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地理】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7《地壳变动和构造学说》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7《地壳变动和构造学说》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影响二者关系地球内部太阳辐射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压固成岩使地表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缓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形态以内力作用为主一、地质作用与表现1、地质作用:2、表现A、进行得迅速、激烈如:﹍﹍、﹍﹍、﹍﹍、﹍﹍﹍等瞬间发生,使地面剧变并造成自然灾害;B、进行得缓慢,不易觉察如﹍﹍变迁、﹍﹍﹍﹍的隆起。地震火山山崩泥石流海陆喜马拉雅山二、地壳运动形式运动形态产生地貌关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裂谷和海洋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批科学家相继发表了“新全球构造学”的许多论文和评论。以麦肯齐(D.P.Mckenzin)和勒皮雄(X.Lepichon)为代表,宣告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这一气势恢弘建的全球构造理论学说,将大量杂散的专门发现,用和谐的框架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乎包含了地球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构造、海底资源……以及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三、板块构造理论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A划分B运动C边界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1、板块共有哪几个?面积最大和几乎全为大洋的分别为?2、印度洋板块包括的陆地有哪几部分?3、板块边界类型有哪两种,两侧的板块如何运动,?4、板块边界不同类型在地貌上表现有何不同,举例说明。5、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曼德海峡、德雷克海峡、冰岛、安第斯山及马里亚纳海沟等分别在哪类板块边界上?A、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2、地中海—喜马拉雅带1、环太平洋带3、大洋中脊带4、东非裂谷带2、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①板块张裂--裂谷或海洋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②板块碰撞Ⅰ.两陆块相撞--巨大的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Ⅱ.陆块与洋块相撞——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海沟、岛弧、海岸山脉B、地球基本面貌的形成四、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概念:类型(一)、褶皱类型弯曲地形判断依据初形成久经侵蚀后背斜向斜岩层向上拱起背斜成山背斜成谷岩层中心老,两侧新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成谷向斜成山岩层中心新,两侧老地形倒置原因:背斜顶部因受﹍﹍,容易被﹍﹍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岩性坚硬不易被﹍﹍,反而成为山岭.张力侵蚀挤压侵蚀(二)、断层类型定义地形典型事例地垒地堑相邻两组断层,中间上升的岩块相邻两组断层,中间下沉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泰山、庐山、华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三)、研究意义——找矿、找水、工程建设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向斜断层油、气埋藏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隧洞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顶部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地下水储藏有“自流井”底部凹易汇水承受静水压力泉、湖分布,河谷发育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要回避的地方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1.(07北京)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A.盆地B.断层C.向斜D.背斜D(07天津)图5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A.受挤压,经侵蚀B.受挤压,经风化C.受张力,经搬运D.受张力,经沉积9.形成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A.地质灾害少B.土地可以耕牧C.河湖密度大D.旅游资源丰富AB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五、外力作用与地貌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侵蚀溶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形风力旺盛地区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千沟万壑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喀斯特地貌地区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形成海蚀地貌海滨地带侵蚀作用与地貌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沉积流水沉积风力沉积续表(沉积作用与地貌)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形成冲击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形成沙漠(沙丘)、黄土地有分选性,即沉积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反之后沉积河流的出山口、河口、中下游干燥内陆及临近地区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3-1),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1~4题。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D.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堑1.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B.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A4.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A.①B.C.③D.④2.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3.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A.①B.C.③D.④ACA地貌形成(一)、褶皱(二)断层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背斜——储油构造向斜——储水构造风力侵蚀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流水侵蚀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流水侵蚀作用造成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冰蚀地貌—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冰川侵蚀作用海浪侵蚀海蚀流水沉积河流冲积平原流水堆积地貌上海崇明岛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崇明岛的土地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新月型沙丘风力堆积
本文标题:【地理】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7《地壳变动和构造学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3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