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阜矿集团安全第一思想教育工作综述
110月12日,《中国煤炭报》在一版通栏刊发了阜矿集团创新“四三三”工作法的工作经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省煤管局、辽宁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安全生产网、中国安全文化网、中国煤炭网、煤矿安全网、《辽宁煤炭信息》等百余家网站、报刊纷纷刊发了阜矿集团坚持三重原则,提升安全第一思想意识,创新“四三三”精细化安全教育工作模式的经验做法。坚持三重原则提升安全“第一”意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安全“第一”思想教育工作综述2010年以来,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以“安全生产十大理念”为引领,坚决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增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自主保安教育意识,坚持教育重点在“领导干部、重心在生产一线、重要的在于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围绕班前会安全教育与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机融合和有效对接,明确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用、能用、会用、管用”的要求,推行“四三三”工作模式,建立“思想保障、制度执行、动态督察”工作机制,提高了安全“第一”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建立了具有阜矿集团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年初以来,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强劲发展的态势,企业总收入、利润指标、转移转产、项目开发、安全管理、职工收入等均创出了历史较好水平。一、重点在干部——以“安全生产十个理念”为引领,安全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深化2阜矿集团党委从学习贯彻“安全生产十大理念”入手,要求领导干部把安全“第一”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相融并处,实行“一岗双责”,不断深化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1、学习贯彻“安全生产十个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企业安全发展。以2010年集团公司总经理安全一号指令确立的“安全发展、从严治矿、防止大事故、细节决定成败、依靠科技进步、十个手指一齐动、静态隐患+违章=事故、质量标准化、按规程操作、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安全生产十个理念”为引领,阜矿集团提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高于一切,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管理思想,总结了安全工作“严、细、实、新、恒”五字箴言和“安全就是生命、就是健康、就是幸福、就是效益”的安全价值观,明确了安全第一思想教育“重点在领导干部、重心在生产一线,重要在建立长效机制”和安全管理“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基本原则,突出强化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具有阜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各厂矿努力营造安全文化建设强势舆论氛围。在井口、学习室、家属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32处、创建安全文化展室9个,制作安全理念警句、安全生产格言等宣传牌板近千块,制作安全文化、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28部。公司各级组织通过班前会、安全培训、家属联保、亲情慰问、安委会、群监员、青安岗活动等形式,以文化力影响和规范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用先进理念引领企业安全发展。2、以“安全为了谁”为主题,狠抓《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书活动。2010年末,公司党委书记李军向各3级干部推荐了“祁友红《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一书,至此,全公司广泛开展了《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书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读书体会宣讲到区队、进班前。通过“安全为了谁”大讨论,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以“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为主题,以演讲、研讨、领导干部班前宣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我的安全我负责”的全员安全责任意识。3、开展“班前会主持人素质提升”训练活动,全面提高班前会质量。录制《阜矿集团班前会示范片》、《安全第一思想教育的研究与应用》等教学光盘到班前会做专题培训,举办矿井单位区队干部参加的班前会主持人培训40余期、1100余人次。各矿井单位每周一次开展评选优秀班前会主持人、班前会观摩,现场点评,促进班前会优秀主持人不断涌现,促进班前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4、开展“不安全行为大家评”等活动,重点解决习惯性违章问题。开展“不安全行为大家评”班前排查活动,针对揭摆出的43项“不安全行为”,查找思想根源,向各类习惯性违章宣战。