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新民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1新民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一、总则(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坚持防范为主、防范和应急处理相结合,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切实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全力维护学校政治稳定和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二)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工作原则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学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2、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发生突发卫生事件后,应遵循“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要做到报告及时,处理果断,各部门“一把手”是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3、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学校秩序失控和混乱。4、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5、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要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出发,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原则,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6、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应急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新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我校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由校委会统一领导,成立“新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领导小组”):3组长:邓冬中副组长:张跃文赵树杰成员:汤波刘松林金道皇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点设在总务处,日常工作由总务处承担。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全校的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工作;2、定期研究学校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工作;3、协调、解决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4、协调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与正常教学工作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5、对学校部门和个人在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的表现作出奖惩;三、预防和预警机制(一)预防预警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1、信息报送原则(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领导小组报告,不得延报。(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错报。(3)续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变化后,及时续报有关情况。42、信息报送机制(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同时报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按校领导要求开展工作;同时与事发部门保持联系,进一步核查情况。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信息后,要尽快报告校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通知相关部门及其相关工作组办公室。(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执行电话报告后,接报单位、接报人应当立即书面正式报校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同时报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按照相关预案和领导要求迅速开展工作。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校领导意见,将重大、重要信息迅速报告县政府和县教育局。3、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1)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程度等情况;(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3)事发部门及其有关部门已采取的措施;(4)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初步反应;(5)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二)预防和预警行动1、在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校各处室、单位应相互支持、5相互配合,要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各工作组要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处置能力。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开支。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1、流行性传染病(1)校外发生流行性传染病学校实行严格管理,坚决阻止病源进入校园。门卫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严禁校外人员无故进入校园,坚决杜绝疫区来人进入校内。校内师生员工不得接触外地来人,特别是疫区来人,要加强检查,一经发现与疫区来人接触者,要立即对其隔离观察。政教处,总务处要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各部门要加强考勤管理,发现缺勤师生员工,要及时查明原因,取得联系,登记上报。加强校园卫生治理工作。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厕所等人群集中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2)校内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或疑似流行性传染病1)、立即对校区采取相对封闭管理,杜绝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校园,6校内人员除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外出外,其余一律不得外出。校内工作、生活必须品由专人外出进行采购,确保学校正常工作和师生生活需要。2)、学校向县政府、卫生防疫站和县教育局报告相关情况,并组织力量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并同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A、立即采取措施,在第一时间将该病人送至学校隔离病房,并迅速联系县定点医院进行转诊,对该病人接触人员进行排查,并对所有接触人员坚决进行隔离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B、如病人为学生,所在班级应立即停止集中授课。对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C、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校内人员一律不得外出,学校教学、工作、生活所需物资一律电话采购,防止疫情向校外传播。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并对其他各类场所进行消毒,保护健康人群。D、根据实际情况,经县教育局批准后,可灵活安排教学活动或停课,禁止举行一切课外大型活动。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2、食物中毒(1)发现的个人或部门立即拨打110、120请求援助,并向校领导小7组报告。(2)校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各工作组开展工作,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指挥。(3)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疑的中毒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并保护好现场。(4)调查处理组要将封存的可疑食品,采取样品,分析中毒原因,核实中毒人数,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和《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如实撰写调查报告,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县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案情重大的,由学校向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分管领导报告,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3、水污染如果发现水污染要立急关闭供水总阀,停止一起供给,保存污染水样品,检查污染源,如属学校原因要查清污染原因,排除污染源,检验水质达标后开始供水。对已饮用污染水质的师生报告治疗程序同食物中毒。五、善后与恢复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重点转向善后处置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2、联合县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肇事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对突发事件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8同时,加强经常性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十二、附则1、本预案是我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各部门、应严格遵照执行。2、预案启动实施由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所有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3、本预案由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新民完小2017年9月
本文标题:新民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1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