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1950年发表他最重要的著作《儿童期与社会》,描绘了有关人生的八个阶段。这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环背景中的适应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一)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基本观点(一)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危机:一种是横的危机,即个人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否可以因在两种对立的特性之间获得平衡而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另一种是纵的危机,即个人的整个发展是否能在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下导致最终的完满解决。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1)婴儿前期(0―18个月):信任-怀疑;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18个月―3岁):自主-羞耻;意志品质。(3)幼儿期(3―6岁):主动-内疚;目标品质。(4)童年期(6―12岁):勤奋-自卑;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忠诚品质。(6)成年初期(18―25岁):亲密-孤独;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关心品质。(8)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无憾-悲观绝望;智慧品质。(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婴儿前期(0―18个月):信任-怀疑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2.婴儿后期(18个月―3岁):自主-羞耻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3.幼儿期(3―6岁):主动-内疚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4.童年期(6―12岁):勤奋-自卑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青春期的问题将发生在自我同一性未曾建立上,这将导致“角色混乱”。6.成年初期(18―25岁):亲密-孤独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8.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无憾-悲观绝望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年龄阶段特定危机对待危机的不同品质积极解决消极解决出生至18个月信任——不信任安全感恐惧18个月至3岁自主(自主行动)——羞怯怀疑自我控制自我怀疑3岁至6岁主动(自动自发)——内疚(愧疚)自信无价值观6岁至12岁勤奋——自卑能力和智慧缺乏能力感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角色混乱自我认同不确定感成年初期18-30岁友爱亲密——孤独亲近他人泛爱(滥爱)过分自我专注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停滞关心他人自私自利沉溺于自身之中成年晚期60岁以后完美无憾——悲观绝望满足感失望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三)埃里克森对几个概念的定义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三)埃里克森对几个概念的定义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三)埃里克森对几个概念的定义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各个阶段的具体发展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帮助受教育者顺利发展。(四)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教育意义过分强调本能,忽视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心理任务与危机跟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没有解释个体如何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缺乏实证支持。(五)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不足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小学)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中学)角色同一性同一性拒斥同一性迷乱同一性延迟(六)埃里克森发展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标题: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0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