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医疗保险行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报告类别:调查报告行业分类:医疗保健\医疗设施调查地点:全国调查时间:2002年调查机构:中国计算机用户报告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报告内容:1989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行试点,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变为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大病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在社会保险部门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实现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有339个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和1493个单独统筹县(市)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占全国地市县总数的97%和82%;到2002年6月全国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达7920万人,比2001年底增加634万人。预计到2002年底,中国所有的地市都将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届时,覆盖面要达到5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将达到8500万人。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推进,医保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也有较快发展,并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行业特色。8.5亿元投向医保医保信息化投资近几年发展迅速,并有逐步取代养老保险在社保中地位的趋势(见图1)。图1社保信息化投入资金按种分配比例我们看出,在2002年,医保信息化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养老保险,占整个社保行业的43.6%。调查显示,2002年医保行业信息化总投资将达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同时,国务院42号文件规定,要在2003年建立全国的与民政、税务、医院等行业联网的“大社保”网络,这将会直接促成全国的社保信息化建设高潮,预计2003年医保信息化投资将达17亿元人民币,增幅在100%左右。此外,把前期医保信息化总投资按区域分布统计,华东地区投入最大(见图2),其次是华南、华北、东北,投入最少的是西北地区,仅占全国医保信息化的3.5%。图2医保信息化市场区域投资比例由于医保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系统涉及面广、数据庞大,其建设过程较为繁琐和复杂,不可能通过一次性投资就可以到位,因此,从目前的发展势头看,医保信息化在未来两年的投入重点仍将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这些地区,而西南、西北和华中的市场则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医保行业信息化是政府行为的一部分,与地区经济和发展状况联系较为密切。从前期医保行业信息化投资情况看,硬件投资占主要部分,约为52.6%(见图2)。由于医保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医保乃至整个社保信息化真正的应用程度还不高,软件与IT服务在全部投资中的比例短期内还不会大幅攀升,预计2003年医保信息化投入资金比例基本保持现状。应用不均衡投资部分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对医保行业整体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虽然硬件部分占总投资的52.6%,但从实际建设来看,医保行业网络建设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涉及到硬件产品的应用,总体来讲,与金融、电信和能源等行业相比,医保行业用户在采购产品时对价格因素比较看重,因此,国产品牌凭借较低廉的价格、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本土化服务优势,占据了较多的市场份额。其中,台式PC应用以国产品牌为主,联想、方正、长城、实达等产品应用较好;PC服务器在医保行业应用,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华南、华东地区IBM、Compaq的服务器较多,在西南、华北地区HP服务器比较受青睐;网络设备主要采用是Cisco、3Com和华为。此外,医保行业软件发展也较快,这里主要对部分地区或城市的医保软件应用概况做一下简单描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华东、华南等地,医保信息系统从建设到上线的速度很快。尤其是上海,万达公司承建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医保系统—上海市医疗保险系统,其覆盖的参保人群达到680万,占全国参保人群的8.9%;医药机构联网数近千个;服务窗口8600余个,系统规模居全国第一。在东北地区,失业保险做得比较早,在社保信息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疗保险需要建立的个人帐户和需要处理的数据特别多,支付、按比例划分等业务都比较复杂,这就特别要求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管理。尤其是现在,要求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更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经历了一个基础建设的高峰期后,东北医保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比如辽宁省营口市建设的五保合一系统,已经在省一级部门进行了连网。北京在全国的医保信息化建设中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很快。由于北京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数量巨大、机构繁多、业务复杂,信息化的建设格外被关注。现在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高峰时期。另外,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信息系统的接口连通工作,已被作为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市政府要求,2002年6月底前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实现连通;对尚未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二级医院,要明确技术标准,医院可以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自行建设,也可由首信公司免费安装统一开发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医保HIS组件,并免费负责一年技术维护。做好市民卡试点推广的各项准备工作,是目前北京市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点。软件应用问题多目前,在医保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医保用户针对医保软件应用中的问题涉及较多。1、统一标准的贯彻问题在医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统一标准的贯彻不充分,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分类编码、网络通信协议、数据接口等相关技术标准及其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未能严格执行,使得系统在与药店、银行、税务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时存在困难。其次,在已建的应用系统中,核心平台的使用率不高,新建系统未能全部使用,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和今后全国联网的难度。第三,资源数据库建设的主体单位、IC卡的使用等多个方面未能实现统一要求。2、医保与其它社保系统的配合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五保(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合一的制度设计,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医保信息系统是作为社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但由于医保改革的进程加快,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十分迫切,再加之核心平台目前还不够产品化,所以各地单独进行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的现象非常突出。从未来的趋势看,社保信息化建设必将全国连网并且五保合一,从而成为对社会保障制度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图3医保信息化投入资金分配比例3、技术应用与医保政策配合的问题在社保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核心平台”,其目的是推出一个统一解决方案,让用户不用进行繁重的需求分析,只要在该平台上,将自己的特殊需求修改进去,该平台试图从根本上保证系统的可用性。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些城市是自己组织开发的系统,与医保系统接口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困难。此外,全国各地与医保相关的系统不下百十种,并都有不同规模的应用,对这些前期应用的系统,并不能全部否决,“核心平台”只能依靠兼容方式才能取得广泛的应用。竞争引发业界洗牌医保信息化建设项目地域性很强,可以说任何公司都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形成目前参与医保领域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公司众多,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技术力量参差不齐,竞争非常激烈。从调查结果显示来看,随着信息化的逐步展开,医保行业信息化建设趋于理性化,对厂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要求逐步提升(见图4),不仅注重其规模、效益、行业经验以及服务培训,对其提供的产品或系统也有了全方位的衡量。图4医保行业选择软件厂商的因素分析可以说,在经过建设初期的纷乱市场之后,医保项目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前期的医保信息化项目约60%是以“五保合一”的形式进行建设的,并且,随着政府对“大社保”网络建设的提倡,“五保合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将来的五保合一,将会是一个大系统、大项目。由于医保系统中人事资料数据库的庞大,操作上也要求较强的交互性,因此对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先进性、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扩充性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需求;除此之外,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也是医保用户的必然要求。医保信息化项目中对产品与服务方面的高标准需求,将有效推动着医保市场的发展。目前,在医保行业,东软占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市场占有率超过50%,排名在后的有四川赢海、创智、万达、长天等厂商。另外,医保的政策至今没有成熟,处在随时变化的阶段。因此,没有一定经验和实力的企业,将很难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也就是说,随着医保应用市场的逐步成熟,一些相关IT公司将遭遇生存困境,医保信息化竞争市场格局将重新部署。资料来源:3see网
本文标题:6基本医疗保险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