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一)新常态提出(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三)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四)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研究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背景:新常态(一)新常态提出的背景5月,河南考察时首提“新常态”。7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重申新常态的重要性。11月,在APEC峰会上,全面阐述新常态。2014年,习近平关于“新常态”的论述(三)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四)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政府企业老百姓创新驱动以服务为主专业金融服务简单致富规模效应唯GDP论调整为调整为调整为一、近期农业农村发展成绩斐然农村发展成就盘点本章概要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1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3农村改革扎实推进4农村保持和谐稳定5(一)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一)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粮食单位面积产量0.9%粮食播种面积肉类产量0.8%奶类产量水产品产量0.2%6.6%3.7%2014年,我国粮食及农产品产量与2013年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二)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元)2014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比人均可支配收入8%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农村居民城镇居民9892元28844元9.2%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二)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014年人均纯收入增幅9.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3︰1以内2014年减少了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三)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5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1%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5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产品质量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农业科技覆盖率逐步提高(三)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信息化步伐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稳定发展无线控制视频监控异地监控自动喷药自动施肥自动灌溉无线采集(四)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种业、农垦、农村金融等改革农业法治建设(五)农村保持和谐稳定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解决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专列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良好态势5.5%2%-2%0.1%3.6%0.8%0.6%-0.4%夏粮早稻秋粮谷物棉花猪牛羊禽肉禽蛋牛奶2014年农业产量与2013年增长(下降)对比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支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定海神针”和“压舱石”的作用二、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本章概要农产品价格“天花板”1农业补贴“天花板”2资源条件“硬约束”3生态环境“硬约束”4农民收入不平衡5城乡发展不平衡6农药农膜化肥(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劳动力成本稻谷92%小麦57%玉米60%油菜籽38%农机作业费土地流转费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上升——最低收购价累计分别提高数量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下沉——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高出数额粮食600元棉花3000元大豆550元食糖400元国内粮食收购价格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二)农业补贴“天花板”继续加大农业补贴支持遭遇世贸规则的限制“黄箱”政策: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中是不鼓励的,影响贸易价格的政府补贴,必须限定在一定数量内。我国对小麦、玉米、稻谷等的支持已接近承诺上限,对棉花的支持已超过约束上限(三)资源条件“硬约束”2009-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数量农业资源数量减少农业资源质量恶化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业生产用水缺口呈扩大之势单位:亿亩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四)生态环境“硬约束”5900吨利用率33%化肥使量40万吨利用率35%农药使用量130万吨回收率40%农膜使用量农业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不高大气污染加剧环保图片大气污染加剧环保图片环保图片土地生态恶化环保图片水资源污染严重森林草场减少环保图片森林草场减少•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50%--60%天然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河床抬高、湖泊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全国200个贫困县87%分布在水土流失地区黑河源头草场退化为黑土滩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1、频繁的环境事件不断出现2、农村癌症高发率的出现3、双头动物大量出现4、畸形、残疾人比比皆是时间地点群体性事件进展2012.7什邡群众聚集,反对钼铜项目政府决定停止此项目2012.4天津数千市民以散步方式抗议PC项目重新评价复审2011.12汕头海门镇数百人抗议华电项目污染决定暂停上马2011.9海宁晶科能源公司污染引发数千人聚集市环保部门依法对公司处理2011.8大连反对PX项目,上万人聚集停产并搬迁2009.11广州百人抗议大型垃圾焚烧厂重新选址2008.8丽江兴泉村村民因水污染问题与高源建材公司发生冲突,300人参与责令该公司分两次付400万处置金2007.6厦门反对PX项目,上千人以散步的形式抗议迁建它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工业文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原始文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五)农民收入不平衡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加大2004年6486元18059元2013年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4.17倍3.14倍相对差距6268元14100元上海市与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绝对差距2004年2014年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日益明显(六)城乡发展不平衡廉价要素流向城市存在不平等交换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级差地租被转移到城市建设农民工福利待遇差农户贷款难目前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低的“三低”状况仍较为突出。•二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五是投入远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需要六是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七是一些地方对三农工作重视不够。图解制约因素:一、商品率低,市场发展滞后白菜五分钱一斤五块钱随便拿二、耕地质量差,基础设施(土、水、路)投入严重不足农村道路交通状况恶劣:四川省59个乡镇,6479个村不通公路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386199”部队三、农民的大量外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妇女成为田间地头主力军科技人员在简陋的环境下给农民授课科技推广难农业生产被“边缘化”种地不如做个小生意四、城乡差距在“缩小”中拉大农村房屋一瞥: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上海浦东农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提升难三、下一步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潜力农业农村发展重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结构本章概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4(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储藏保鲜加工运销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标准化生产加强监管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水节肥节药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集约节约用地推进农业『走出去』不断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1.用现代理念指导农业•(一)树立和坚持市场导向理念。一是商品意识,二是竞争意识,三是效益意识。•(二)树立和坚持集约经营理念。一是科技兴农意识,二是人才强农意识,三是规模经营意识。•(三)树立和坚持和谐发展理念。一是安全意识,二是生态意识,三是循环意识。•(四)树立和坚持外向开发理念。一是出口农业意识,二是招商农业意识,三是“飞地”农业意识。•(五)树立创意农业和多功能农业理念。2.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解决好水、土、路的问题。水是命脉。土是基础。路是关键。•用现代工业的成果装备农业生产工具。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二是努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用优质安全的要求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二是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三是合理使用农药、农膜。•用生态环保的标准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一是积极建设“绿色家园”。二是大力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模式。3.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发展我省现代农业,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引进、转化、推广的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⑴、加大创新力度,实现重点突破。•⑵、加速成果转化,推广先进技术。•⑶、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活力。4.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一)走一体化的道路,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二)走专业化的道路,突出抓好合作经济组织。•(三)走集约化的道路,注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四)走社会化的道路,着力建设服务体系5.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围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要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二要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发展优质油料、薯类、果蔬、中药材、茶叶、蚕桑、食用菌、花卉等产业。•三要大力发展畜牧业。要围绕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步伐。6.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农业强省的根本举措。•新型农民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必须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下大力气长抓不懈。要着眼于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按照贴近农民、方便农民的原则,着重抓好文化知识补习、实用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三个重点,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施组织培训、输出、社保、维权服务和返乡创业“五位一体”的劳务开发模式,引导劳动力有效转移,由体力型转向智力型,劳务输出的产业领域要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二)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目标价格补贴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二)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营销促销农超对接农业采摘网上销售(二)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教育养老(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意义(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1、五---六十年代:高级社章程,“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农业学大寨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到1967年,粮食亩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208斤增加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1955年的400斤增加到800斤。文革期间,在“以粮为纲”、“全国学大寨”号召下,人们把这三个目标加以形象化,说成是“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确定为粮食增产的目标。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中央有关文件中也出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例如,1964年1月在一份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
本文标题: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7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