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 质量保证体系与保证措施
1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我公司积极响应招标文件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贯彻执行质量终身制。满足合同中规定的各项要求,以严格的管理、优秀的工作质量创造出业主满意的工程质量。2.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2.1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质量管理体系见下图。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技术质量部设备材料部作业队作业队作业队项目经理试验室质控员防水层施工控制原材控制初期支护控制混凝土施工控制试验员22.2岗位职责与权限1)在施工管理中明确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工作全员参与。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质量工作,明确规定各部门及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任务与权限,并制定以质量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办法。2)项目经理职责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在合同环境下受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并代表其向顾客作出质量承诺。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确立项目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质量活动的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业主要求,争创名牌工程。组织向业主提供质量依据,处理业主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工程项目上的有效运行及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需要。贯彻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项目质量规划及实施计划,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3)总工程师职责接受项目经理领导。对项目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负全面技术责任,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公司总工程师和有关业务部门指导下,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负责组织对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经批准后的实施。对不合格品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解决工程质量中有关技术难题,并协助项目经理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4)项目副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生产,负责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对施工生产中所需工、料、机的提供和满足。执行合同其他条件要求。35)测量员职责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的尺寸准确测设结构线、标高线、施工线,及时办理验线手续,对有关结构和建筑物按规范要求进行沉降及变形观测,并按管道收集和保存有关资料。负责工程项目的导线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在工程管理部指导下,对合格产品进行验工量测计量。6)工程队长职责负责本单位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贯彻落实《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负责落实职工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负责工序质量控制,开展质量检验,落实施工规范和标准。对工序的交接和质量问题的发生负责。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配件的质量问题。7)质检工程师职责质量检查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上级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项目质量目标和措施,检查督促施工抓好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和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业务上接受本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具体指导。协助负责人制定、审查、修订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督促有关人员严格执行。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检查,参与验工计价负责质量签证,参加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参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质量等级,竣工预验及验收交接工作。对工程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有权提出奖励,对违规操作或不重视质量的行为有权制止,遇有严重影响质量情况,有权令其停工整顿,并报领导处理,有权越级向上反映工程质量情况。4对因不坚持原则、工作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或事故承担直接责任,对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的行为追究其责任。总结施工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按规定报送质量报表及总结分析报告。8)技术员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工程质量目标设计。负责向工长和班组长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处理日常技术问题,对工程负有质量技术监督责任。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图纸、规范和标准施工,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对不按图纸、工艺标准及施工规范操作的班组和个人,应给予停工、返工、罚款处理。认真熟悉审核图纸,及时办理变更洽商。积极参加工程质量活动,对关键部位的放线、定位和样板项目,严格把关,督促有关人员做好隐检记录及其它内业资料,对因没有及时检查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负有重要责任。建立健全质量资料各种台帐,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资料整理及时齐全。必须参加结构和竣工质量检查评定工作。9)工长职责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图纸,解决好工序间的技术质量问题,负责本专业的技术、质量交底工作,对本专业的质量负全部责任。组织班组严格按图纸、规范标准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对违反有关原则的班组或个人给予停工、返工及处罚。组织班组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活动,组织本专业分项工程的检查、评定,对操作中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处理。控制本专业的主要材料的使用,对未经验证和试验的材料不得使用,对因使5用不合格材料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负责组织技术员、质检员对在施工程进行预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协助项目部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主持日常质量分析活动,对工程质量定期检查、评审、整改,指导监督现场各类人员做好质量记录。负责办理设计变更和洽商工作,落实变更内容。负责工程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实施管理。参与不合格品评审和质量事故的处置,参与制定纠正不预防措施。2.3.质保体系中各部室质量工作内容部门工作内容技术质量部1)具体负责技术管理工作,编制《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2)负责技术文件及资料的整理、保管工作,参加竣工资料中技术文件的整理编制;3)具体办理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记录;4)办理项目交接桩,对项目测量桩点进行保护,负责工程定位测量和工程测量工作的具体实施,完成测量内业资料的编制,保存测量记录,负责竣工测量配合;负责测量仪器的保管工作,并保证未经检验的仪器不在本项目中使用。