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版高中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一.
专题十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一、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内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指的是指代性的词语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非指代性的词语在文中表达的特定的意义。具体来说,“重要概念”常常包括:(1)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2)反映文章深层含义的词语;(3)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4)对文章结构起连接呼应作用的词语;(5)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6)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7)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两个辨明与四个警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及其作用。其中,“重要句子”多数是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比较复杂且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从历年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包括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何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四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于论述类文章来说,“信息”主要指文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观点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2)能够从文中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进行归纳整合。筛选、整合步骤与类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弄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环节。思路四入手对于论述类文本,内容要点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论点及分论点、论点的若干论据、现象背后的本质、产生现象的原因、发展导致的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等。而中心意思一般都在概括文章或段落后才得出,也有少数以观点句的形式直接呈现。对“归纳内容要点”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某一具体材料的归纳、概括。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则主要有两种形式:(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2)揭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概括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作者在文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提炼、概括,使之明朗化、具体化、简约化。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向主要有:(1)从主旨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文章的深刻性;(2)从主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文章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3)从主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作者的立场及出发点;(4)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作者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及其与主旨的关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观点态度整体把握主旨,思悟隐含意图利用显性因素,挖掘潜在信息综合分析鉴别,依文合理推断二、命题常设的八大陷阱及应对策略八大陷阱设题陷阱类型解读选项特征1.偷换概念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往往相差很少,或增加、减少一两个词语,甚至是增减了“的”“了”等虚词;或者换了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而改变了意思。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2.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1)选项句的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在原文中找不到具体依据。(2)选项句中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在原文的不同位置。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3.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说成乙的观点、发现、发明。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注意选项句的主语和宾语与原文的相关信息的主语、宾语是否一致。4.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指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选项句有一些关键词,如:(1)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2)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3)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4)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注意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关键词。5.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然”是“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选项句中有一些关键词,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完成、成功等。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这些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6.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选项句与原文相似,需注意:(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2)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是因为等。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7.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选项句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没、无、无非、拒绝、妨碍等。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关注否定性词语。8.指代有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范围上的。选项句中或原文中有表指代意义的关键词。如:这、这些、此、与之相反等。根据语境,确定指代词指代的内容。(2016·潍坊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②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③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色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色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更难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自然物色在有些人看来充满愉悦,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却充满悲伤。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④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就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人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⑤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其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由于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载体。⑥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体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会得到强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选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有删改)【考例1】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未深入把握概念的核心含义A.《红楼梦》中暮春时节,黛玉见到大观园中残花落尽,想到自身寄人篱下的凄苦遭遇,带着扫把、篮子、花锄,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并悲吟《葬花吟》。B.《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少年维特厌倦城市生活,来到风景怡人的山村,对村中的少女绿蒂产生了美好爱情。但绿蒂的未婚夫回来了,他也很爱绿蒂,维特只好选择离开这个美丽的山村。C.《瓦尔登湖》中,作者梭罗远离尘嚣,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到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和诗意的生活。D.被贬到边远的柳州的柳宗元面对柳州美丽的山水,只感觉它们遮住了自己远望故乡的视线,于是倍感悲伤,丝毫感受不到它们的美丽。易错分析根据文章内容,本题中的“生命共感”是指人在自然的盛衰荣枯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的存在和消亡。即所谓“生命共感”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若考生将其理解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不对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B项,自然风景只是背景,主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A项,黛玉由残花落尽想到自己的身世。C项,梭罗在自然中找到诗意的生活,属于自然对人的情感的影响。D项,体现了人将自我的情感投射在自然景物上,产生了相反的色彩。因此,A、C、D三项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考生易误选A。答案B1.考生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理解概念的核心内涵。如上题中,理解“生命共感”这一重要概念,重在理解人的感受与自然生命景象的契合。2.考生要掌握理解概念题的设错点及解答方法。主要设错点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误划类别、混淆范围、曲解文意、随意嫁接、本末倒置等。考生熟悉了常见错误类型,便能快速发现问题。【考例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未能准确识别命题所设陷阱A.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自然界对人心施加种种影响,同时人心也以自己的意志改变自然界在人们心中的面貌。B.自然物包含的一切情感含义都不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而是人赋予它们的,时间久了,人们就将这些情感含义当成了它们与生俱来的。C.人与自然会产生生命共感,自然界的生死荣枯常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死,因此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与人的命运有关,纯粹的自然现象是不存在的。D.由于某些自然物具有的力的结构与人所受到的力的结构的制约一样,所以人就会将其作为表达自己某方面情感的载体。易错分析本题考查考生
本文标题:2017版高中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