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
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大气环流的形成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030N60N90N(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24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北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23°26´N23°26´S66°34´S66°34´N0°(3)考虑---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热、湿冷、干热、干热、干冷、干暖、湿暖、湿凉、干凉、干暖、湿暖、湿冷、干冷、干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读P50,图2-32,填表南北纬10°之间南北纬30°附近南北纬60°附近两极附近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高空空气积聚下沉近地冷暖气流辐合上升终年寒冷气流下沉热力上升动力下沉动力上升热力下沉多对流雨降水充沛炎热干燥温和多雨寒冷干燥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分布风向对气候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与副高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副高与副极地低压之间西南风西北风降水较少(大陆东部除外)降水较多寒冷干燥90°N60°N30°N0°N30°S60°S90°S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极地东风中纬西风中纬西风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规律:高低相间,南北对称规律总结:1、高压气流下沉降水少;低压气流上升降水多2、信风、极地东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西风低纬吹向高纬降水多注:信风带影响下并不都少雨P52活动1、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南北纬10°~20°之间和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1、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冬季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2、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节下垫面热容量气温变化气压差异夏季陆地小升温快,温度高气压低海洋大升温慢,温度低气压高冬季陆地小降温快,温度低气压高海洋大降温慢,温度高气压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是通过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来实现的。读图,讨论、分析:(1)从纬度位置看,该空气柱位于气压带上。(2)夏季,陆地升温(快或慢),温度(高或低),空气(上升或下降),使近地面形成(高或低)气压中心;其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气压中心。高快高上升低低高副热带高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夏季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读图,讨论、分析:(1)从纬度位置看,该空气柱位于气压带上。(2)冬季,陆地降温,温度,空气,使近地面形成气压中心;其将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气压中心。低快高低低下降高副极地低副极地低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夏季冬季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东南风西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读《亚洲季风图》,讨论并填写下表利用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季风的成因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读图讨论:为什么东亚季风最为典型?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投影案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下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夏季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雨带也随之北上.就平均状况而言,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典型案例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1)副高位置如何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2)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常出现南涝北旱、北涝南旱?讨论
本文标题:第三节 大气环境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2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