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肛瘘的治疗及护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五十一病区孙延菊定义:直肠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感染性通道,约占肛肠疾病的25%,仅次于痔。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大肠杆菌、结核杆菌、肛隐窝·肛腺导管·肛腺肛周脓肿变形杆菌,脓液在肛周流窜或在肠粘膜下滞留,当脓肿自溃或切开后形成肛瘘,因化脓性感染发展而成的肛瘘约占肛瘘的95%以上,其次是克罗恩病、直肠炎、直肠癌等。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早期细菌入侵阶段:(二)脓液形成阶段:(三)瘘道形成阶段:肛腺感染学说示意图分类:1.按瘘管位置高低(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统一分类标准以外括约肌深部为界限)此种分类方法,临床较为常用。(1)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1个瘘管)和低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2)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可分为高位单纯性肛瘘(只有1个瘘管)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1)肛管括约肌间型约占肛瘘的70%,多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瘘管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内口在齿状线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缘附近,为低位肛瘘。(2)经肛管括约肌型约占25%,多因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引起,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瘘管穿过外括约肌、坐骨直肠间隙,开口于肛周皮肤上。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3)肛管括约肌上型为高位肛瘘,较为少见,约占4%,瘘管在括约肌间向上延伸,越过耻骨直肠肌,向下经坐骨直肠间隙穿透肛周皮肤。(4)肛管括约肌外型最少见,仅占1%。多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肛管间隙脓肿的后果。瘘管自会阴部皮肤向上经坐骨直肠间隙和肛提肌,然后穿入盆腔或直肠。这类肛瘘常因外伤、肠道恶性肿瘤、Crohn病引起,治疗较为困难。临床表现:肛瘘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部潮湿、搔痒,有时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伴有寒战、高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脓肿穿破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是瘘管的临床特点。检查:检查时在肛周皮肤上可见到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隆起,挤压时有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外口的数目及与肛门的位置关系对诊断肛瘘很有帮助:外口数目越多,距离肛缘越远,肛瘘越复杂。检查方式1.直肠指诊确定内口位置对明确肛瘘诊断非常重要。肛门指诊时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有时可扪到硬结样内口及索样瘘管。2.肛门镜检查肛镜下有时可发现内口,自外口探查肛瘘是有造成假性通道的可能,易用软质探针。以上方法不能肯定内口时,还可自外口注入亚甲蓝溶液1-2ml,观察填入肛管及直肠下端的白湿纱布条的染色部位,来判断内口位置。3.影像学检查碘油瘘管造影是临床常规检查方法。肛管超声和CMI检查能提高肛瘘的诊断率。对于复杂、多次手术的、病因不明的肛瘘患者,应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排除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存在。治疗: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肛瘘的复发。治疗提示(一)开放伤口以利引流(二)所有肛瘘切口呈放射状(三)保护肛门的生理功能(四)正确处理肛管直肠环,以防止肛门失禁,肛门前方外括约肌因缺乏耻骨直肠肌的支持,因此不能一次将其切断,至少应保留外括约肌深部纤维。(五)肛尾韧带若需切断时,只可纵行切开,不能横行切断,如需要横行切断肛尾韧带,一定要将切断韧带的断端重新缝合固定,避免造成肛门塌陷和向前移位。治疗方式:手术治疗1.瘘管切开术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开放,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低位肛瘘,因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切开后只损伤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不会出现术后肛门失禁。2.挂线疗法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此法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换药方便,在橡皮筋脱落前不会发生皮肤切口黏合等优点。治疗原理挂线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疗法,手术治疗肛瘘或肛门直肠瘘时,处理括约肌受到很多限制,稍一不慎切断肛门括约肌,必然导致肛门失禁。而挂线疗法则缓慢地使结扎的括约肌发生绞窄性坏死,产生粘连,使括约肌相对的固定,不至于造成肛门失禁的后遗症。3.肛瘘切除术切开瘘管并将瘘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组织,创面不予缝合;若创面较大,可部分缝合,部分敞开,填入油纱布,使创面由底向外生长至愈合。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同时应注意:肛瘘术后伤口敷料更换的好坏,是保证手术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好细致的心理护理,解除其恐惧感,增强自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患者饮食方面:局麻手术者术前1天饮食一般不受限制,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者术前6小时禁饮食。术前护理:3.患者术前备皮洗澡,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以预防术后感染。4.术前灌肠清洁肠道,排空膀胱。5.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术前药物。术前护理:6.女病员手术日不得化妆及涂抹指甲油,以免影响术中及术后病情观察,应该避开月经期手术,若为经期或经期前后1-3天,应及时通知医生。7.嘱其准备手术费用及一次性医用护理垫。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创面有无出血、渗血、疼痛及排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2.患者术后以卧床休息为主,局麻者以舒服为好,硬膜外和腰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并禁食,在此期间指导家属按摩双下肢及足背,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护理:3.6小时后鼓励患者尽早排尿,也可遵医嘱哈乐1粒口服,小便困难者可以采取听流水声、下腹部热敷、按摩、协助到卫生间排尿的方式,尽快排小便。上述措施无效时可给予无菌导尿。术后护理:4.有的患者由于害怕大便时伤口疼痛而数日不进食物,以致出现低血糖反应。护士应说明进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以利于伤口恢复,术后第二天可恢复正常饮食,勿食生冷虾蟹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腹泻可引起创缘肿胀,疼痛加重,不利于创面愈合。术后护理:5.疼痛护理。指导患者使用止痛泵,或遵医嘱口服止痛药物。6.术后第2天早晨第一次换药,应先解大便,但不要勉强。大便时尽量减少下蹲时间,以六七分钟为宜,尽量不要超过1刻钟。第一次排便如感到困难,可肛注两到三支开塞露,利于排便,以免损伤创面。坚持每日起床后先排便,再换药。7.术后适度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怎样预防肛瘘(一):1.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平时应该吃丰富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2.要有良好的排便时间,因为体内产生的废物,最好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排便,形成良好习惯,还可以有效预防大便干结,损伤肛管皮肤。怎样预防肛瘘(二)1.如果患者自己发现患有肛窦炎、肛裂或肛乳头肥大,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发展成肛脓肿和肛瘘。2.若出现肛门灼热和肛门下坠现象,及时就诊,确定原因,针对治疗。怎样预防肛瘘(三)肛门保健操,锻炼肛门功能恢复。方法是先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然后全身放松,使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每日坚持,每次不少于50次,逐日增加到200次左右,嘱患者做到起居规律,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勿久站、久坐、久蹲,定时排便。谢谢
本文标题:肛瘘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3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