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XXXXXXXX工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二○一七年七月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内容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1.4.1勘察工作布置3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2012年12月29日开始,2013年1月10日结束。完成的具体工作量见表1.4.2-1、勘探点信息一览表1.4.2-2。表1.4.2-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钻孔放样个22钻探m/孔83.3m/23压水试验段184岩石试验件65混凝土试验件187简易水文观测次4表1.4.2-2勘探点信息一览表钻孔编号钻孔坐标孔口高程H(m)孔深(m)X(m)Y(m)ZK17322.66223454.3183248.0041.30ZK27323.93053356.1755248.0042.00A7326.603490.90248.00坐标高程控制点B7326.603316.401.5工作方法和勘察仪器、设备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取样、压水试验、室内试验等多种勘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现将采用的勘探方法和使用的相应仪器设备介绍如下:1)勘探点测放:利用水库坝顶右岸A、左岸B二点及高程点A。使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依次放样各孔实地位置并测定孔口高程,成果4属假设坐标系及黄海高程系统。2)钻探及取样:采用XY-100型油压钻机1台套,每回次控制在2米以内,完整岩石取芯率不低于85%,破碎岩石取芯率不低于50%。在相应层位采取有代表性混凝土砼芯样及岩石样。3)本次钻孔水文地质参数试验类型主要采用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按《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有关要求执行,试段长度一般为5m,压水试验按三级压力,五个阶段[即P1-P2-P3-P4(=P2)-P5(=P1)、P1P2P3]进行,P3压力值根据岩体强度、裂隙发育程度及压水试段深度等确定,压力过大怕对坝体、坝基产生破坏,本工程采用小压力进行试验。三级压力一般为0.1MPa、0.2MPa和0.3MPa,P1、P2分别为P3压力值的1/3和2/3。工作管采用镀锌管,用双管单栓塞,止水栓塞采用橡胶栓塞,压水试验设备采用钻机水泵,以柴油机做动力,采用测量压力的压力表及测量流量的水表观测压力及流量,设备直接安装于孔口,采用回水管开关控制试验所需压力。流量观测每1min进行一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5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视为稳定,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4)水位测量:在钻孔施工时,观测初见水位。整个场地钻探施工结束后,对各钻孔内地下水稳定水位进行统一观测。5)室内试验:现场所采取的岩样、混凝土样送往试验室后,及时开样、制样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试验分析,室内试验按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试验之前对各种仪器进行了必要的校正,并确定了专人负责,在试验中细心操作,认真观测记录,使得试验成果准确反映该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6)钻孔野外施工结束后,采用水泥砂浆回填封孔。2、区域地质概况2.1、地层岩性区内分布地层岩性主要为上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J3nb)的火山岩5系;河谷冲洪积区分布全新统冲洪积层砂砾卵漂石(Q4al+pl))(Qel+dl)构成。勘察场地内地层简单,上部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粘性土及沟谷冲洪积卵石、漂石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南园组第三段晶屑凝灰岩及其风化层。2.2地质构造2.2.1断层坝址内地质构造不发育,出露的断层规模小,发育北东、北西和东西向断层6条,宽度0.10~1.00m,多为压扭性,个别张性,带内多为糜棱岩、片状岩、碎块岩组成,个别见断层泥。带内岩石多呈全~强风化状,地质构造详见下表2.2.表2.2地质构造一览表编号出露位置产状性质宽度地质描述f1可行性勘察阶段钻孔N30°~50°ENW.70°~80°压性0.3~1断层带内片状岩、糜棱岩、碎块岩充填f2右岸下游距坝轴线约10mN35°WNE.65°张性0.5断层面平直、碎块岩充填,带内岩石呈全风化状f3右岸下游距坝轴线约15mN70°ESE.20°压性0.1~0.2断层面平直、见断层泥,带内岩石呈全风化状f4右岸下游距坝轴线约5mN65°WSW.70°压性0.1~0.2断层面平直、碎裂岩、泥质填充,岩石呈全~强风化状f5右岸上游距坝轴线约55mEWS.35°压性0.02~0.05断层面平直、带内岩石呈全~强风化状,滴水f6右岸上游距坝轴线约170mN25°ENW.80°压性0.5~1断层面平直、碎块岩充填,带内岩石呈全~强风化状62.2.2节理坝址区内节理发育,左岸主要以N50°WSW.60°~80°为主,其次发育N20°W走向的节理,多微张,岩屑、铁锰质填充,延升较长;右岸主要以N80°ENW.70°~80°为主,其次发育N30°E走向的节理,多闭合、微张,见铁锰质渲染。区内节理密集带不发育,公于坝址左岸揭露一条,宽度1.5~3.0m,倾角为75°,缓倾节理及卸荷裂隙不发育。