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中历史必修3 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学习1.什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方针的贯彻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2.为什么“双百”方针后来没有坚持贯彻下去?出现曲折年代?曲折的具体表现如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文革结束后为什么会出现文艺的春天?呈现出怎样的繁荣景象?一.“双百”方针的提出2.背景:(2)1956年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3)为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1)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1.内涵:4.影响及成果:(1)科技领域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3.提出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品:老舍—话剧《茶馆》;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电影:“难忘的1959年”,(2)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②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2.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4)样板戏一统天下三.文艺的春天1)文革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2)恢复“双百”方针3)80年代初开展“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1.背景:2.繁荣景象(2)影视作品:(1)文学作品---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反映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等文学作品(3)文化的多样化,日益走向世界。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文化方针内容侧重学术领域反映学术民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思想解放潮流内容侧重政治统治思想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有何认识?活力初现----遭遇挫折----重现春天变化:原因:“双百”方针能否贯彻;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认识:“双百”方针实质上是在文化领域的民主化.“双百”方针的目的是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双百”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A.B.C.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A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人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闹,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不包括A.出现了《雷锋之歌》、《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C.《白蛇传》《十五贯》等剧目在戏剧舞台上开始上演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相引领风骚A10、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D11.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B.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郭沫若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范文澜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电影《五朵金花》剧照1957年周恩来观看著名戏剧家梅兰芳演出后,与演员亲切交谈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话剧《关汉卿》剧照《五朵金花》《青春之歌》为1959年国庆35部优秀电影展中的两部.深受人民喜爱.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何在?《五朵金花》《青春之歌》傅雷,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文化大革命中田汉被批斗文艺工作者下放农村劳动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对于青年人来说,“样板戏”可能是个较陌生的名词了,但对于40岁往上的人,这却是个刻骨铭心、至死难忘的词汇,是个挥之不去的记忆。尽管他们今天随时都能哼上两段儿,但那轻松自在的背后,却深隐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苦涩,这苦涩,类似于来自康复者对于曾经的疯人院生活的回忆。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3 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0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