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中医学基础课件(精气血津液经络)
北京孙文燕中医药大学2008中医学基础Ba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与脏腑经络功能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概述精气学说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又称精气,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狭义之精即生殖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是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性质清稀,分布表浅者为津;性质稠厚,灌注内脏、骨节者为液。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故属于阳;血、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于阴。•一、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精的概念源于古代的“水地说”。在古代哲学中,精是充斥宇宙,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专指气中精粹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广义的精,泛指一切与生俱来的生命物质,以及后天获得的对人体有用的精粹物质,包括气、血、津液、髓以及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等一切精微物质。•狭义的精,专指肾精中具有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故又称为生殖之精。生殖之精藏于肾中,男女皆有之。《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此“精”即指生殖之精而言。•二、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先天之精,一方面禀受于父母,另一方面在胚胎形成至胎儿发育成熟而出生过程中又必须依赖于从母体吸取来的水谷之精以养育之。主要藏于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由水谷所化生的,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最后归藏于肾中的精。•三、精的主要功能•1、生殖繁衍•2、促进生长发育•3、生髓充脑、养骨、化血•精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水谷之精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为血液,肾精通过肝或化生骨髓后生成血液。•4、滋养濡润•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之中,起着滋养作用,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精不足,会呈现虚弱状态;精耗竭,则能导致死亡。•5、防御卫外•保护机体,防御外邪入侵。精足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一、气的基本概念•古代的一种自然观: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气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医学中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指出自然界万物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而气聚合的结构不同和性质差异,表现出了复杂多变的万事万物。人也是天地之交的产物,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的形体构成,也是以气为最基本物质的。气•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生于自然界之中,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二、气的生成•1、生成来源•一是自然界的清气(天气),二是由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三是肾所藏的先天精气。•肾精所化生的精气又称为先天之气,而饮食水谷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则为后天之气。•2、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生成、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气由父母生殖之精所化生,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生成之后藏于肾中;水谷精微之气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自然界中的清气则依赖肺的呼吸功能吸入。故气的生成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气的生成条件:来源丰富、脏腑功能正常1、推动作用指气是具有活力的物质,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气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促进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就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脏腑功能衰退,甚则血流迟缓导致血瘀,津液输布障碍导致水湿内停,或痰饮等病证的发生。三、气的主要功能•心气不足,则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减退,出现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肺气不足,则主气司呼吸功能减退,出现气短息微,呼吸无力,甚则喘促等现象。•若气虚不能生血,影响到血液的生成,就会引起血虚,出现气血两虚;若气虚无力行血,影响到血液的运行,则会引起血行迟缓,出现气虚血瘀。若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失常,影响到血液运行,便会引起血液运行失常,如血随气逆等。•津液在体内的转输布散,必须依靠气的推动。代谢后的水液化为汗、尿向体外排泄,依赖着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2、温煦作用•气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①可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的。•②有助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③血液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正常运行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气的温煦作用是通过阳气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如《质疑录•论阳常有余》说:“人身通体之温者,阳气也”。《医碥•气》也指出:“阳气者,温暖之气也。”•气的温煦作用失常,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气虚温煦功能减退,引起一系列寒象,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②气机郁结阻滞,气聚而不散,郁而化热,出现发热等现象。•《素问•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气虚强调的是功能的减退,而阳虚则是在功能减退的基础上又见寒象。•3、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①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肌表皮毛是身体之藩篱,也是外邪侵犯人体的途径。肺宣发卫气于肌表皮毛,卫气充盛,则外邪难以入侵。《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②与邪相争,驱邪外出•邪气侵犯人体,与正气交争,若正气旺盛,自可战胜邪气,并驱邪外出,使疾病痊愈。若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则邪气留连不解,病难速愈。•③病后脏腑组织的自我修复•4、固摄作用•气对血液、津液和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①固摄血液: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气的固摄才不会逸出脉外。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②固摄津液: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的分泌和排泄,要受气的调节,防止过多流失。•③固摄精液:精液依靠气的固摄作用藏于体内而不妄泄。•④固摄冲任•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间的转化。•气、血、津液的生成,需要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气化功能异常,即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等,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所以说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6、营养作用•①源于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尤其是营气的作用,即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饮食物,产生水谷精微,进而化生营气,营气与津液结合成为血液,并运往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②肺吸入的自然界新鲜空气。••此外,气具有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整体联系的中介作用,实现人体各脏腑组织间的密切联系。••四、气的运动•1、气机的涵义•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是活力很强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体现气的存在,发挥其效能。•气流行分布于全身,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气机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若气机失调,则会引起生命活动异常。•2、气的运动形式•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正是由于气的运动,才产生了人体的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生命活动也就终止而死亡。•《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的升降与出入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说:“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①气的运动正常,升降出入和谐平衡,称作气机调畅。•②气的运动失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平衡,即会引起气机失调。•③“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气的运动受阻,停留阻滞于局部,称“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或横行逆乱,称“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气脱”;•气出入受阻,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称“气闭”。•五、气的分类••人体之气,由自然界之清气、水谷精微之气、肾中精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运动不息,分布全身。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名称。•1、元气••①概念: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②生成与分布: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故称原气,出生之后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滋养、补充。元气生成后,通过三焦分布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腠理肌肤,无处不到。•③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2、宗气••①概念: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②生成:由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的气化作用下生成。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③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一方面分布于肺、息道和鼻,一方面贯注于心,进入脉内,下注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复下行于足。•④生理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有密切联系。音声出于喉咙,喉为气出入之门户,为声音之枢,所以语言、声音的强弱,也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宗气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脉,助心行气血。气血的运行,心搏强弱、节律、心率等,均与宗气盛衰有关。虚里为心尖搏动处,临床常以诊察虚里处的变化来测知宗气的盛衰。•主司视、听、言、动等功能活动:宗气主司着气血的运行和呼吸的运动,因而对人体的运动、感觉等多种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3、营气•①概念: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具有丰富营养作用之气。营行脉内,化生血液,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②生成: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化生。•③分布:营气分布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并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④生理功能: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4、卫气••①概念:运行于脉外具有防卫功能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②生成: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慓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③分布:卫气行于脉外,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分布于全身。白昼布散于阳分、肌表,夜间入于阴分、内脏.•④生理功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卫气充足,腠理固密,邪气难以侵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卫气是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开合汗孔,调节体温:汗液排泄,体温。•影响睡眠:行于内脏入睡,出于体表醒寤。•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营卫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
本文标题:中医学基础课件(精气血津液经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