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逻辑学》12.1概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达成一致以便共同行动。达成一致的理性方式是说服。说服依赖论证。定义与结构论证就是为某个主张提供理由。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为相信某命题提供根据的操作(Operation)行为。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是由信以为真的命题集出发,为相信另一命题为真提供支持(support)的程序(procedure)。通过论证,为一命题提供正当理由支持,使之获得一定的可信度。定义论证的主要构件包括论证标志词、论点、理由和论证方式。论证标志词:因此;所以;可见;我们认为;可以推断;这样说来;结论是;简而言之;显然;其结果;我们相信;很可能;表明;由于;这就是为什么;因为;理由是;举例说来;支持我们的观点的是;这就是为什么这么说的缘由论点(论题):我们打算让别人相信或接受的主张。论证的最终目标。论点可以是一个描述的(事实的)主张,也可以是规范性(价值的)主张。前者表明,论证者认为世界是怎样的;后者表明,论证者希望世界是怎样的。从理论上说,什么样的陈述作为论点是没有限制的。一个论证的论点具有唯一性。理由(论据):一个或一簇支持论点的陈述。对论点有支持作用的理由多多益善。理由应具有“四性”:相异性(论据与论点不同)、论证的一致性(论据不与论点矛盾)、论据的一致性(论据之间的一致)和相关性(论据与论点有关联)。本身不需要论据加以支持的理由是“基本论据”或“基本前提”。结构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理由对论点的一种支持关系,这种关系通过某种推理形式来体现。因此,论证方式本质上是推理关系。由于论证的理由是多个,而每一理由对论点的支持关系可能不同,所以,在一个论证中有多种论证方式,而且,论证方式要比经典逻辑中的推理形式丰富。pq1q2q3q4r1r2r3p=论点q1q2q3q4=理由(论据)q2q3q4=基本论据q1=非基本论据q1=子论题r1r2r3=子论据也可写成论点在后的形式r1r2r3q1q2q3q4p教科书p346例的结构分析上帝不存在假设:上帝存在p上帝存在就意味着上帝全能q、全善r(和全智)那么,就有四种可能的组合:上帝善而不能;能而不善;不善不能;善而能。而且,世界上有邪恶存在s但每一种组合都不成立,所以,假设错误,即上帝不存在¬p。证¬p假设:p(¬p的矛盾论题)pr∧¬qq∧¬r¬r∧¬qr∧qs+¬p¬(r∧¬q)¬(q∧¬r)¬(¬r∧¬q)¬(r∧q)((r∧¬q)→¬(r∧q))∧(r∧q)((p∧¬r)→¬(r∧q))∧(r∧q)((¬r∧¬q)→¬(r∧q))∧(r∧q)((r∧q)→¬s)∧s扩展的结构在大多数语境中,论证基于它所关涉的双方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而在陈述中省略了对某些信息的表达。当然,不能排除,某些论证者为了掩盖他所使用的可疑的前提而有意不提本该明确陈述的前提。当我们发现了理由与论点之间的差距,即从已表达出的前提向结论的有效过渡还缺乏某些环节时,就应分析论证的假设或隐含前提。不应该兴建核电站,因为它污染环境小张是个赶时髦的人,所以小李不喜欢他例1的结论要成立,必需有一个价值假设“环境保护比效率优先”例2的结论要成立,也需补充隐含前提,如“小李不喜欢赶时髦的人”假设的某些特点:第一,隐含性;第二,论证者先行承认或视为理所当然;第三,影响论证的结构与论点的确立;第四,摧毁论证往往要揭露假设并予以批判;第五,它有时会有潜在的欺骗性。如何发现论证的假设弄清论点;考虑理由和结论之间的差距;寻找支持理由的信念如何补充隐含前提1.判断论证者会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陈述可依据三个来源:论证本身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对论证语境的了解;我们在该论证之外对作者信念的了解。2.补充那些能够增强推理的陈述作为隐含前提。3.不能补充仅仅使已陈述的推论具体化的前提。如,“小张是个赶时髦的人,所以小李不喜欢他”的隐含前提不能是“如果小张是个赶时髦的人,那么小李不喜欢他”4.假若有若干满足1-3标准的前提,则应补充使论证成为最强的那个前提。如,“小李不喜欢某些赶时髦的人”就不如“小李不喜欢赶时髦的人”。而当多个满足1-3标准的前提具有同等强度,并且都使得论证可以成为合理的时,应补以最弱的前提。但无论如何,应该首先保证补充真的隐含前提。