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四章 产业结构优化
第四章产业结构优化孙智君阅读文献刘伟,等: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载《经济学动态》,2008(11)p4~8.主要内容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第二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三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四节产业结构优化与主导产业的选择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三、产业结构效应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影响实现推进市政场府机有制关产业政策各产业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1.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2.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3.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1.供给结构的优化2.需求结构的优化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1.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资本(资金)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资源供应结构从农业角度看产业结构优化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减少农民达成该目地对已经相对缩减的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青年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农村公用事业对农民发放资金补贴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交通部2006-2010年间将投入1.2万亿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政府2006-2010年将投入2180亿元用于农村地区教育2006年将投入47亿元新兴合作医疗(为2005年的7倍)“十一五”农业政策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是以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目标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原则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筹资标准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适当扶持地方财政每年对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农业资金供应问题总体状况我国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1994年20.13%,2004年11.82%金融业对农业支持严重不足农村融资难、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产品深加工购买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结算渠道不畅异地汇款结算难(只具有同城同地汇兑结算功能)邮政储蓄吸收农村资金但不发放贷款吸收的资金划入地市级以上机构再存入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农村信用社将吸收的资金存入县级以上机构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市场运作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不提供农业生产资金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大型粮棉油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需求结构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同一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国际投资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导致本国产业对外转移促使国外产业对内转移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一种特殊作用。产业的关联效应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联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侧向关联效应供应投入品供应投入品则:对于B产业来说A产业就是B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C产业就是B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基础设施等就是B产业的侧向关联产业。A产业B产业基础设施等C产业产业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后向及侧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产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前向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前向关联产业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如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后向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的后向关联产业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建筑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侧向关联效应前向关联效应带动为建筑业提供各种原材料的产业发展带动与建筑业相关的城镇公用公共事业的发展通过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建筑物带动其发展商业、旅馆、饭店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以及其他知识服务产业房地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效应(前、后、侧)发挥作用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取得比正常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力量1.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核动力——市场机制2.产业结构优化的引导者——政府3.产业结构优化的主体——企业第二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辨析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一、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辨析结构协调论(李京文等):协调即合理,合理即协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结构功能论(周振华等):各产业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结构动态均衡论(苏东水):产业与产业之间协商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资源配置论(史忠良等):把产业结构视为某种资源转换器,并从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结构及利用的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基准①能满足有效需求(包括生活上的最终需求和生产上的中间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②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③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利用,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产品过量时,能通过进出口贸易进行补充调节;④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⑤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⑥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数;⑦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国际基准将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钱纳里—塞尔昆模型”“标准结构”法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大量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而得出,因此在条件大体相同、时间相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借鉴价值。赛尔奎恩——钱纳里结构变动关系表人均GDP(美元)产业结构就业结构ⅠⅡⅢⅠⅡⅢ10048.021.031.081.07.012.030039.428.232.474.99.215.950031.733.431.665.113.221.7100022.839.437.851.719.229.1200015.443.441.238.125.626.340009.745.644.724.232.643.3评价仅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等截面视角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未深入到产业结构的内核层面,难以体现对产业结构资源转换器功能的考察;要求选择适当的参照系,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科技进步等方面均显示出差异性,参照国在以前某个特定时期的产业结构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的现实意义正在削弱,因而,至多只能提供一种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粗略线索,而不能成为判断的根据。2.供求结构基准G的值域为[0,1],G越接近1,就表明该系统的产出结构越适应市场需求,说明该产业结构系统是趋于合理的。单纯以需求基准来判断一个产业结构系统是否合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iDiDiSiSG1/max(,)/iiiiiSDSDn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比例平衡度”基准:i产业的实际产出为Xi’(i=1,2,…,n),满足全部需求的产出为Xi(i=1,2,…,n),则第i产业的不平衡量为定义不平衡系数为则整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比例不平衡度为(a的值域为(0,∞))那么系统的比例不平衡度为:b的值域为(0,1),b越接近0,就说明该产业结构系统的比例不平衡度就越低'SiiiXX/iiiKSX1niiaK11/(1)1/(1)niibaK局限性:它忽略了经济非均衡增长对产业间比例的积极影响。在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情况下,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相互之间比例发生变化,出现比例不平衡,一般情况下,这是正常的。只有那种超越了一定界限的结构失衡,才是真正的不合理结构。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产业间协调性的分析优点:把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内涵界定为产业间比例的协调均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缺点:在非均衡增长条件下产业间的比例平衡是经过长期调整才最终实现的一种短暂现象,将产业间比例均衡绝对化的观点有失偏颇;投入产出分析能够指出产业间存在哪些关联关系,但并未对这种关联关系的合理化程度做出判断。4.结构效益基准S为结构效益指数;Y为产值;K为资本量;L为劳动者人数;n为产业数。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总效益;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前的总效益。2211·niioniiiooiiYYYSKLKLY211·niiniiiiiYYKLY2oooYKL5、“自组织能力”基准(方湖柳,2003)产业结构自身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其合理化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自组织能力决定了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率:若产业结构僵化(产业结构自组织转换能力弱),则结构转换缓慢甚至停止,各产业间存量结构呈刚性,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得不到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经济绩效就必然低下;若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强(结构转换能力强),则能通过自动学习和搜索,迅速压缩低效率产业比重,提高高效率产业比重,调整、改变产业间的生产能力配置,维护和提高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及效果,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经济绩效。该理论停留在逻辑推理的假设阶段,内容较模糊,尚未进一步提出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的具体衡量基准。5、不同产业边际投资利润率与产业新增投资额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伦蕊,2005)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的核心体现在经济资源通过一定的产业结构自动实现最优化配置的能力;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实现最优化配置结果表现为不同产业边际投资利润率的趋同;将不同产业边际投资利润率与产业新增投资额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看做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的衡量基准:如果二者之间的相关度低,表明经济资源自动向高效率产业流动的机制受到阻滞,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如果二者之间的相关度高,则表明经济资源向高效率产业的流动机制相对顺畅,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第三节产业结构高度化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概念与内涵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本质内容三、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定的指标四、小结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概念与内涵董云鹏(2003):指产业结构随生产力发展、科学技
本文标题:第四章 产业结构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3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