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四章 商品标准及标准化
第四章商品标准及标准化贸易技术壁垒目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并通过标准建立贸易技术壁垒,如面条标准是意大利制定的;矿泉水标准是法国制定的。一旦这些带有地域特点的标准进入食品法典中,在国际贸易中就成为准绳,对我们十分不利。进口出口电子产品家庭影院:电视、功放、音响;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和电源接口;电脑配件;DVD、CD;手机充电接口一、商品标准概述1、标准的概念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中对“标准作了如下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同时还进一步注明:“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2、商品标准的概念和作用商品标准是指为保证商品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对商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条件等。商品标准是商品生产、质量验收、监督检验、贸易洽谈、储存运输等的依据和准则,也是对商品质量争议做出仲裁的依据,对(1)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2)提高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经济效益,(3)维护消费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等都具有重要作用。3、商品标准的分类(1)按照标准的实施方式或约束性,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指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要强制实行的标准,也称为法规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除强制性标准以外,自愿采用、自愿认证的标准,又称为自愿性标准。凡涉及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其余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2)按照标准的表达形式,商品标准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文件标准是指用特定的规范文件,通过文字、表格、图样等形式,表述商品的规格、质量、检验等技术内容的统一规定。一般包括商品的品种、规格、基本参数、尺寸、质量要求、性能、检验方法、标志、包装等。实物标准作为文件标准的补充。实物标准也叫标准样品,通常是指对某些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的质量要求,如色、香、味、形、手感等,由标准化机构或行业或订货方用实物做成与文件标准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完全或部分相同的标准样品。例如,GSB6l003-87就是“汾酒实物标准”(其中“S”代表实物)。粮食、茶叶、棉花、羊毛和名优白酒等商品都有标准样品,作为在生产、检验、贸易洽谈、收购时评定商品质量等级的技术依据。商品标准还可按其适用范围,分为生产型标准和贸易型标准、出口商品标准和内销商品标准;按商品标准的保密程度,分为公开标准和内控标准;按商品标准的成熟程度,分为试行标准和正式标准。二、商品标准的分级(一)我国商品标准的分级《标准化法》,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商品)标准,基本原料、材料、燃料标准,通用的零件、部件、元件、器件、构件、配件和工具、量具标准,通用的试验和检验方法标准,商品质量分等标准,广泛使用的基础标准,有关安全、卫生、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有关互换、配合通用技术术语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其编号采用顺序号加发布年代号,中间加一横线分开,如GB18383—2001,GB/T19000—2000。2.行业标准我国行业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制定和实施的标准。行业标准包括行业范围内的主要产品标准,通用的零件、配件标准,设备、工具和原料标准,工艺规程标准,通用的术语、符号、规则、方法等基础标准。150个行业标准不能与有关的国家标准相抵触,已有国家标准的不再制定这类标准。已制定有行业标准的,在发布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后,该标准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编号形式与国家标准相同:3.地方标准我国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某地区内统一制定和使用的标准。地方标准的范围,主要控制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以及农业标准,不能扩大到工业产品标准。建立地方标准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形成市场分割和贸易保护。在公布和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强制性地方标准的代号由“DB”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代码前两位数字再加斜线组成,例如。天津市强制性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12/”,其标准《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编号为“DB12/112—1900;在上述代号斜线后再加“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例如天津市推荐性标准的代号是“DB12/T”,其推荐标准《无公害叶菜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号为“DB12/T114—1999。4.企业标准我国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发布,在该企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也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内控企业标准,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证产品质量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原则上由企业自行组织制定、批准和发布实施,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代号为“Q/”;各省、自治区、市颁布的企业标准应在“Q”前加本省、自治区、市的汉字简称,如北京市为”京Q/”,湖南省为“湘Q/”;斜线后为企业代号和编号(顺序号一发布年代号)。中央所属企业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企业代号;地方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企业代号。(二)世界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国际组织有: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合成纤维标准化局(BISF)、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税合作理事会(CCC)、国际电气设备合格认证委员会(CEE)、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AIEA)、国际空运联合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国际乳制品业联合会(IDF)、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国际制冷学会(IIR)、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橄榄油委员会(IOOC)、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兽疫防治局(OIE)、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IWO)、国际铁路联盟(UI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电信联盟(ITU)、万国邮政联盟(UPU)、联合同粮农组织(UNFAO)、国际羊毛局(IWS)、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等。国际标准的表示方法:国际标准采用标准代号(如ISO,ISE)和编号(标准序号—发布年代号)来表示:2.区域标准区域标准是指由世界某一区域性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区域标准的目的在于促进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成员国进行贸易,便于该地区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协调该地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系。国际上较为重要的区域标准有: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欧洲标准(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制定的标准、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ASAC)制定的标准、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制定的标准、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制定的标准等。3.国家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是美国国家标准化中心,协调并指导美国全国的标准化活动,给标准制定、研究和使用单位以帮助,提供国内外标准化情报,并起着行政管理机关的作用。4.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专业团体(学会、协会或其他民间团体)也发布一些标准,其中有些标准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标准,它们为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技术规范并被各国广泛采用。三、商品标准的内容(一)制定商品标准的原则:1.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2.充分考虑消费需求和社会需求;3.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5.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的需要;7.协调统一,完整配套,军民通用;8.掌握制定商品标准的时机,并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修订。(二)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商品标准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三)商品标准的实施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凡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组织生产的企业,应在其产品或说明书、包装物上标注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编号和名称。四、标准化(一)标准化的概念我国GB/T20000.1—2002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商品标准化是整个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制定、发布以及推行商品标准的活动。商品标准化包括:名词术语统一化;商品质量统一化,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商品分类编码标准化;商品零部件通用化;商品品种规格系列化,商品检验与评价方法标准化;商品包装、储运、养护标准化和规范化等内容。(二)标准化的作用1.标准化是现代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必要前提,是巩固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基本条件;2.标准化是建立最佳秩序,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3.标准化是提高商品质量和合理发展商品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保证;4.标准化是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保护环境、增产节约、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5.标准化是积累实践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桥梁;6.标准化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纽带和国际贸易的调节工具(三)商品标准化与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一是关税壁垒,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个国家的关界时,由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税的一种贸易壁垒;二是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措施形成的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分为两类:一是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等;二是技术壁垒,是指由各种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形成的贸易壁垒。各国为解决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利益,纷纷由关税壁垒转向技术壁垒。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国外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障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从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等正当理由出发,对各种进口商品的质地、纯度、规格、尺寸、营养价值、用途、设计及说明、产地证书、包装、商标等做出技术性规定,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人类合理、更有秩序地交易生产成果的有效措施,是贸易文明的标志之一。如果一国对外国进口产品,有意把这些措施或规定复杂化,并且经常变动,甚至规定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使外
本文标题:第四章 商品标准及标准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4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