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导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大陆性地域的地理环境,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以家族制度、专制制度以及“家国同构”为特征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的国际条件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体,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主体内容以人为本儒道互补持中贵和实践理性以人为本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中国的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与古希腊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希伯莱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重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不同,中国文化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释、道,都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价值趋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方的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人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西方文化中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力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际是一种个性主义,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重视伦理道德,角色扮演,履行一定的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关系和谐和人生修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与专制主义也有一定的关联,这是它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道两家影响最大;汉初——黄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官方哲学,其统治地位始终未曾动摇;汉末——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日趋融合;魏晋玄学:儒道结合的产物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流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尤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道家和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儒道两家的思想内涵瑞然各不相同,但是颇多暗合、融通之处。比如:传统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观念、古典美学中以善为美和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和崇尚自然的文论流派、传统士大夫“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它是一种“圆而润”的智慧,但欠缺“方以智”的品质。持中贵和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对抗形成强烈反差,这一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不同特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华民族“持中贵和”的民族群体心态在各个领域都有明显的体现,如:政治上“大一统”的观念,经济上“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文化上“天下一家”的情怀,为人方面“中行”的人格,艺术上“物我通情相忘”的意境,文学上“大团圆”的结局,美学上“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它是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培育的人群心态,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和谐精神主见泛化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习惯。它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积极地作用和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缺乏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进取的精神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是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趋向,如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经世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注重客观事实和历史经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注重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行动哲学,尤重道德功利主义它所奉行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信条对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人生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忽视理论抽象、急功近利的弊端。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崇高的人格精神:孔子: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论语》:志士仁人,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本文标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2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