5)对产品实行过程进行跟踪检验并记录,对工序、部位交验负责验证,当工序、部位质量需经监理人员验收时,质检员及时提请;6)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作业,行使警告、整改、停工职权;7)负责产品实现过程质量控制记录的整理、归档,并保证其准确完整;负责进场材料的取样、送检和现场试验工作,做好记录并保存;8)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负责;负责工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标识、检查和有关记录的存档;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定的送检工作。工程部1)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负责落实施工计划并安排现场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图纸、合同等的要求,对作业队组进行技术交底,下达技术交底单;2)指导、监督作业队组在施工时执行操作规程;3)负责保管与本岗位有关的质量记录,参加竣工资料的整理编制。4)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包括完成进度的情况,负责制定工、料、机的进出场计划及调配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设备物资部1)负责进货物资清点、计量、出入库及保管、标识工作;材料进场后及时通知质量控制部参加检验,对不合格物资及时反馈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材料使用和保管状况,防止材料、半成品的损坏、变质、丢失;负责物资的合格证书、材质证明等资料的收集和传递工作;6部门工作内容2)负责设备分台帐的登记管理,对设备进行合理使用、保养、维修、检验、标识、记录工作;3)负责根据生产需要安排设备,保证生产设备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对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验证并保证设备操作人员具有上岗证书。安全保卫部1)具体负责本工程施工安全、文明生产工作;2)负责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特殊工种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并保存相关记录;3)负责制定实施重要工序安全施工措施,制定机械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定时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贯彻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4)负责现场保卫工作,制定保卫制度;5)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器材及消防措施。综合办公室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收发、登记、标识、更改、传阅、借阅、复制、存档、保管工作,具体操作可按公司《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作业队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施工技术交底单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交付检验的产品质量负责,确保交付的产品合格;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2.4.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制度1)项目经理部执行三级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级为具体操作班组质量员管理;第二级是项目经理部专职质量员,负责对第一级班组质量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并负责对各道工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三级是由单位工程管理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第二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并负责内业资料的汇总和归档工作。2)项目经理部管理制度表制度名称内容人员培训制度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先经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培训;管理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72小时;特殊工种,如电工、质控工、测工等,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其他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培训完毕并考试合格后竞争上岗。奖优罚劣制度为了增强各工号管理人员、项目部质测人员及各作业班组的质量意识,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对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实行奖优罚劣制度。技术方案编制及审批制度1)在整个工程开始施工前,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编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公司审批、监理审批后执行。该施工组织设计首先保证技术可行、工艺先进,便于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7制度名称内容2)在每个单位工程施工开始前,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项目部工程科负责编写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写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审批通过后的施工方案即成为该单位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交底制度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工号施工员必须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对有关施工队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必须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必须经有关人员签字生效,做到交底不明确不操作,不签字不操作。测量复核制度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测量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2)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测量控制,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构筑物位置线、管线的轴线和现场标准水准点、高程点均需在测量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填写测量报验单报工程师。施工过程中,未经复核或复核不合格的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测量复核由施工工号经理通知技术质检部测量复核工程师进行。工序质量评定制度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班组必须设质量干事,工序完成后要做自检,各工号经理负责督促、检查工号的自检工作。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由施工班组、施工员、质检员进行工序质量评定,工序评定合格后邀请工程师验收,验收完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是防止质量隐患和质量事故的重要措施。如果某一道工序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工序所覆盖,该工序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由工号经理主持,请设计单位、业主、工程师参加。隐蔽验收的结果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请有关人员及单位签认。3.质量保证措施本标段拟采用系统管理、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层层把关的施工质量管理理念,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认真执行工程质量自检与报检程序,使施工的全过程处于自控与监控的良性循环状态。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3.1.1.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教育1)施工人员进场后,应由项目部负责技术质量工作的工程师向作业班组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细致交底。让他们明了本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做到心中有数。2)在此基础上,每周生产会中增加质量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象主要是班组长一级的施工人员。针对当前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查明原因。使他们明确现8在和
本文标题:第二章 质量保证体系与保证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1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