裂解,新噬菌体释放◎◎◎◎◎噬菌体利用细菌体内的营养物质生活和繁殖如何获得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时,沉淀中为什么也会有少量放射性?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时,上清液中为什么也会有少量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中①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染细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②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假设某种病毒(例如烟草花叶病毒)中不含DNA,只含RNA与蛋白质,那么什么才是遗传物质呢?你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实?实验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1.不同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生物类型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多数病毒少数病毒实例真菌所有动植物细菌、蓝藻噬菌体、乙肝病毒、HIV、SARS病毒核酸种类遗传物质结果:结论:DNA和RNADNA和RNADNARNADNADNADNA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堂回扣练习]一、概念原理识记题1.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B32P35S2、用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体如下图,侵染后用探针检测细菌体内噬菌体的放射性,则()A、检测到32PB、检测到35SC、同时检测到35S和32PD、同时检测不到35S和32PA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A.细菌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2.右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是()A.31P、32P和35SB.31P、32P和32SC.31P、32P和32S、35SD.32P和32S、35SA
本文标题:浙科版生物必修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0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