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纪检监察线索处置与谈话策略
2018年5月一、线索处置重视案件线索和信访举报实名、匿名;直接收到、转送移交收到;规范管理(1)要统一管理:全面清理,不准遗漏;规范登记、建立台帐。(2)要分类处置:统一分类,明确标准。一、线索处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1993年8月22日),明确受理信访举报主要有3类:对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一、线索处置为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2018年4月10日,中央纪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了受理信访举报工作的一些新要求。一、线索处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受理信访举报主要有6类:对党组织、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对监察对象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一、线索处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主要有3类:依法已经、正在、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途径解决的。依照有关规定,属于其他机关或者单位职责范围的。仅列举出违纪、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名称,无实质内容的检举控告。纪检监察机关不予受理范围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职务违法犯罪行为不依法履职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贿赂申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深刻领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要求重大意义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创制之举。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深刻领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完善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体现在改革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实现由侧重“结果领导”转变为“全过程领导”。根本目的深刻领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要求一个统一两个全覆盖三者相衔接总体目标深刻领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监察范围过窄的问题。二是整合工作力量,解决力量分散的问题。三是丰富调查手段,解决手段单一的问题。主要任务纪检监察机关双重职责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监察委监督调查处置违纪违法犯罪纪检监察机关双重职责执纪的依据党章党规党纪行使监察职能的履职依据宪法、监察法及相关法律纪检监察机关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在实现内部纪法贯通方面,建立统一决策、一体化运行的执纪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实现执纪审查和依法调查有序对接、互相贯通。在实现法法衔接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一、线索处置“分级负责,归口受理原则分级负责,根据干部职务和党组织级别,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处理,层层负责。涉及上级的转给上级;本级自己处理;涉及下级的转给下级,重要的可要求报结果或直接办理。归口受理,对来信来访分清是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之内或之外,根据来信来访人所属系统或信访问题性质,按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归口受理。四类处置方式和相应处置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2018年1月)明确:承办部门应当结合问题线索所涉及地区、部门、单位总体情况,综合分析,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方式进行处置。一、线索处置谈话函询类,主要是指对线索中反映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及时通过谈话函询方式进行处置,体现“抓早抓小”精神。初步核实类,主要是指反映的问题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可查性,拟进行核查的线索。暂存待查类,主要是指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可查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具备核查条件而暂时存放备查的线索。予以了结类,主要是指反映的问题失实或无可能开展核查工作的线索。一、线索处置四类处置方式和相应处置标准一、线索处置严格审批程序办理意见要集体研究,不能个人决定,要严格按程序报批。对属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检举控告,信访举报部门应当立即呈报本机关主要负责人阅知(涉及其本人的除外),并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原件附函报送上级信访举报部门。对反映本机关主要负责人的检举控告,直接将原件附函报送上级信访举报部门。一、线索处置起草办理意见一要说明来信反映的主要问题。二要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三要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按程序报批后实施二、谈话策略纪律审查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法;用审理的标准查办案件。实体与程序并重查审分开、审复分离二、谈话策略纪律审查基本工作程序(1)初核(2)立案(3)调查(4)移送审理(5)处分决定(6)申诉复查。二、谈话策略纪律审查“24字”方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二、谈话策略区别不同类型谈话1、政策性谈话,如,函询谈话、诫勉谈话、提醒谈话2、调查性谈话,如,取证谈话二、谈话策略区别不同谈话阶段4个阶段:对立对抗试探摸底、动摇反复交代问题二、谈话策略1、谈话前:充分准备2、谈话实施过程:随机应变、相互配合3、谈话后续工作:转化固定、心理疏导(1)大胆想象、小心求证(2)分类施策:核实问题;拓展突破;定性;补证(3)分析被谈话人心理:想、怕、要二、谈话策略区别不同被谈话对象积极配合主动承认型负隅顽抗坚持抵抗型作贼心虚心神不定型避重就轻心存侥幸型二、谈话策略区别不同性格特征唤起荣誉感利用感情脆弱利用感情冲动利用夸夸其谈利用职业心理二、谈话策略其他体会和感悟1、格式要求:开场白、结束语2、充满信心,积极心理暗示;3、始终把握场上局面和主动权,控制谈话节奏。4、是心理战,斗智斗勇:保全自身、消灭敌人。5、言词语言、肢体语言(微反应)——分析潜台词6、模糊语言、精确语言——灵活运用、相互转化二、谈话策略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8、攻心为上(1)政治攻心,(2)思想攻心,(3)法纪攻心,(4)政策攻心,二、谈话策略9、利用矛盾(1)利用本人与他人的矛盾,(2)利用本人陈述中前后的矛盾,(3)书证与言证的矛盾二、谈话策略10、造成错觉(1)虚实并用,以虚避实,(2)通过暗示、引伸、联想产生错觉,(3)欲擒故纵,(4)引而不发(5)声东击西(6)不同句式:反问句、设问句、陈述句二、谈话策略11、干预情绪,为我所用(1)出其不意,促其紧张(2)步步紧逼、打乱阵脚(3)四面出击,顾此失彼(4)揭露谎言,迫其就范(5)跳跃发问,防不胜防12、戒急戒躁,从容不迫,“胜似闲庭胜步”。二、谈话策略13、注意谈话的连续性,(1)时间连续,(2)人员连续,(3)证据连续,14、确立谈话人员权威性,15、配合默契,回旋策应,相互协助16、日积月累、厚积薄发,17、克服不利于谈话的情绪,如,恻隐之心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大仁大义、大恩大德二、谈话策略18、全面提高能力打破僵局、营造氛围的能力:拉近距离、取得信任语言沟通的能力:理不屈、词不穷体察对象心理的能力坚定自信、反应灵敏专注力团队合作心理素质好,控制情绪能力强,熟悉案情、熟悉法规。——这是重中之重。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纪检监察线索处置与谈话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3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