区内未发现有明显的新构造运动迹象,区域内无大的活动断裂通过,基岩岩性为侏罗系南园组晶屑凝灰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大坝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坝址处于xxxx、xxxx汇合口下游1km的xxxxx干流上,坝址区为构造侵蚀低山陡坡地貌,两岸山体较厚,地形较不对称。两岸山顶高程均在xxxxm以上。溪流由南向北流经坝址,于坝址下游xxxm急转向东流。坝址河谷呈U字形,常水位时河面宽73m,正常蓄水位时,河谷宽约xxxm。左岸山坡较缓,约24°~45°,坝轴线上游约5m发育一冲沟,切割浅,覆盖层较厚。坝轴线下游约40m发育一冲沟,切割较深,沟内常年流水;右岸为一突出山包,山坡坡度约为30°~45°;河床覆盖层浅薄,为滚石及砂砾石,厚3.1~3.3m。右岸有xxxxxxx~永泰公路通过,路面高程约230~235m,内侧多为人工开挖的岩质边坡,坡高3~10m不等,坡度50°~70°,出露岩石以弱风化为主,上游侧有全~强风化零星出露。外侧岸坡坡度约为25°~30°,为弱风化岩出露。3.2挡水坝坝体、溢流坝段特征3.2.1挡水坝坝体特征xxxxxxx水库大坝属重力式坝,坝体采用二级配混凝土砌石、部分采用C20混凝土。坝体基本断面为三角形,上游面垂直,下游坝坡1:0.70,三角形顶点高程同水库正常蓄水位246.00m,坝体基础设0.5m7厚C10混凝土垫层,上游面不另设防渗层,采用砌石坝体防渗。左岸1#挡水坝宽22m,2#挡水坝宽20m,右岸8#挡水坝宽33.5m。经过现场地质勘察检查,大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坝面局部湿润、见滴水,滴水并随蓄水位上升而增多,但坝体未发现明显突出变形等异常现象。2)上、下游坝面勾缝有部分剥蚀、脱落现象。3)坝基渗流:左、右岸坝肩下游坝基与坝体接触处局部见红褐铁质析出并伴有渗水。4)坝体闸门止水橡胶磨损导致坝体闸门与坝体间渗水呈柱状喷出。3.2.2溢洪坝坝体特征溢洪坝段采用常规混凝土浇筑,溢流堰净宽70m,最大坝高41m,堰顶高程230.00m,坝体断面:上游面垂直,下游溢流曲线为幂曲线,下游消能采用消力戽,戽底高程210.0m,反弧半径10m,戽角45度,戽唇高程212.93m。下游溢流曲线为幂曲线,最大坝高41m,大坝正常蓄水位xxxm,总库容xxxx万m3,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坝段采用常规混凝土浇筑,其位于大坝中部,溢流坝段长70m,共分四个坝段,3#和6#溢流坝段长21.50m,4#和5#溢流坝段长13.50m。坝顶溢洪道共设有5个溢流表孔,每孔净宽11m。3.3坝体及坝基地层岩性根据勘察孔揭露的地质资料可知,自上而下,场地岩土层主要有C10二级配混凝土砌石(①1)、C20常规混凝土(①2)、C15混凝土(垫层)(①3)、弱风化晶屑凝灰岩(②),现将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分别叙述如下:1)C10二级配混凝土砌石(①1):灰色,灰白色等,成份主要以块石、细石混凝土为主,块石为弱-微风化晶屑凝灰岩,棱角分明,块8径120~600mm不等,细石凝凝土粗骨石粒径一般为15~20mm,块石与细石混凝土芯样胶结情况总体呈上部胶结密实~较密实,未发现架空,芯样整体上较完整。揭示于钻孔ZK2中,该层主要位于1#、2#、8#拦水坝坝体,顶板高程245m,揭示层厚34.40m。2)C20常规混凝土(①2):灰色,属常规混凝土,骨料主要为碎石,碎石为弱-微风化晶屑凝灰岩,粒径主要为0.5-5cm。主要分布于7#拦水坝(主厂房上游)、3#~6#溢流坝坝体及1#、2#、8#拦水坝上部。其中7#拦水坝(主厂房上游)钻孔ZK1中混凝土芯样胶结情况总体呈上部胶结一般~较密实,芯样整体上较完整,长度以10-40cm居多,最长可达80cm。局部混凝土见蜂窝状气孔(主要揭示段为4-7m、23-28m),气孔径1-2mm居多,个别达3-4mm,气孔主要呈点状分布,贯通、连续性差,岩芯面普遍粗糙,顶板高程xxxm,揭示层厚xxxm。3)C15混凝土(垫层)(①3):灰色,骨料粒径为15~20mm,骨料成份多为晶屑凝灰岩,胶结情况总体呈上较密实,未见蜂窝麻面,芯样完整;与底部岩体胶结致密连成整体、与上部C10二级配混凝土砌石整体性较好。揭示于中,该层主要位于钻孔ZK2岩体与坝体相接处(挡水坝段垫层混凝土),顶板高程xxxxxm,揭示层厚0.50m。4)弱风化晶屑凝灰岩(②)J3nb:肉红色,凝灰岩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具铁锰质渲染,岩质较新鲜,坚硬,倾角约45°、60°,微~张开状,岩芯呈长柱状、短柱、柱状,部分呈碎块状,一般表层及中部较破碎,下部较完整。TCR=82-95%、RQD=55-88%。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Ⅲ级。分布广泛,各孔均有揭示,均未揭穿,顶板标高210.10m~210.90m,顶板埋深37.10~37.90m,揭示层厚4.10~4.20m。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埋深、厚度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3.4不良地质现象坝址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93.5水文地质条件3.5.1地下水类型大坝附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水主要为坝址内库水;根据含水层性质及埋藏条件,本区的地下水含水层可分为:1)孔隙型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残坡积层底部及沟谷冲洪积层中。残坡积层的透水性差,埋藏一般较深,水量小,为孔
本文标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5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