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2--5(文言断句)
高考语文复习新题型文言文断句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给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给幼子:“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知识点释析什么叫“断句”?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2004年高考,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从2005年至2010年高考,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考查了文言断句。2010年湖南卷在这个点上就设了题。•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探究一: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探究一: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总结归纳一:•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察对话(引文标志)迁移巩固将下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①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节选自《战国策·齐策》)•②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迁移巩固将下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①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节选自《战国策·齐策》)•②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根据文意在“曰”的前后断句。•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探究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探究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找名(代)词,定主宾总结归纳二: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代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等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韩非子•说林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韩非子•说林下》)找出句中几个重要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迁移巩固探究三: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②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探究三: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唐杜牧•②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探究三: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唐杜牧•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探究三: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唐杜牧•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探究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总结归纳三:——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1.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盍、嗟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句尾虚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3.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看虚词,找位置“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圆圈(。)“也”“者”常常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例】(2006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为上段文字断句。迁移巩固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就犹如牙齿有了嘴唇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了。今天灭了赵国,明天忧患就会波及齐国楚国了。况且解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退却秦国军队,是显赫的名声。不努力干这种事情,反而吝啬自己国家的粮食,为国家考虑的人(指国君),错误啊!迁移巩固•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探究四: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探究四: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看有什么特点如……何不亦……乎其……邪总结归纳四:•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辨句式•积累:•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迁移巩固•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岳》范仲淹北宋探究五:(1)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
本文标题:2012--5(文言断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7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