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唐宋诗一、概述•1、唐诗之盛:作家作品众多;题材广泛;形式完备;风格流派众多;艺术手法丰富。•2、唐诗分期:初、盛、中、晚。•宫廷诗人、上官体、杜审言(“文章四友”之一)、初唐四杰:陈子昂•山水田园诗:王维(自然清雅诗中有画)孟浩然(冲淡自然不乏壮逸之气)•边塞诗派:高适(风骨遒劲,现实主义)岑参(语奇体峻,浪漫主义)•李白(豪放飘逸,浪漫主义,诗仙)•杜甫(沉郁顿挫,现实主义,诗圣)•刘长卿:五言律诗(五言长城)•韦应物:高雅闲淡(与柳宗元并称韦柳)•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大历诗人李益以边塞诗见长•新乐府诗派:元稹、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浅切平易,诗人还有张籍王建,诗被称为“张王乐府”•韩孟诗派:刻意追求奇险,力矫大历诗风。韩愈“以文为诗”奇崛险拗,孟郊风格瘦硬奇警,“郊寒岛瘦”,贾岛姚合并称“姚贾”(晚唐体),李贺以怪诞诡奇著称,风格幽冷绮艳,另有柳宗元、刘禹锡等•小李杜:杜牧众体兼长,七绝尤高,李商隐无题诗深情绵邈典丽精工。•以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的批判现实派•以司空图、韩偓为代表的隐逸派•3、北宋诗歌:白乐天体(王禹偁)、晚唐体(寇准、魏野、林逋)、西昆体(杨亿、刘筠、钱惟演)。•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伴随着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而勃起,欧阳修是诗人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与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共同致力于诗歌革新,成为宋诗革新的开创者。他们有意学习李白的自由奔放和韩愈的以文为诗,也推崇平淡自然的诗风,共同促进了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风气的形成,对矫正宋初的诗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奠定了宋诗的基本格局。。•王安石:北宋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前期近于欧阳修梅尧臣,后期多写内心感受,“王荆公体”“半山体”)•苏轼:北宋诗坛顶峰人物(有意学习李杜韩欧,晚年又学陶,其诗融合各家独标一格“以文为诗”)•黄庭坚: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代表•4、南宋诗歌:•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诚斋体)、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陆游(爱国诗派的旗帜)、尤袤•四灵派:以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为代表的永嘉派•以戴复古、刘克庄等为代表的江湖派•文天祥汪元量郑思肖林景熙刘辰翁爱国诗人的“宋亡之诗史”二、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1、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平易清旷,风格冲淡自然不乏壮逸之气。•2、情景交融三、李白《将进酒》•1.李白生平、主要代表作品、地位。•2、诗人豪放的自我形象。•3、分析诗中“愁”的内涵: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郁和苦闷。•4、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杜甫《新婚别》•1、杜甫生平、字号、代表作品、成就。•2、本诗借新婚写离乱的表现手法。•这是杜甫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善艺术性相结合的代表作。诗作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极为典型的,诗人在这里大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虚构,新娘子由开始的不满战乱造成的“暮婚晨告别”的人生悲剧,到她“沉痛迫中肠”的心理矛盾,再到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把战争环境中的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写得相当充分,十分符合战乱的环境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女主人分的个性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3、《登高》的抒情特色。•4、背诵《登高》。五、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岑参,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2.这是一首风格奇峻峭拔的边塞诗。作者以豪迈乐观的情怀,颂扬了出征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奏捷凯旋的必胜信心。•3、景物描写的特色。六、白居易《长恨歌》•1.白居易生平、字号、艺术成就、文学主张、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品等。“歌”,是诗体的一种。•2、双重主题说:一方面批判统治阶级因荒淫腐朽招致祸乱,一方面同情二人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3、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而生动。•语言精美,声调流畅。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李商隐生平、字号、艺术成就、代表作品、风格特点。•2.比喻用法及象征意义。•以“春蚕”“蜡炬”两个比喻尤为著名。春蚕吐丝直至生命的尽头,以有形之实物,状无形之感情;只要蜡炬未烬,就会流泪不止。这是镂心刻骨之言,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东风无国”象征着爱情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外来压力;“百花残”象征爱情的枯萎;“蓬山”“青鸟”则象征了绝望之中的一丝希望。•3、背诵。八、陆游《关山月》•1、陆游的生平及诗歌成就。•2、本诗的结构特点。