特别针对集团公司安监局整理印发的“纠正规程及现场作业的13种错误做法”,与职工共同制定克服“习惯性违章”的有效措施,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进班前、到现场,组织各厂矿编印《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开展“三违通知单职工班前点评”等活动,让职工明白哪些做法是按章,哪些做法是违章,从而摒弃干部违章指挥、职工违章作业的陋习,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重点解决作业现场不安全行为“听惯了、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问题。4二、重心在基层——按照“四用”要求,实现班前教育与现场安全的有机融合和有效对接班前安全教育的效果如何,必须体现在生产现场、落实到井下一线,达到“有用、能用、会用、管用”,强调各厂矿班前会必须服务于现场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必须与现场实际有机融合、有效对接。1、全面落实班前会程序与现场安全对接的形式和方法,增强班前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一是坚持以“每日安全办公会、生产会涉及的安全政令”为主要内容的传达贯彻;二是建立专项考问记录,做好“与当班安全工作相联系”的规程措施、安全确认等应知应会安全知识的学习考问,每月循环考问率达到100%;三是现场安全讲解做到“两指定”、“三明确”,即:指定当班安全负责人和指定安全重要环节安全确认人;明确当班安全重点工作、明确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明确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促进了班前会与现场安全的有效对接。2、研究制定适应现场实际的班前会考核办法,增强班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公司党委采取专题讨论、深入基层区队写实调研和征求矿井单位党委意见三种方法,对年初制定的《阜矿集团班前会写实量化考评细则(试行)》的20项量化考核内容进行完善和修改,调整班前安全教育与现场安全对接中“总结上班工作、安排本班工作、强调安全重点、进行安全提示和班前规程讲解”等规定动作达到50分的考评得分比重,达到了班前会全过程服务当班现场安全生产的效果。3、总结推广提升班前会质量的成功做法,体现班前安全教育的灵活性。公司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矿井单位党委书记5工作例会,分析研究和解决班前安全培训和安全“第一”思想教育重点问题。统一规范,强化细节督查,推行班前会职工及区队“两级安全确认”。规范基层区队的班前会板书格式,完善区队班前会专项安全考问记录,建立计划性全员考问和考问普查、复查机制。总结推广了兴阜矿“安全技术业务科室干部班前规程讲解”、清河门矿“安全文化进社区”和八道壕矿以“填鸭式”安全教育等成功做法,体现班前安全教育的灵活性。三、重要在于建立长效机制——推行“四三三”工作法,力求班前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1、把握“包班、写实、互动、闭环”四个环节,建立班前安全教育责任机制。“包班”:建立553名公司和厂矿党群干部班前会两级包保网络,实现区队、班组班前会督查监管的全覆盖。“写实”:厂矿副总以上领导、公司及矿两级党群干部参加班前会现场写实,以《阜矿集团安全第一思想教育量化考核细则写实单》现场打分、当班点评,对细节问题现场落实整改。“互动”:采取“问考答”的形式,班前会上干部考工人、工人考干部、矿嫂考矿哥,通过安全知识的互考,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采取安全每日一题、每周一考、每旬一练、每季一评以及安全技术科室干部班前规程讲解的方式强化班前安全培训。“闭环”:建立“预案→落实→考核→奖罚→反馈”的精细化闭合监管考核管理程序。一是各级写实人员按照规定填好写实表报公司、矿两级宣传部汇总,完成日闭环。二是党委书记(副书记)每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写实人员个人和总体情6况进行点评,督促整改,由宣传部负责整理归纳,每周在总经理、矿长安全办公会上通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完成“周闭环”。三是由宣传部进行月总结,由党委书记(副书记)在月份安全教育例会上通报并安排重点工作,完成“月闭环”,形成了安全“第一”思想教育“事事有人管,管理靠闭环”的运行机制。2、推行“政令督办单、工作写实单、问责通报单”三单督导,建立班前安全教育考核机制。以“政令督办单”部署安排班前安全“第一”思想教育政令要求;以“工作写实单”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动态督导问题整改;以“问责通报单”进行考核通报;强化班前安全教育内容的有效执行。各矿井单位认真落实公司党委要求,广泛建立了《班前安全教育量化考核月检月评》制度、每月检查评选班前安全教育优秀区队和最差区队,评选奖励“优秀班前会主持人”等制度。3、强化“集中抽查、联系点督察、宣传部长互检”三级巡查,建立班前安全教育监管机制。公司党政领导亲自带队,每周组织党群部门进行四点班和零点班班前会抽查,做到与被检单位不打招呼;各单位采取“听班前、看记录、查现场、考职工、问干部”的方式进行“集中抽查”;公司党群部门和厂矿党群干部均建立了班前会联系点,每周和每天两个层面的“联系点督查”班前写实、量化考核;公司党委宣传部每月组织一次厂矿宣传部长班前会拉练互检,研究措施,推广经验;各矿井单位党委组织每周一次的系统内班前会观摩点评,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形成“两级互检”机制。2011年1-9月,党群各部门到部门联系点检查548次,7其中矿井单位检查指导394次,对地面单位检查指导154次,进行班前考问4185人次,发现并督导各类问题985项,初步解决了班前会正职与副职主持、白班与夜班、领导在与不在、通知与不通知“四个不一样”的问题。年初以来,阜矿集团党委安全第一思想教育工作以“统一规范,细节督查”为手段,创新四三三精细化安全教育工作法,形成了监管体系上的完善,教育内容上的创新,自下而上形成了“包班、写实、互动、闭环”的链式工作模式,较好的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电话:0418-65581542011年9月
本文标题:阜矿集团安全第一思想教育工作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