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三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篇
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担忧,“试卷”刻画出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是不可遏制的。(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满眼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古代诗歌鉴赏之四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江苏省泗阳中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类题型。2.掌握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的知识及效果分析方法。重点: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及这类题目的答题规范。难点: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的效果分析及表达。二、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及其效果表现手法例析1.赋比兴手法:赋,即铺陈,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比,《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即是“兴”。2.象征手法:象征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借助具体外物来暗示自己的志向、志愿。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3.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做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阿鲁威的《[双调]折桂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4.抑扬:抑扬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后两句,“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析】先扬后抑,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5.渲染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氛围特点,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6.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7、曲笔(反客为主)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8、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诗歌中极其常见。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诗人由柳枝的下垂联想到翠绿的丝绦。9、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的景象就是想象,李贺《天上谣》中描写天庭的景象时也运用了想象。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10.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11.衬托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早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四、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常用术语1、表情达意方面:欲抑先扬、先抑后扬、首尾呼应、巧用修辞、以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典故(诗句)。2、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3、其他方面:言近旨远、沉郁中见豪放、形神兼备、境界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意境优美、别具匠心、联想丰富、见解独到、平淡之中见真情、清新隽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引起共鸣、情调旷达洒脱。心情不舒畅常用的术语有:沉郁、忧愁、怨恨、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徘徊、惆怅、激愤、壮志难酬、感伤、悲愤、痛心等等。五、答题规范:1、答出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3、指出表达效果六、随堂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西卷)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2006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5分)(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解释: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问: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答案〗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是从对方着笔,也即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试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突出“早”的?答:①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的出行之早,表现诗人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2006江苏卷)鹧鸪天魏初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问:“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①运用的是衬托手法。②这里以鸦归巢反衬人不能归家③表达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本文标题:高三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6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