第四章唐宋词一、概述•(一)词的产生与发展流变•1、唐五代词•温庭筠(词风秾艳香软,树起了“诗庄词媚”的界碑)、韦庄•花间派:赵崇祚收温庭筠、韦庄、孙光宪等十八家词人作品编《花间集》,这是中国最早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派由此而得名。•冯延巳•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煜:前期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和艳情,后期多写降宋后的亡国奴生活及情怀。在内容上突破了男女私情的局限,直接写自己的生活,抒发个人的情怀,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王国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中肯地评说了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2、两宋词•晏殊、欧阳修•张先“张三影”•柳永:对词史的贡献•苏轼:以诗为词•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词论》,力主词“别是一家”•岳飞、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以文为词•姜夔•吴文英(二)、词的婉约与豪放•1、婉约派•2、豪放派(三)、宋词的成就与地位二、温庭筠《菩萨蛮》•1、生平及地位:温八叉,“温李”“温韦”,确立了“词为艳科”的观念,奠定了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花间派之祖。•2、女主人公的形象•妆前慵懒情态及妆成之华美娇艳,表现女子空虚的精神生活及幽思苦情。三、李煜《浪淘沙》•1、生平及地位:•2、倒叙、比喻、白描•3、背诵。四、柳永《凤栖梧》•1.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2.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大量使用铺叙,扩展了词的叙事容量。•柳永词通俗,“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是文人词中的通俗派代表。•3.思想内容:怀人抒情之作,通过漂泊异乡游子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意中人无限缠绵的情思和诚挚不渝的爱情。•4、语言特色:造语新巧、典雅;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不避俚俗,浅切易解。五、晏殊《鹊踏枝》•1.晏殊:晏元献,多为“娱宾遣兴”之作,“富贵词人”,《珠玉词》。•2.这是一首临秋怀远之作。•3、拟人及借景抒情手法。•4、王国维之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六、苏轼《定风波》•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三苏,以诗为词。•2.词人的自我形象:(1)不畏挫折、乐观豁达的“大丈夫”;(2)脚踏草鞋,心境淡泊的闲人形象。•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1)表层涵义:不用去理会那猛烈的风雨,就算雨点能穿过密林,把树叶打得啪啪作响又如何呢?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吟咏长啸,信步前行时的那份悠然自得;(2)这其实是诗人对人生所持的豁达态度的折射:不管生活道路上碰到任何坎坷磨难,都应当泰然处之,保持自己的高洁情怀。•4.人生态度:(1)不畏人生挫折,能有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2)坚持对高洁人格与美好事物的追求。•5.背诵七、秦观《鹊桥仙》•1、生平及词风:苏门四学士。•2、作者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情景交融•4、背诵。八、李清照《永遇乐·元宵》•1、李清照字号、艺术成就、代表作品、作品集。易安体:清照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其词艺术技巧甚高,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谓的“易安体”。•2、铺叙和对比手法。•上阕用写景和借设问来表达感情,就是采用了层层铺叙的办法。,下阕写“中州盛日”汴京的青春女子元宵节的游兴,也是采用铺叙手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充分的描写。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得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对比手法在此词中更为突出。词的上阕是写“今”,下阕主要是忆“昔”,自然形成了当今的“元宵佳节”和“中州盛日”的“三五”的对比。下阕之中,又以昔日之欢乐幸福和今日之寂寞悲苦作对比。此外,“香车宝马”的“酒朋诗侣”和“如今憔悴、风鬟霜鬓”的作者之间,冷落的“帘儿底下”和街上的欢声笑语,也都构成鲜明的对比。此词通过多重的对比,将国家盛衰、个人哀乐的无限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九、辛弃疾《摸鱼儿》•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英雄之词”。《稼轩词》。•2.本词表面上写伤春及男女情事,实际上表达作者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及政治上屡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悲愤,寄托遥深。上阕惜春,伤风雨之无情;下阕咏怀,哀时局之可悯,身世之悲与伤时忧国之情,蕴积其中。•3.隐喻和用典:以美人自喻,借伤春之情引出对皇帝的哀怨;借陈皇后的失宠暗喻自己被闲置的遭遇;词中还以春喻国,表达自己忧念国事的情怀。•典故:既用汉武帝和陈皇后的典故来写自己和朝廷的关系,又用杨玉环和赵飞燕的典故来指斥投降派。•4、“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寓意:看似写景,实则是以“斜阳”“烟柳”来象征国势日衰,时局日危,深寓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势萎靡的无限哀伤。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复习第二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7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