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铜矿补充详查报告评审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中矿蒙储评字[2009]27号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八日1报告送审单位: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制单位: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编写人:陈林士李自强魏庆余白满香报告编制日期:2008年8月评审受理日期:2008年12月10日汇报人:陈林士评审专家组组长:刘贵忠成员:所同德吕英莎娜魏俊杰评审方式:会议评审评审会议日期:2008年12月16日评审会议地点:呼和浩特市2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4月4日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精诚矿业公司)授予“内蒙古科右中旗金鸡岭-通榆山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1500000721558,有效期至2008年4月4日;2008年6月20日对探矿权进行了变更延续,延续证号T15520080402004983,勘查项目名称变更为“内蒙古科右中旗金鸡岭—通榆山地区金矿详查”,勘查单位变更为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期延至2009年4月4日。该区以往已进行了相应的地质勘查工作,并提交有《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花铜矿金鸡岭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鉴于其地质勘查及研究程度低,精诚矿业公司为进一步查明勘查许可证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及其可利用性,特委托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旺勘探公司)在勘查许可证范围内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勘查,龙旺勘探公司经收集区内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并经进一步的踏勘,在充分收集利用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投入以坑探工程为主要手段对主要矿体予以控制,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经济论证,经综合研究整理,于2008年8月编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于2008年12月10日送达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咨询中心)申报评审,经咨询中心审验其送审材料及要件齐全,符合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受理了该报告。在组织矿产储量评估师和有关专家对“报告”进行审阅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16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审查会议。会议由咨询中心主持,评审专家(名单见附件1)、报告提交单位与报告编制单位共10人(名单见附件2)参加了会议。评审会上,报告编制单位对报告编制情况及资源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与3会专家及代表对报告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及建议。会后报告编制单位按评审会议意见及建议进行了修改与补充,正式报告于2009年2月25日送到咨询中心。经专家复核后形成如下评审意见,呈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一、评审依据1、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2、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3、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4、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5、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6、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4月4日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授予“内蒙古科右中旗金鸡岭-通榆山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1500000721558,有效期至2008年4月4日;2008年6月20日对探矿权进行了变更延续,延续证号T15520080402004983,勘查项目名称变更为“内蒙古科右中旗金鸡岭—通榆山地区金矿详查”,勘查单位变更为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期延至2009年4月4日;7、《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布墩花铜矿金鸡岭矿区选矿试验报告》(复印件),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78年12月;8、《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国冶金矿业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月。二、矿区概况(一)位置与交通金鸡岭矿区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旗府所在地巴彦胡硕镇南西417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科右中旗布敦花苏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1′30″~121°24′00″;北纬44°54′00″~44°55′30″。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4月4日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授予“内蒙古科右中旗金鸡岭-通榆山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1500000721558,有效期至2008年4月4日;2008年6月20日对探矿权进行了变更延续,延续证号T15520080402004983,勘查项目名称变更为“内蒙古科右中旗金鸡岭—通榆山地区金矿详查”,图幅号L51E019006,勘查面积8.66km2,勘查单位变更为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期延至2009年4月4日,其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分别见表1。