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背景,了解杜甫及其在诗歌上的贡献。在教学中感悟诗歌的情感;学习诗歌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2、能力目标:通过品读,在探讨交流中把握诗歌感情,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方法。3、情感目标:理解历史盛衰有其必然性道理,体会作者的忧国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目标:诗歌的写作背景,表达的情感及写法特点;如何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主题。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做到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及《春望》写作背景三、初读诗句,整体感知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五、拓展学习,相互比较六、教学小结七、课堂拓展练习八、中考真题链接《春望》九、课后作业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令人遐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给人以希望。然而,谁又曾想过,那战火纷飞的春天的景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诗,看看身在囹圄中的他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独特感受?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其诗诗艺精湛,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被世人尊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到衰的尴尬年代,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空有才华而不得志。他的诗又多反映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困难生活的同情,其诗被称为“诗史”。二、作者简介及《春望》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前往灵武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二、作者简介及《春望》写作背景创作背景三、初读诗句,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三、初读诗句,整体感知2、音频朗读,体会朗读节奏三、初读诗句,整体感知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三、初读诗句,整体感知4、再听朗读,体会朗读情感三、初读诗句,整体感知5、学生再读,尝试把握节奏,读出情感并能背诵。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1、生齐读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春望”是什么意思呢?《春望》可作“望春”解,是杜甫的一首忧国伤时之作。读此诗,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出诗人那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情怀。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2、交流诗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国破”和“草木深”的意思。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那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质疑、解疑: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作者为何却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别”仅仅是一般的离别吗?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泪了,诗人流下的是什么泪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交流诗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3)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2、交流诗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质疑: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4)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2、交流诗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四、析解诗意,领悟诗境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主旨)本诗形象的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忧,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高尚情操。五、拓展学习,相互比较1.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幕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五、拓展学习,相互比较2、两诗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五、拓展学习,相互比较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3.总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师:在诗人喜极的时候,可以写出——生:(生齐声答)漫卷诗书喜欲狂。师:在诗人忧极的时候,可以写出——生:(生齐声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师:在诗人怒极的时候,可以写出——生:(生齐声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师:在诗人愁极的时候,可以写出——生:(生齐声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师:同学,你也能像诗人一样写出这样流芳百世的诗句吗?那你就和我们的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六、教学小结七、课堂拓展练习,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细雨鱼儿出,。(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二)射人先射马,。(杜甫《前出塞》)落日照大旗,。(杜甫《后出塞》)竞赛:杜诗填空两个黄鹂鸣翠柳微风燕子斜擒贼先擒王马鸣风萧萧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白日放歌须纵酒,。(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尔曹身与名俱灭,。(杜甫《论诗》)月涌大江流不尽长江滚滚来读书破万卷青春作伴好还乡会当凌绝顶不废江河万古流笔落惊风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为人性僻耽佳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此曲只应天上有,。(杜甫《赠花卿》),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诗成泣鬼神语不惊人死不休长使英雄泪满襟随风潜入夜人间能得几回闻造化钟神秀,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死者长已矣!(《石壕吏》)烽火连三月,。(《春望》)感时花溅泪好雨知时节存者且偷生家书抵万金,恨别鸟惊心。(《春望》)1、说说“城春草木深”中“草木深”的含义?(赏析“深”字的妙处)“草木深”或“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因战乱造成的人走城空的荒芜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2、统领诗的前四句的是哪个字?答:“望”。3、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八、中考真题链接《春望》4、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5、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八、中考真题链接《春望》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写出作者因感时伤别的情感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从而写出战火不断时家信的珍贵,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6、《春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请具体分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八、中考真题链接《春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写出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的悲愁。九、课后作业1、课后希望同学们反复诵《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经典古诗词。2、假如你在客栈遇到了老朋友——杜甫你会对他说什么?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9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