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朝花夕拾》专题研究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朝花夕拾》专题研究一、阿长1、人物介绍: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他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2、人物形象:(1)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阿长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可见出身之低下。她享受不到教育的权利,不识字,没文化。尤其不幸的是,“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功夫只能告假几天回家。阿长相信命运。遭遇了守寡的不幸,在含辛茹苦的女工生涯中,她对生活并无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她相信儿童金口,郑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好像新的一年的运气,全在孩子有没有“恭喜”她,要是不说,可就惶急了,说了,开心得什么似的。普通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阿长这个不幸的寡妇只求平平安安,鲁迅回忆起来,对她充满同情。(2)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阿长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性格又很外向,来到周家做女工,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人胖,睡相也不好。在温文尔雅的主人家就显得格外粗俗,连小主人都对她讨厌之极。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中不免有迷信的成分,诸如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也有落后的成分,诸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这是落后的儿童教育观。但是,课文所写,迷信、落后的东西并不多,多数是不错的。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这是讲究形象。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3)阿长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前半部分虽然用的是抑笔,但说的是儿时的心理,其实阿长对孩子的关爱是前后一致的,并非平时不好,惟独买《山海经》算是做了一件好事。阿长对孩子的关爱,就她的本意来说,是要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她总是为孩子操心。“烦琐”正说明她悉心教养。当然她不懂儿童心理,许多做法违拗儿童心理,使孩子感觉讨厌、麻烦。买《山海经》则是叫孩子称心如意的一回。阿长自己没有读过书,见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经》,却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她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给买的,阿长之值得鲁迅纪念是理所当然的。二、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FujinoGenkur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他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896年10月毕业,并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开始,在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科专门校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现日本东北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科专门校并入,成立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福井逝世。1、人物介绍:2、人物形象:(1)生活的“模胡”与工作的“细心”。鲁迅在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其貌不扬,并没有特别之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随后,我们便听到了有关他的掌故:“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因穿着不讲究,竟遭人疑心了,多么“模胡”的老师。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却对工作极其认真,文中写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关注到“我”,并主动问“我”上课的“讲义”能否抄下来,要“我”拿出所抄的讲义给他看,而且,“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对“我”的讲义呢,“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从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出了一位老师,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学生是多么认真负责。同时精心为“我”改正解剖图,“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里也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生活“模胡”与工作“细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很好地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道出了鲁迅难忘的原由。(2)思想的“超越”与无私的“鼓励”藤野先生是一个师德高尚的日本教师,他的思想是开明的,理念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平民教师,他没有狭隘的民族观。面对学生,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为此,他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气质与风范。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他尊重学生(尽管为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这些对一个受尽了歧视和污辱的弱国留学生是多么大的鞭策和鼓舞啊。特别是在与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谈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既尊重学生——“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也尊重科学——“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他不仅关心鲁迅的学业,而且关心其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其解剖实习中的出色表现感到欣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鼓舞学生成长,老师的伟大也莫过于此了。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一个来自弱国的学生。在藤野先生所处的环境,这样做实在太难了。“匿名信事件”中,污水不是也向他泼来了吗?不仅如此,他还能为一个弱国学生打抱不平,这些都体现了他对于一个中国学生的真挚师生情谊。这便是超越民族的爱,这便是最为真实且感人的力量。难怪作者在文章中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可见,藤野先生一直鼓励着鲁迅,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3)人格的“魅力”与永生的“感动”藤野先生的公平、严谨、宽容与责任,给鲁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展现了一位教师非凡的人格魅力。这便是师道的力量,师德的力量。这人格上的魅力,彻底征服了具有强烈“民族自强”心理的人,让“我”有了莫名的感动、敬佩和怀念,并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鼓励着我一路前行。我们回到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一位异国的教师能以公平之心对待来自各国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弱国”中国的学生,并且给予极大的关心、鼓舞和真诚的帮助,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啊!再读《藤野先生》,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教师高贵的灵魂,让我们体验到跨越民族和肤色的师爱。公平,成就了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也让一个学生有了一世的感动。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高山仰止,师恩永铭。”教师身教的力量是伟大的,今天我们从一位异国教师身上学到了爱、宽容与感动,这正是千百年来教师共有的感人形象吧。三、范爱农1、人物介绍: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浙江绍兴皇甫庄人。他诞生于一个破落的幕僚家庭,三岁丧父,5岁失母,与妹妹靠祖母抚养成人。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在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良,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材生,也是徐副办的得意门生之一。1912年,落水遇难。2、人物形象(1)同乡会争执,初识爱农,表现他的冷静、深刻。“我”同范爱农在东京初识便产生了误会,觉得他“很可恶”,甚至以为“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乡重逢时,笑谈各自经历,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知道他回乡后,遭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以至“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2)酒楼叙旧,表现爱农找不到革命之路的苦闷。待到辛亥革命发生,“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面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这就写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已被封建反动势力篡夺的事实。但他们到底有了共同任教的机会,爱农做监学,“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正写出了他对工作的热情,因革命胜利而喜悦。但那“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的王金发的情状,正反映出革命的不彻底性。(3)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爱农陷入更凄苦的境地。鲁迅去南京后又移到北京,爱农失去了鲁迅的帮助,学监也被代表封建复辟势力的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这之后,他“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最后“便在各处漂浮”,在对革命失望的心境中,在夜半大风雨时终至溺水而死。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四、寿镜吾1、人物介绍寿镜吾(1849~1929),名怀鉴,又字镜湖,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教学之余,以读书自娱,除经史子集外,博览稗官、笔记。晚年常阅报纸,与人议论时政,言及帝国主义侵略、订立不平等条约时,辄气愤扼腕,大骂朝廷卖国贼。2、人物形象(1)尚气节,崇礼义,生活俭朴。晚年,置一夏布长衫,挂于墙上,与两子换穿。每逢春节,于学生拜年次日必回拜。客人来访,必整衣冠相迎。清贫自守,不愿儿辈科举入仕,次子鹏飞富才学,镜吾将其锁于楼房内,不令出而应试。鹏飞缘绳而下,赴京得朝考一等第一名,授吉林宏安知县,镜吾斥为不孝,拒收送来之银。书屋后有丹桂一竿,时徘徊其下,有一亭名“自怡”,又于对面墙上,书“寄傲”两字,以示傲然遗世,自得其乐之意。(2)正直、善良。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
本文标题:鲁迅笔下的那些人――《朝花夕拾》专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3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