重构论证(将论证整理为标准结构)一个论证的基本标准结构是p,因此,c包括一个基本前提的论证Pc多个基本前提组合支持结论P1+P2+P3+P4cr1r2r3p1p2p3p4c有非基本前提、并列多个理由的论证包括隐含前提,标明推论关系,加上评估结果的论证结构P1+P2+P3+P4P5+AcP6+P8P7P9+P10+BdifiP1……Pn=前提A,B=假设或隐含前提C=结论i=归纳推理d=演绎推理f=谬误(错误推理)论证的终点在对话式论辩中,论证的终点有明确标志,即论点的维护者放弃论点,或论点的质疑者不再提问时,论辩就结束了。此外,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论点的主张者不得不得出与该论点矛盾的命题时,或论辩者处于粗暴无礼的状态时,论辩就该结束了。在叙述式论证中,对论点及其理由的质疑不是即时的,论证的终点仅由论证者单方决定。但是,终点的决定也不是一厢情愿的。论证何时结束,取决于论证所针对的听者或读者的某些情况。从理论上说,任何人对某个论点的质疑不可能是无穷的,除非他是一个绝对的怀疑论者。因为,绝对的怀疑论者将使得一个论证陷入“恶的无限性”。我们的任何论证,总是做给那些有一定知识、有理性的人的。无论他的知识是多是少,是深是浅,我们总可以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他们合乎逻辑地达至某个合理的结论。了解了他们与我们的共同知识总汇之后,就可以将论证的最底层的论据放在他们不置疑的知识中。因此,论证的终点就是论证达到了这样一步:论证针对的对象可能不再对论证提出质疑。因此,论证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终点就不同。论证与推理的区别论证与推理的根本区别在于:论证是为相信某论断提供充足理由,目的是使人接受该论断;推理只是显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论证是使人相信某个命题,而推理是使人相信命题间的关系。论证与形式推理的不同之处1、目的不同。论证要确立结论的可靠性、可接受性;推理要确立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真值关系;2、前提性质不同。论证的前提必须为真或认可为真,至少逻辑地可能为真,前提一旦被识别出为假,论证就不再有任何价值;推理的前提可以是假设性的,甚至可以为假,此时,仍可对推理进行有效性评估,因为,真命题之间、假命题之间、真命题和假命题之间都可能有必然的真值关系。3、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不同。论证的前提对结论是一种支持、保证关系,回答“结论何以为真”;推理的前提对结论是真值蕴涵关系,回答“前提对结论有何真值关联”。12.2论证的种类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为欲证的论断直接提供理由。即直接说明某个论断为何是可接受的。教科书p351例。论题:中国人民革命阵营必需扩大,必需容纳一切愿意参加目前的革命事业的人们。理由:需要主力军,也需要同盟军;革命高潮需要朋友;朋友不少间接论证“绕弯子”论证,即不是为欲证的论断直接提供理由,而是通过确定其他相关论断的虚假或不可靠性,来说明欲证的论断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试回忆三段论第一格特殊规则的证法:欲证小前提肯定,但不直接说为什么是如此,而是想法证明小前提否定(欲证命题的矛盾命题)是不行的,进而证明小前提肯定之必需的。用的是间接论证的“反证法”。反证法:通过确定与欲证论题相矛盾的论断(反论题)的虚假或不可靠性,来确定欲证的论题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教科书p352例1、欲证:p2、选择反论题:非p(p的矛盾命题)3、证明:非p假(可用多种形式)4、根据排中律,确立p真或可接受选言证法:通过排除与欲证论题相关的其他论断的可能性,来确定欲证论题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教科书p353例1、欲证:p2、选择相关论题:q,r,s等(对p所涉及的同一问题的可能回答)3、证明:q,r,s等均不可能或与p相比较不可能(可用多种形式)4、根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确立p真或可接受演绎论证运用演绎推理形式的论证。前述“否定上帝存在”的论证。公理法是演绎论证的典型形式。