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2-05-17(基础考评 张晓丹)
安全标准化基础管理考评张晓丹(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电话:13002303553邮箱:zmg681101@163.com《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13个一级要素42个二级要素一级要素二级要素一级要素二级要素1目标1.1目标5教育培训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2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2.2职责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3安全生产投入3.1安全生产投入5.5安全文化建设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6生产设备设施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4.2规章制度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4.3操作规程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4.4评估7作业安全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4.5修订7.2作业行为管理4.6文件和档案管理7.3警示标志5教育培训5.1教育培训管理7.4相关方管理一级要素二级要素一级要素二级要素7作业安全7.5变更11应急救援11.1应急机构和队伍8隐患排查和治理8.1隐患排查11.2应急预案8.2排查范围与方法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8.3隐患治理11.4应急演练8.4预测预警11.5事故救援9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2.1事故报告9.2登记建档与备案12.2事故调查和处理9.3监控与管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1绩效评定10职业健康10.1职业健康管理13.2持续改进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10.3职业危害申报核心要求1、目标【基本要求】(1)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2)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基本要求】1、企业应根据规模、风险大小,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应有企业的主要责任人领导,有安全生产相关人员、工会人员参加;2、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2职责【基本要求】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2、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领导、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是企业、车间、工段、班组一把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如:生产、技术设备、动力、人事劳资、教育、供应、销售、运输、消防保卫、安技环保等部门。【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安全生产投入【基本要求】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安全生产投入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6)安全标志及标识;(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基本要求】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领导现场带班班组岗位达标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4.2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4.3操作规程【基本要求】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4.4评估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4.5修订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4.6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要求】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进行档案管理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危险源管理台帐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授权作业指令单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生产奖惩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特种设备管理记录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安装、运行、维护等)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风险评价信息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应急演习信息技术图纸等。【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5、教育培训5.1教育培训管理【基本要求】1、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2、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关注点】【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关注点】(1)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科或处、部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人员必须持有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若有证书而过期视同无证。(2)安全生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认定是以单位在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时相关文件中所确定的人员,若人员有变化须有相应人员变更文件。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新入厂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基本要求】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5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求】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符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的内容包括:公开安全承诺、建立安全自我约束机制、进行安全绩效测量,统一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志向、安全态度,进行安全长远规划计划、确定安全目标、保守安全决策,开展安全异常和缺陷识别、与相关方安全合作、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事务参与、安全自主学习改进,激励安全行为、杜绝不安全实践等。6、生产设备设施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基本要求】(1)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2)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3)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基本要求】(1)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2)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3)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4)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基本要求】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关注点】【一些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7、作业安全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基本要求】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
本文标题:2012-05-17(基础考评 张晓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7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