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两难情景分析一、规则遵守上的道德两难:火车往哪里开?故事:某地由于道路改建,旧的火车轨道不用了,但旧轨道并没有拆除。在新建的轨道旁,竖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几个学生放学后来这里玩,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上的警告后,劝另外三个学生不要在新建的轨道上玩,但那三个学生不予理会。为了安全,他自己跑到旧轨道上去玩。这时,火车疾驰而来,学生们已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假定当时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即让火车沿着新的轨道或是沿着原来的轨道开,这时控制员将作出选择……提问:(1)如果你是控制员,你会引导火车开往哪个方向?是开往旧轨道还是新轨道?为什么?(2)如果你是那三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之一,你希望控制员把道岔扳向哪个方向?为什么?谁都不希望类似的残酷选择在生活中出现,但善良的愿望并不能替代生活中的真实。在这个故事中,生命与规则之间进行了残酷的较量。对个体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规则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规则的社会必将一片混乱,每个人的生命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乃至他人的生命负责。二、价值判断上的道德两难:如何看待小偷的“职业道德”?一日,沈阳的杨女士在超市购物,不慎被小偷盗走钱包。翌日,杨女士在自家的邮箱里发现了自己的钱包,其中除了几百元现金丢失,身份证、工资卡等以及名片、口红等小物品则一样不少。钱包中还多了一封信,信中说:“来沈数月,找不到工作,衣食无着,不得不与盗贼为伍。您的身份证、工资卡等对您很重要,对我却无用,现完璧归赵并致歉意。这也算是一种‘职业道德’吧!”怎样看待小偷口中的“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价值选择并存的局面会出现,那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方式将受到挑战。小偷的“职业道德”可以称为“次道德”,我们都希望在“次道德”行为发生之前不要出现不道德现象,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绝对纯洁、高尚的,但事实表明,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不萌生一次邪念,不可能一生不做一件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既然如此,我们就应理智地承认“次道德”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就应当看到讲“次道德”总比不讲道德好。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取向,因为如果不讲“次道德”或不能给予“次道德”应有的价值肯定,那么,一个人只要犯了罪错,就一无是处,死有余辜,这会使违背道德的个体更加无所顾忌,最终滑向泯灭良知的罪恶深渊。三、情感立场上的道德两难:司机该不该闯红灯?2005年5月7日,某农场住户家中发生液化气爆炸,一家三口受重伤,好心人魏某当即开车送伤员前往医院抢救……魏某事后回忆,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伤者中有一个4岁的小孩处于休克状态,大面积烧伤的张某情况也很严重为了争取抢救时间,他将车开得飞快,一连闯了6次红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魏某说,自己是一位老司机,知道闯红灯是违规行为,很可能造成事故。他说自己会亲自到交管部门解释,但他不知道交警会对他进行怎样的处罚。红灯该不该闯?你怎么评价这件事?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各种借口原谅那些出于善良的情感而做错事情的人,甚至“变通”地处理其违规行为,表面上看这是“人之常情”,但其中的危害却不容小视。法学上有一个“毒果树”理论:当树上有一个果子被发现有毒时,树上所有的果子都被认为是有毒的。法律和规定也是如此,当某一法律和规定中有一个条款被变通执行后,所有的条款就会被认为是可以变通执行的;当人们有了一次变通执行规定的行为之后,很可能在很多规定面前都变通地执行,这种现状是我们不愿见到的。任何助人行为的实现都不能以违背规则为代价。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不违背规则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善意。所以,在赞赏魏某救人行为的同时,也应对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勇士耶?莽夫耶?──评漂流的价值自尧茂书单人漂流长江不幸遇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那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圣地──青海省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源头所在。为了骄傲地说一声:“是中国人首先征服长江!”他们没有被前仆者的牺牲所吓倒,也没有畏缩于虎跳峡那几十米的落差,毅然投入这中华民族的大动脉中。漂流壮举,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褒贬各异,称赞者认为这是为国争光。批评者则认为是冒险活动,寻求刺激。我对它的看法是:“赞赏其精神,不解其行动。”首先,我们不能把漂流单纯地看作是年轻人寻求刺激。试想一只古老的皮筏,载着血肉之躯,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搏击,此等壮举,难道是一般人所能为之吗?他们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呀!在过去那段令人辛酸的日子里,外国的炮艇轮船在长江上肆意横行,川江航道就是英国人首先打通的。国耻呀!现在,美国人又宣布要首漂长江,于是,以尧茂书为首的一批勇士站起来了,前仆后继,终于完成第一漂的壮举。所以,他们的精神实在可敬,能够催人奋进。但即使是最支持漂流的人,我想,在看到那些伤亡报告的时候也不禁会摇头叹息:“代价是不是太高了?”这是一场战争吗?是的,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战争。而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人,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呢?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是古老的皮筏。这场战争只能称为人以原始的蛮力与大自然的搏斗,因为人把他最具有威力、最强大的武器舍弃了,那就是人的智慧。就身体各方面的因素而言,人在自然界中是弱者。但是人类还是生存下来了,并成为世界的主宰。这一切,都是因为人能够思维,具有智慧。而漂流的勇士们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看着那小小的皮筏被巨浪肆意戏弄,我不禁疑惑,这难道就是曾经遨游过太空与深海的人类吗?此为我不解之一。那么之二呢?乃是我对漂流者过虎跳峡的方式感到吃惊。一个橡皮艇,密封的,四周捆上一些轮胎,人就在艇里,任激流冲打,里面的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旦漏水,便意味着死神降临;否则,功成名就,称为征服长江的英雄。试问,这行动与昏天黑地的赌博者有何区别?(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很明显,两者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高尚的。)如果说坐在皮筏里靠船桨与长江搏斗是使用蛮力,那么躲在皮艇里漂流又算什么呢?惭愧呀!诚然,漂流者在精神上是足以称之为勇士的,而在行动上呢?只能算是莽夫。进一步想,目前急待漂流的果真是长江、黄河吗?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不也像一条待漂的长河吗?朋友们,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胆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搏击吧!在这激流中,我们也能成为漂流的英雄!【升华】
本文标题:道德两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0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