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雪的形成过程雪(snow)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蒸气先液化变成水,然后水再凝固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雪的各种形状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远在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象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约有两万多种。但最基本的形态还是六角形,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如六角棱柱体、星盘状雪花、扇形分区盘状雪花等。六角棱柱体这是最基本的雪花晶体结构。这晶体通常太小,肉眼是看不见的。这是大多数雪花形成之初的模样,之后从各个角落伸出分枝,形成更为精细的雪花晶体结构。简单的六角棱柱雪花此雪花类似于上面的六角棱柱体,不过此雪花的刻面装饰有不同的凹痕和隆起线。星盘状雪花这是薄薄的盘状晶体,上面有6个宽大的胳膊,形成像星星一样的形状。它们的面孔通常装饰有令人惊讶的对称标记。当温度接近零下2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时才会形成这种雪花。这种雪花比较普遍。扇形分区盘状雪花虽然这也是星盘状雪花,但有明显与众不同的隆起线朝向相邻棱柱面之间的夹角。星形树枝雪花有分枝和侧枝这是相当大的晶体,一般直径达2-4毫米,因此肉眼能轻易看到。这是最常见的雪花晶体结构,节日装饰品上多是这种雪花。蕨类星形树枝雪花此星形树枝雪花有如此多侧枝以至于它们看起来像蕨似的。这是最大的雪花,通常降落到地球时直径可达5毫米或以上。尽管它们体形大,但都是单晶体冰组成的。空柱雪花这是六边形柱状雪花,两端是圆锥形空洞区域。这些晶体非常小,你得有一部好的放大镜才能看到其空洞区域针状雪花这种雪花是苗条的柱形,是在大约零下5摄氏度时形成的。在你的袖子上,这些雪花看起来刚刚冒头的白发。有关此雪花的一个惊人事实是,当温度只变动几度时,它们从薄和平的盘状长成苗条的柱形。戴帽的柱状雪花这些晶体首先长成短而粗的柱,之后被膨胀成盘状似的云,结果是二个盘状晶体长在一个冰柱头上。十二边雪花这确实是二朵雪花连在一起,一朵雪花相对另一朵雪花旋转了30度。这种雪花非常罕见。三角形晶体雪花在温度接近零下2摄氏度时,当晶体盘长成去了角的三角形时,三角形晶体雪花就形成了。这些晶体也非常罕见。霜晶体云是由无数水珠组成的,有时这些水珠相互碰撞,粘在雪花晶体上。冻结的水表叫霜。雪地里的雷人瞬间(组图)2010年01月06日12:22来源:中国新闻网[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摄影师模拟鱼视角拍摄•·[食品]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房产]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108层510米•·[电子]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13家企业获牌•·[产业]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产业]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锁定楼市•·[房产]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网传15个藏私房钱最佳地点击查看其它图片2010年1月3日开始,网络上热传一组真人版“雪人”图片。在这组图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头戴蓝帽子,系着红围巾的雪人旁边,一位男子全身被雪埋过,也扮作一尊雪人,脖子上还戴了个条纹围巾。在男子体温的作用下,他身上的雪慢慢少了,可以看到上身是赤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子身上的雪越来越少,而身旁的雪人仍然立在那里。据了解,这是北京某行为艺术家的一组作品。1点击查看其它图片诺森伯兰郡,两名跑步者穿着短裤勇敢的在雪地中行进。2点击查看其它图片照片拍摄于坎布里亚的特斯戴尔,一名行人正用手触摸一面巨大的冰柱墙。3点击查看其它图片功夫熊猫的黑裤子在白雪中很抢眼。4点击查看其它图片1月2日,瑞士阿罗萨,天气严寒,一名男子的胡须也结了冰。5点击查看其它图片2009年1月3日,北京开始降下新年第二场雪。鸟巢边,游客堆起一个雪做的鸟巢。6点击查看其它图片12月27日,在俄罗斯鄂木斯克市以北大约400公里的博布罗夫卡村,刚刚从一个移动桑拿房里出来的人们来到雪地里玩耍。7点击查看其它图片12月27日,在俄罗斯鄂木斯克市以北大约400公里的博布罗夫卡村,刚刚从一个移动桑拿房里出来的人们来到雪地里玩耍。8点击查看其它图片北京,年轻人在鸟巢旁打雪仗,这位仁兄也太投入了。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江南雪,轻素减云端”“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写雪的诗词逢雪宿芙蓉山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雪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孟郊·唐】夷门雪赠主人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饥雪吟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晚雪吟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雪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王初·唐】早春咏雪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望雪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雪霁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岑参
本文标题:雪的形成及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2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