它由初始概念和初始命题(公理)出发,利用明确确立的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某个域的所有真命题(定理)。我们学过的自然演绎推理系统也是一种演绎系统,其中定理的证明均用演绎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运用归纳推理形式的论证。前述“二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论证。包括归纳推理一章论及的所有推理形式。教科书355例。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广义的归纳推理类型或“合情推理”类型,它们在日常论辩中大量使用,如诉诸权威论证,“可能,更可能”的论证,依据迹象的论证等。12.3论证的规律和规则充足理由律在一个论证过程中,一个论断被确定为真,必须有充足理由。充足理由:若B能满足下述条件,则B是A的充足理由。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应该明确,这里的“推出”即包括演绎的必然推出,也包括归纳的或然推出。充足理由律要求在论证中需满足(1)理由真实或可靠;(2)理由与论题之间有适当的逻辑联系违反(1)就是“虚假理由”的谬误(2)就是“推不出”的谬误教科书p357例(1)满足充足理由律;(2)理由虚假,“宇宙有中心”不是真命题;(3)推不出,因为与生命更密切的要素,如氧气、水蒸汽、大气压力,磁场等,火星是缺乏的。论证的规则论题是论证的目标。它的含义,不仅对论者,而且对读者或听众都应是清楚明白的。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使论题的表述不能有歧义;如有必要,需对其中的关键词加以定义。对论者和接受者来说,在论证充分展开之前,都有必要审查或澄清论题的真正含义。注意,不要混淆论题与标题。违反这一规则就犯“论题不清”的谬误论题应当清楚、确切论题应当保持同一论证是由论题来确定的。一个论题对应一个论证。在同一论证过程中,论题只能是一个,而且,在此论证过程结束之前,论题不能变更。违反这一规则就犯“转移论题”的谬误。常见的情形有两种:证明过多:欲证p,实际证的是p+n(比p断定更强)。思维不经济。证明过少:欲证p,实际证p-n(比p断定更弱),原论题没有得到证明。因此,需要在论证的进程中,不时地停下来审核论证是否偏离论题,以确保论题保持同一。论据是用来打消人们对论题的疑虑的。不能想像,以更可疑的命题来打消对另一命题怀疑。因此,用作理由的命题一定要比论题更可信。这样,有三种命题不能作为论据:概然性不高的命题(真实性不能确定):错误:预期理由比论题更不可信的命题:错误:乞题与论题等同的命题:错误:循环论证论据应当是真命题论据应当比论题更可信这是充足理由律要求的。从常理讲,无论说明一个论断真还是假,都只能以真命题为据。以假命题论证另一命题的可接受性是悖理的。违反这一规则就犯“虚假理由”的谬误这一规则的具体应用,要视语境来进行。在对话论证中,论据不一定事实上是真的,只要论辩双方认可,论证就可进行下去;论据也可以是较大可能为真即概率较大的命题。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这也是充足理由律要求的,即根据论据的真,以及论据和论题的逻辑关系,能够说明论题的可接受性。这主要取决于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的强度。一般地,只要论据能对论题有较大的支持(不一定是必然性支持),就可视为论据能推出论题。论据推出论题,就是要求论证所用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或可靠的。违反该规则的错误:推不出包括“不相干”和“论据不足”教科书p361例:论据不足12.4反驳何谓反驳对一个论证的异议或否定。这种异议可能是针对论题的、论据的或论证方式的。反驳也是一种论证,只不过目标是否定性的,即论证在先的某个论证有问题。反驳的结构包括:反驳的论题,即欲证其不能成立的那个命题反驳的论据,即表明反驳论题不成立的理由反驳的方式:反驳所用的主导的推理形式反驳的种类和方法针对原论证结构的反驳反驳论题:论证原论题虚假或未得到有力支持反驳论据:论证原论证的论据虚假或不可信反驳论证方式:论证原论证的推理不合逻辑,即指出其犯“推不出”谬误教科书p365例反驳的论题: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太多即,人口多(p)是扩张(q)的必要条件,或人口多是扩张的充要条件,因此:要论证的就是这种必要(
本文标题:《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4712 .html