表1金鸡岭矿区勘查区(补充详查区)范围各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地理坐标1954年北京坐标系(6度带)1954年北京坐标系(3度带)东径北纬XYXY1121°21′30″44°55′15″4977545.6021370379.404977132.0040607249.402121°22′15″44°55′15″4977525.7021371366.304977148.6040608236.403121°22′15″44°55′30″4977988.8021371375.604977611.6040608228.604121°24′00″44°55′30″4977943.0021373678.404977651.0040610531.305121°24′00″44°54′00″4975164.7021373623.604974872.7040610579.306121°21′30″44°54′00″4975230.4021370332.504974816.7040607288.20本次补充详查在充分收集区内已有原报告成果资料,并经充分分析对比研究,原报告确定的通榆山矿段为矿化体,对原三号异常(一区)与山顶峰-六○六峰及金鸡岭矿段(二区)内赋存矿体,在充分利用原报告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投入坑探工程和相应的系统取样与化(试)验,圈定了具工业开采价值的铜矿(化)体30个,并分一、二两个区对具工业开采价值的铜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补充详查区与勘查许可证范围相同,均由6个拐点圈定,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共由两个区14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2。5表2金鸡岭矿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各拐点坐标一览表分区编号拐点编号1954年北京坐标系拐点编号1954年北京坐标系XYXY二区14977163.4440609484.9654976248.6140610384.0424977391.0240609765.6264975743.6140609751.2334977219.0340609805.3774975685.9640609389.9544976643.2340610018.3084976137.7440609322.45资源储量估算面积0.9889km2;赋矿标高372~-120m一区94977093.1640608800.70124975826.3140608553.09104977109.5740608966.34134975816.6240608324.73114976434.2240608854.54144976537.9840608525.43资源储量估算面积0.3522km2;赋矿标高350~70m全矿区资源储量估算面积1.3411km2;赋矿标高372~-120m矿区北东距科右中旗旗所在地巴彦胡硕镇17km,距S306省道1km;距通辽-霍林河铁路布敦花车站4km,交通运输较为方便。(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大兴安岭与松辽平原间过渡地带,地处大兴安岭中段,属中低山丘陵区,一般海拔标高200~300m,最高达500m,总体属西高东低之丘陵区。霍林河为区内最大河流,纵贯全旗,由北西流向南东,流经矿区东侧;杜七营子河,在矿区西侧流向南东入沼泽,两河水量均不大。属北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20℃,年均降水量375mm左右,且多集中在7~8月间,年均蒸发量2200mm左右,相对温差38℃左右,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风季及封冻期,主导风向西北,一般风力3~5级,最大可达7~8级,最大风速23m/s,无霜期约130天,最大冻土层深度2.0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05,对照烈度为Ⅵ度。区内地广人稀,居民以蒙古族为主,多从事农牧业生产,工业基础薄弱。目前高压电线已通至矿区,矿山所需电力可依靠区域变电所6提供的60千伏的专用线路,供电条件良好;另有中旗代钦塔拉苏木至突泉的60千伏农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差,为矿山备用线路。(三)地质概况1、区域地质背景: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中段东缘,属兴蒙地槽Ⅱ级构造单元-兴安地槽,为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带南西端东侧交汇部位,即为东西向构造与新华夏构造联合作用所产生的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为主、次为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花铜矿金鸡岭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全部范围内。其地层区划古生代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乌兰浩特-哈尔滨地层小区;中新生代地层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P1),大石寨组(P1d)与吴家屯(P1w);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J2w)与呼日格组(J2ha)及付子家组洼(J2f),上统宝石组(J3bs),第四系更新统(Q3)与全新统(Q4)松散沉积物广布。区内经历了华力西期及燕山期造山运动,构造活动持续时间长,形迹复杂,以东西向构造与新华夏构造联合作用所产生的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为主、次为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带以紧密褶皱及一系列冲断裂组成,主要有呼和哈达-布敦花复向斜,布敦花背斜,开荒地窝铺冲断层,草稿吐-查顺花冲断层及五九山冲断层等;东西向构造以孟恩套力盖-洮安挤压断裂为代表,为布敦花-敖都木铜(多金属)铁成矿带;新华夏构造体系以罕山向斜及通榆山冲断层为代表。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侵入时代以华力西期与燕山期为主,与构7造关系十分密切。华力西期主要岩石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白云母斜长花岗岩,空间分布主要受东西向构造控制;燕山期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类及派生的中酸性脉岩,空间分布主要受联合弧形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控制。2、矿区地质: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J2w)与呼日格组(J2hr)及第四系全新统(Q4)。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条纹状变质砂岩及云母石英片岩,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围岩之一;地层总体走向75~80°。通榆山一带走向25~30°,倾角均在70°以上,总厚度427m,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下上两个岩性段。下段(P1da)属片岩段,岩石组成主要为条纹状变质砂岩,其次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夹变质砂岩等;条纹状变质砂岩呈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含量40%)、长石(含量25%)、绢云母(含量15%)、黑云母(含量10%)及绿泥石(含量5%)等。上段(P1db)为变质砂岩段,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其次为条纹状变质砂岩夹绢云母石英片岩等。变质砂岩呈变余砂状结构,块状、条纹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含量45%)、长石砂粒(含量25%)及少量绢云母、黑云母与绿泥石。侏罗系中统万宝组(J2w):岩石主要由凝灰质砾岩、火山灰凝灰岩、砂岩、砂砾岩及砾岩等组成。地层倾向南东,倾角10~20°;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大石寨组地层之上,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围岩,总厚度605m。根据岩石组合可划分为凝灰质砾岩段(J2wa)、砂砾岩段(J2wb)、砾岩段(J2wc)及砂岩段(J2wd)四个岩性段。凝灰质砾岩段(J2wa)岩性以凝灰质砾岩为主,夹有火山灰凝
本文标题:铜矿补充详查报告评审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